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五单元单元检测第1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五单元单元检测第2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五单元单元检测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202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全桥结构匀称(chèn),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B.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shà)那。C.他们讲究亭台轩械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zhǎo)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D.疏林薄雾,农舍田畴(shòu),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2.(2021独家原创试题)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郴州历史底蕴   ,是湘南起义的所在地,每年都有很多小伙伴前来游玩,所以这里旅游行业    迅猛。当地一个景点曾经被荒废,现在突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现在,    此景点荒草丛生,但游客却    。 A.丰厚  进展  虽然  川流不息B.深厚  发展  虽然  络绎不绝C.丰厚  发展  既然  川流不息D.深厚  进展  既然  络绎不绝3.(2020广东中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4.(2020辽宁丹东中考)选出对下列句子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2分)(  )①眉毛还阻挡了头皮屑和其他微小的细屑掉入眼睛中②最后眉毛在人与人的沟通上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加强如惊讶或生气等情绪的表达③你知道吗,眉毛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汗水流入眼睛④此外它还能感觉到眼睛周围的一些东西,如小昆虫等⑤眉毛边缘弯曲的形状和眉尖所指的方向,可以确保汗水沿着脸的两旁和鼻子流过,而不会流入眼睛里A.③⑤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C.③④⑤①②   D.⑤①④③②5.(2021河北衡水景县期末)根据情境,完成题目。(6分)周六,小叶去找小健玩,和他商量一些事情——小叶:春节将至,但疫情防控形势仍很严峻,我想写一份倡议书印发给同学们,建议大家春节尽量不出门拜年,少聚会,倡导网络拜年。小健:这个主意不错。要注意倡议书的格式,还有语言表达的得体。小叶:这难不倒我,一会儿我到网上搜索一些有效信息来参考一下。只要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倡议书”“春节”“网络拜年”这几个关键词就行了。小健:仅仅输入这几个词还不够,得加上①     。(1分) 小叶:为什么要加上这个关键词?小健:②                                                                                                                        (2分) 小叶:明白了,幸亏有你的提醒。写好之后,请京京帮忙打印,他家有彩色打印机。小健:我明天要到他家去,我先跟他说一声。小叶:好的。你告诉他我明天晚上写好用QQ发给他,让他帮忙打印50份,后天早上上学时带到学校给我。(1)小健还建议小叶在倡议书的结尾写上:“少出门,多居家,网络拜年乐大家!”请你将这句标语抄写完整。(1分)(2)根据情境,完成对话。(3分)(3)周日,小健到京京家,将小叶需要打印的事情转告京京。(2分)小健这样转述:                                                                                                                                                      6.(2020四川宜宾中考)结合下列图表,按要求简要作答。(4分)(1)汉字起源时的形体特点(限8字以内):                (2分) (2)一句话概括图表内容(限20字以内):                                                            (2分) 7.(2020甘肃兰州中考A卷)综合性学习。(7分)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以“家乡的刻葫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活动一:资料查阅(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内容。(3分)  “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这句民谣在兰州流传已久,其中的“吉祥葫芦”就是传承近百年历史的非遗项目——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属微雕工艺,主要用特制钢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生动。这种雕工以小见长,在方寸之间展现乾坤万物,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的魅力,因其不可复制和纯手工雕刻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用于雕刻的葫芦,又名“小葫芦”,是在当地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经过长期培育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品种,其形小如蚕豆、大如鸡蛋。而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兰州,历史上有关葫芦的各种民俗文化积淀十分厚重。可以说,正是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氛围,造就了兰州刻葫芦艺术的独特个性,使得这一民间艺术驰名海内外。然而近年来,兰州刻葫芦出现原料短缺、“传承人”断代、传承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知名度不断降低。虽然在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内有兰州刻葫芦传习所的陈列展示,但仅凭简短的文字及短时间的观赏,参观者很难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兰州刻葫芦要再放异彩,需要大家的关注。答:                                                          活动二:数据分析(2)“金城关文化博览园”计划增加短视频来提升公众对兰州刻葫芦的关注度。阅读下面两张图,请你给“金城关文化博览园”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4分)答:                                                                                                                                                    二、阅读理解(35分)(一)(2021独家原创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甲]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乙]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8.[甲][乙]两段的说明对象依次是:           、      。(2分) 9.[甲]段句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能互换吗?请说明理由。(4分)答:                                                                                                                                                    10.下面句子摘自[甲]段,句中加点的“大多”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答:                                                          11.[乙]段中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答:                                                          (二)(2020山东枣庄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3分)知了清韵(节选)秦自民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每个嫩枝里一般要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选自《百科知识》2020年12期,有删改)12.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3分)答:                                                          13.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请简要分析这两段说明顺序的运用。