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强化练4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试卷 3 次下载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6 次下载
-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综合拔高练 试卷 3 次下载
-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本章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
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
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
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2.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同体的植物,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其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会产生含两种类型的4个精细胞
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会产生含有一种类型的1个卵细胞
C.1 000个初级精母细胞会产生含四种类型的4 000个精细胞
D.1 000个卵原细胞不会产生含四种类型的1 000个卵细胞
4.如图为某遗传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③过程表示减数分裂
B.图中②过程表示受精作用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①、③过程
D.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过程
5.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 )
A.ZAZA×ZAW B.ZAZA×ZaW
C.ZAZa×ZAW D.ZaZa×ZAW
6.下列有关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别决定的方式为XY型
B.父亲色盲,女儿一定色盲
C.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D.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7.某种动物存在胚胎致死现象,显性个体(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相互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中,显性个体∶隐性个体=2∶1;某种雌雄异株植物X染色体上含有隐性基因(b)的雄配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动物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杂合子
B.该种动物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
C.该种植物不存在隐性纯合雌株
D.该种植物不存在隐性雄株
8.如图为一家族色盲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Ⅲ7的色盲基因肯定是来自Ⅰ3
B.Ⅰ2的基因型是XBXb,Ⅰ4的基因型是XBXb
C.Ⅱ5和Ⅱ6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2
D.Ⅲ7将色盲基因传给其儿子的概率是50%
9.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均为非芦花鸡。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F2。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
B.理论上,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F2中雄鸡有一种表现型,雌鸡有两种表现型
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
10.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与基因型对应关系如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不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
11.芦花鸡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伴Z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上的纯合致死基因对于性别的影响是( )
A.芦花鸡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B.芦花鸡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C.芦花鸡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D.芦花鸡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12.如图是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Ⅲ-3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Ⅰ-2
D.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
13.某双翅目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黄色、淡绿色和白色,让白色雄虫与淡绿色雌虫杂交,得到的F1中雄虫均表现为淡绿色、雌虫均表现为黄色。让F1杂交,F2中雌雄虫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色∶淡绿色∶白色=3∶3∶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昆虫的体色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B.F1雌虫与雄虫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C.若亲本雄虫与F1雌虫杂交,子代会出现3种体色
D.若F2中的淡绿色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白色个体占1/6
14.如图A、B、C、D分别表示某个雄性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a、b分别表示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根据a和b的变化,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A→B→C→D B.B→C→D→A
C.C→D→B→A D.C→B→D→A
1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A.Ⅲ片段的基因只存在于男性体内,Ⅰ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女性体内
B.Ⅱ片段上的基因,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C.Ⅰ片段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
D.同胞姐妹体内至少有一条X染色体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1分)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4条),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请据图回答:
(1)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细胞内染色体数量最多的是 ,共有 条。
(2)甲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 ,乙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 。
17.(11分)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 。
(2)图甲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乙图中的 (填标号)阶段,判断依据是
。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 (填标号)阶段。
(4)图丁对应图丙中的细胞 (选填“①”“②”或“③”);则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 ,理由是 。
18.(11分)菠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生态习性上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叶片的形状有圆叶和尖叶两种类型(相关基因用B、b表示)。让不耐寒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所得子代F1表现型及比例如表(单位:株)。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不耐寒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雌性
122
0
41
0
雄性
61
59
19
21
(1)进行菠菜的杂交实验,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相关字母)。
A.去雄,套袋 B.不去雄,套袋
C.去雄,不套袋 D.不去雄,不套袋
(2)控制耐寒和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且 为显性。控制圆叶和尖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且 为显性。