(3分)答:                                                          14.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答:                                                          15.“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植物→蝉→螳螂→黄雀B.露水→蝉→螳螂→黄雀C.植物→蝉→大山雀→黄眉D.露水→蝉→大山雀→螳螂(三)(2020四川内江中考B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0分)①“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②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主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机飞行速度慢、高度低,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多旋翼机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隐蔽性好,适合多平台、多空间使用,如影视航拍、电力跨线作业等。  ③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零伤亡、使用方便、机动性能好、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Dirty(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  ④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喜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商业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⑤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未来,无人机除了在军事领域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外,还将在建筑承包、快递行业、服装零售行业、旅游度假业、体育和媒体行业、安保和执法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可能与飞机相撞。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运送货物途中货物可能掉落。无人机是一种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它可能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  ⑦我国已经建立无人机技术相关标准,建立健全了无人机飞行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了无人机飞行的违法处理办法、安全事故的责任确定等。这为规范无人机的飞行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简析其作用。(4分)答:                                                          17.“无人机是一种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它可能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一句中,“可能”一词可以删除吗?为什么?(4分)答: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无人驾驶飞机是不载人的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飞机。B.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零伤亡、坚固耐用、使用方便等优点。C.无人机用途广泛,可用在军事上、民用上、商业上,被业界宠爱有加。D.无人机系统中的设备故障、环节差错问题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解决。E.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本文采用了空间说明顺序。三、写作(40分)19.(2021广东中山期末水平测试)按要求作文。以《我最喜欢的一棵树》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恰当引用资料,语言准确、生动。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1.A B.“刹”应读chà。C.“械”应为“榭”。D.“畴”应读chóu。2.B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丰厚”意思是“多而厚实;丰富;数量多,价值高”。“深厚”指(感情)浓厚,(基础)坚实。根据语境,要修饰的是“历史底蕴”,因此第一空应选“深厚”。“进展”指(事情)向前发展。“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结合语境中“旅游行业”“迅猛”可确定第二空选“发展”。“既然”是连词,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常与“就”“也”“还”等配搭。“虽然”是连词,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常与“可是”“但是”等词呼应。根据“但游客却”可确定第三空选“虽然”。“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络绎不绝”形容(人、车)来往不断,前后相接。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络绎不绝”更恰当。3.B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B.应把“高高兴兴地”调至“把自己的创意”前。4.A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语段主要讲述眉毛的功能,第③句“你知道吗,眉毛的主要功能是……”为起始句,第⑤句是对第③句的具体解释,第①句是对第⑤句的补充,第②句“最后……”为结尾句,所以顺序为:③⑤①④②。故选A。5.答案 (1)(提示)正确、整齐、美观即可。(2)①“抗疫”(“防疫”或“疫情”) ②(示例)抗疫是写倡议书的主要原因,若不加上“抗疫”这个关键词,搜索出来的更多会是春节文明拜年的倡议书,与抗疫没有关联,参考价值不高。而加上“抗疫”这个关键词,就会更快更精确地搜索到所需要的倡议书。(3)(示例)京京,小叶有一份倡议书想让你帮忙打印,他今天晚上写好后用QQ发给你,你打印50份,明天早晨上学时带到学校给他。解析 (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注意“网”“拜”的字形。(2)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①结合上文“疫情防控形势仍很严峻,我想写一份倡议书印发给同学们”和下文“这个关键词”分析,此处填写一个关键词,且与疫情防控有关。②围绕“抗疫是写倡议书的主要原因”说明原因即可。(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注意叙述要明了,文字要简明,用语要得体。还要注意变换时间和人称。6.答案 (1)形象(图形)、美观或方正等。(意思相符即可)(2)举例说明汉字由甲骨文到行书的7种演变。(意思相符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从图表看出,汉字起源于甲骨文,多为图画文字演变而成,象形程度高。从图表中“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顺序很容易看出这是汉字的演变过程,并且举了4个例子。7.答案 (1)历史悠久、个性独特的兰州刻葫芦,受各种因素影响,知名度下降。(2)(示例)建议:短视频应注重年轻化的元素,增强刻葫芦知识的趣味性与互动性。理由:因为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短视频用户比例近80%,这些用户对视频内容的趣味性、生活性和分享性关注度高。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可采取段意合并法,材料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兰州刻葫芦”;由材料第二段重点句子“历史上有关葫芦的各种民俗文化积淀十分厚重”“造就了兰州刻葫芦艺术的独特个性”,可概括为“历史悠久、个性独特”;根据材料第三段第一句“然而近年来……知名度不断降低”,可概括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断降低”。最后进行整合,得出答案为:历史悠久、个性独特的兰州刻葫芦,受各种因素影响,知名度下降。(2)本题考查阅读图表、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图1可知,短视频用户中,35岁及以下人群占比近80%,所以短视频要注重年轻化的元素;根据图2可知,大多数用户使用短视频平台目的是观看有趣的视频及分享生活,所以短视频要增强刻葫芦知识的趣味性与互动性。阐述理由时,要结合两张图的主要信息进行说明。8.答案  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 卢沟桥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的把握能力。两文都是事物说明文,通读[甲][乙]两段,明确[甲]段中心句是第一句“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且全段围绕“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进行说明,据此可确定说明对象。[乙]段紧紧围绕“卢沟桥”说明,故“卢沟桥”就是说明对象。9.答案  不能互换。“是……而不仅是……”表递进关系,“是”后面的内容要比“而不仅是”后面的内容表意更进一层。“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可以大量复制。“艺术”要高于“技术”,故不能互换。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首先明确表态——不能互换;然后从关联词的表意及“艺术”“技术”的含义角度阐明理由。10.答案  “大多”说明池沼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与事实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能力。“大多”是从范围方面限制,表明不是全部,只是大部分,这与事实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1.答案 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别及对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该句通过描绘这些石刻狮子的形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12.答案 正直清高、与世无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出污秽而不染、洁净。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内容概括能力。根据第③段“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等有关语句概括回答即可。13.答案 采用了时间顺序,先后列举了“商周”“先秦到汉代”“汉晋时代”“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这些朝代节点,依次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顺序的能力。第②段介绍“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第③段介绍“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可以看出这两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14.答案 主要说明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特征的把握及说明方法的判别能力。从“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可以看出,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说明方法可根据文章分析,如“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这句话把“蝉的成虫和若虫”比作“树木吸血鬼”,这是打比方。从“二三十根枝条”“产卵100多颗”,可以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这也是证明蝉是害虫的例子。15.A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能力。根据第⑤段“蝉虽然伤害树木”“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以及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植物→蝉→螳螂→黄雀。故选A。16.答案 (1)分类别,分门别类地向读者介绍常见的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三种类型的无人机的特点,使说明条理清晰,便于读者认识。(2)作诠释,具体详细地介绍了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三种类型的无人机的机翼(动力)特点,便于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无人机。解析 本题考查辨识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从“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第二种是……;第三种是……”看,运用的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每一种类型时,又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如,“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是对“固定翼”的机翼(动力)特点做解释说明。结合句子来分析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即可。17.答案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说明无人机也许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删掉后表示一定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不能删掉。回答原因时先解释“可能”表示推测,写出其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分析删掉这一词语后,句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删掉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最后要说明这一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扣题说明不能删掉。18.BE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强加信息,文章并没有提到“坚固耐用”的特点,E项“本文采用了空间说明顺序”的分析不正确,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19.[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要素有三:我、最喜欢、一棵树。“我”表明写的是自己身边所见到的,对它有真切的感受;“最喜欢”表明对它的感情是喜欢,而且是最喜欢,当然在文中要交代清楚为什么“最喜欢”;“一棵树”限定了写作的目标只能是一棵树,不能是一棵草或花,也不能是“两棵树”。因此文章要交代清楚这棵树与“我”的渊源。本文要求写说明文。因此要遵循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介绍清楚笔下的“一棵树”的特点,即“我”最喜欢它的原因,注意条理清晰,特点明确。此外还要注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而有文采。虽然是说明文,但要注意“我”在文中的作用,要表现出“最喜欢”来。因此,文章不能是一篇单纯介绍树的知识的说明文。[例文] 我最喜欢的一棵树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很多。正像周敦颐所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我最喜欢的是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梧桐树,即“中国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属的植物,别名青桐、桐麻,属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梧桐树原产中国,南北各省都有栽培,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与法国梧桐不同,我们所说的法国梧桐其实是悬铃木中的一种。梧桐树也叫“凤凰树”,取“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它不仅容易成活,而且管理简单、生长迅速,几乎没有什么需求就枝繁叶茂。在一年四季里,梧桐树以它千姿百态的美,呈现在人们眼前。初春,和风习习,细雨蒙蒙。梧桐树上开始爆出棕黄色的芽苞,大小像黄豆一样。一个多月后,芽苞开始抽叶开花,粗大的树干开始换上青绿色的大衣,渐渐地,每个小小的树杈也叫嚷着长出了嫩小的绿叶。盛夏,太阳公公毫不留情地把火热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这时,梧桐树就变成了一把大伞,硕大的叶片挡住了刺眼的阳光,随着一阵阵微风吹来,它“沙沙”地唱起了歌,给人们带来一阵又一阵的清凉。深秋,蜡黄的叶片开始掉落,随风而飘,舞态悠扬。时而像降落伞,飘飘坠落;时而像一群飞燕,悠悠飞翔……成百上千的落叶聚集在一起,门口地面立即换上了金黄色的新装。隆冬,寒风习习,雪花飞扬,脆弱的梧桐树用它无私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冬姑娘送给它一件银色的棉袄,让它度过这寒冷的季节,它开始美美地睡起了冬觉。梧桐树的价值也很大。梧桐树为栽培于庭园的观赏树木。木材轻软,为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种子炒熟可食用或榨油,油为不干性油。根、皮、叶、花和种子均可药用。树皮的纤维洁白,可用以造纸和编绳等。木材刨片可浸出黏液,称刨花,润发。我爱我家的梧桐树,它是我最喜欢的一棵树![点评] 文章用经典名篇中的句子引出说明对象——梧桐树,并点出“我最喜欢的是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可谓开篇点题。文中作者详细说明了梧桐树的种类所属,重点介绍了这棵梧桐树一年四季不同的形象特点。篇末照应开头,呼应题目,表达了对梧桐树的喜爱之情。另外本文语言准确又富有文采,采用了引用、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谨、科学,又不失生动、形象。 少出门,多居家,!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作文,诗歌鉴赏,句子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