(3)不耐寒圆叶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如果让F1中的不耐寒圆叶植株与不耐寒尖叶植株杂交,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4)研究发现,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R、r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Xr的花粉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抗病雌株和不抗病雄株进行杂交得F1,F1个体间随机传粉获得F2,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
19.(11分)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是G、g。患者平时不发病,但食用青鲜蚕豆后会引发缺乏G6PD的红细胞破裂而出现急性溶血症状,自然人群中,男女患病比例约为7∶1。图为某家族蚕豆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蚕豆病属于 染色体上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9号一直未出现溶血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若9号个体同时患有白化病(相关基因为A、a),家族中其他个体无白化病,且社会人群中,白化病的患病率是万分之一。则
①7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
②5号与6号生下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 。
③8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
20.(11分)已知果蝇的伊红眼对紫眼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对残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合伊红眼长翅果蝇和纯合紫眼残翅果蝇杂交,所得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如下结果:伊红眼长翅∶伊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66∶9∶9∶16;上述亲本的反交实验结果也是如此。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伊红眼和紫眼等位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
(3)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基因型和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D 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样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2.C 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因此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
3.D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会产生含两种类型的4个精细胞,A正确;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会产生含有一种类型的1个卵细胞,B正确;1 000个初级精母细胞会产生含四种类型的4 000个精细胞,C正确;1 000个卵原细胞会产生含四种类型的1 000个卵细胞,D错误。
4.D 图中①、③过程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图中②过程表示受精作用,B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①、③过程,C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②是受精作用,D错误。
5.D 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幼虫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A不符合题意;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幼虫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B不符合题意;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C不符合题意;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不透明的,D符合题意。
6.B 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为XY型,A正确;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儿的2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父亲色盲,女儿不一定色盲,B错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为XY型,由性染色体决定,C正确;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
7.D 显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中,显性个体∶隐性个体=2∶1,而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AA),则显性只有Aa一种基因型,A、B正确;含有基因b的雄配子致死,即没有Xb雄配子,只有XB和Y雄配子,而基因b不会使雌配子致死,故有XB和Xb两种雌配子,所以雌性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Xb,不可能是XbXb,C正确;两种雌配子(XB、Xb)和含有Y的雄配子结合后,形成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BY、XbY,D错误。
8.A 由于Ⅰ3患病,所以Ⅱ6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Ⅰ3,所以Ⅲ7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Ⅰ3,A正确。由于Ⅱ5患病,所以Ⅰ2的基因型是XBXb,由于Ⅱ6正常,所以Ⅰ4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B错误。Ⅱ6的基因型是XBXb,Ⅱ5和Ⅱ6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4,C错误。Ⅲ7将色盲基因传给其儿子的概率是0,只能将Y染色体传给其儿子,D错误。
9.C 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假设芦花与非芦花性状由A、a控制,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均为非芦花鸡,表现出母本与雄性后代相同,父本与雌性后代相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W染色体上而在Z染色体上,A正确;雄鸡只有当两个Z染色体上都是隐性基因a时才表现为非芦花鸡,而雌鸡只要有一个a基因就表现为非芦花鸡,所以雌鸡的非芦花鸡比例比雄鸡的大,则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B正确;母本芦花鸡的基因型是ZAW,父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是ZaZa,则F1中的雌雄鸡的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所以产生的F2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和ZAZa,雌鸡的基因型为ZAW和ZaW,可见雌鸡和雄鸡都有两种表现型,C错误;已知F2雄鸡基因型为ZaZa和ZAZa,雌鸡基因型为ZAW和ZaW,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则产生的F3中非芦花鸡占1/4,芦花鸡占3/4,D正确。
10.A 假设色盲基因用h表示,正常基因用H表示,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IAIBXhY,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的基因型是iiXHXh,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是IAiXHXh、IAiXhXh、IAiXHY、IAiXhY、IBiXHXh、IBiXhXh、IBiXHY、IBiXhY,比例是1∶1∶1∶1∶1∶1∶1∶1。二者婚配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hY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单独分析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XhY,女性的基因型是XHXh,后代女儿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HXh∶XhXh=1∶1,女儿色觉正常的概率是50%,B错误;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IAiXhY)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IA_XHX-)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iiXhXh),C错误;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IBiXhXh)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IAIBXHY)婚配,可能生B型血色盲男孩,概率为1/2×1/2=1/4,D错误。
11.B 芦花鸡为ZW型性别决定,ZZ是雄性,ZW是雌性;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XX是雌性,XY是雄性。遗传的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在有一个致病基因的情况下,ZW死亡,ZZ不死亡,XX不死亡,XY死亡,所以芦花鸡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12.D Ⅲ-2患乙病,其父母表现型正常,其父不携带乙病基因,其母一定为杂合子,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根据对选项A的解释可知,Ⅱ-2肯定为杂合子,即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B错误。Ⅲ-3正常,其X染色体来自Ⅱ-2,而Ⅱ-2中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Ⅰ-1,C错误。假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B、b控制,对于甲病,Ⅱ-1患病,其父母正常,Ⅰ-4患病,则Ⅱ-1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Ⅱ-3的基因型为Aa,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1/2+2/3×1/4=1/3,Ⅲ-1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3×1/2+2/3×1/2=1/2,所以不携带甲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3+1/2)=2/5;对于乙病,Ⅱ-2的基因型为XBXb,Ⅱ-3的基因型为XBY,所以Ⅲ-1的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为1/2,为XBXb的概率为1/2,即Ⅲ-1不携带乙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因此,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5×1/2=4/5,D正确。
13.D 让白色雄虫与淡绿色雌虫杂交,得到的F1中雄虫均表现为淡绿色、雌虫均表现为黄色,说明该昆虫的体色与性别有关。由“让F1杂交,F2中雌雄虫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黄色∶淡绿色∶白色=3∶3∶2”可知,该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假设该性状由A、a和B、b基因控制,其亲本白色雄虫的基因型为aaXBY和淡绿色雌虫的基因型AAXbXb,F1中淡绿色雄虫的基因型为AaXbY,黄色雌虫的基因型为AaXBXb,F1雌虫产生的配子为:AXB、AXb、aXB、aXb,F1雄虫产生的配子为:AXb、AY、aXb、aY。因此F1雌虫与雄虫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B正确。若亲本雄虫(aaXBY)与F1雌虫(AaXBXb)杂交,子代会出现3种体色,C正确。若F2中的淡绿色雄虫(A_XbY)和雌虫(A_XbXb)随机交配,AA概率为1/3,Aa概率为2/3,则a的基因频率为1/3,因此子代中白色个体(aa_ _)占1/9,D错误。
14.C A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体细胞的一半,无染色单体,为精细胞;B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体细胞的一半,有染色单体,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1,且细胞内染色体数和DNA数都与体细胞的相等,可能是精原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细胞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D→B→A或D→B→C→A。
15.D 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X。Ⅲ片段为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其上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因此只存在于男性体内,Ⅰ片段为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其上的基因存在于男性和女性体内,也存在等位基因,A、C错误。Ⅱ片段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基因的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差别,B错误。同胞姐妹体内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其中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相同,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精细胞 甲、丙 甲、乙 乙 8 (2)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解析 (1)题图中的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甲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且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雄性,(2)甲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乙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7.答案 (1)A、B、D (2)② E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只有2条),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 (3)③、⑥ (4)② aB 因为丁图细胞质均等分裂,为第一极体,那么移向Ⅱ的染色体为a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所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
解析 甲图中,A表示分裂间期, 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C表示极体或卵细胞;D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E和F分别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后期。乙图中,A表示减数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丙图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②、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Ⅲ表示第一极体,Ⅳ表示卵细胞,Ⅴ表示第二极体。图丁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1)等位基因存在同源染色体上,含同源染色体的有A、B、D。(2)E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对应图中的②。(3)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对应乙图中的⑥、③阶段。(4)图丁为第一极体,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由于图丁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③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aB。
18.答案 (1)B (2)常 不耐寒 X 圆叶 (3)AaXBXb和AaXBY
5/36 (4)13/28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菠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所以不需要去雄,需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2)由表格数据可知,F1中无论雌雄不耐寒∶耐寒≈3∶1,可见控制耐寒和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不耐寒为显性 ;F1中雌性个体全为圆叶,雄性个体圆叶∶尖叶≈1∶1,可见控制圆叶和尖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因为菠菜植株大都为圆叶,偶尔出现几株尖叶植株,故圆叶为显性。(3)不耐寒圆叶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F1的不耐寒圆叶植株与不耐寒尖叶植株杂交,两对基因控制的两对性状分开计算,F1中不耐寒雌雄基因型均为AA∶Aa=1∶2,可看作是自由交配,可得A、a基因频率分别为2/3、1/3,则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1/3+2/3×2/3=5/9;F1中圆叶植株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尖叶植株的基因型只能为XbY,雌雄交配即XBXB×XbY、XBXb×XbY,则F2中雌性个体纯合子的概率为1/4。综上所述,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4×5/9=5/36。(4)杂合的抗病雌株基因型为XRXr,不抗病雄株基因型XrY,由于含Xr的花粉有50%会死亡,F1基因型及比例为XRXr∶XrXr∶XRY∶XrY=1∶1∶2∶2,F1个体间随机传粉,F1中雌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R∶Xr=1∶3,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XR∶Xr∶Y=2∶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得,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4×1+3/4×2/7=13/28。
19.答案 (1)X 隐 (2)XGXG或XGXg 从未食用过青鲜蚕豆
(3)①1/6 AAXgY或AaXgY ②1/16 ③155/1212
解析 (1)5号和6号都正常,他们的儿子9号患病,则可推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且由题意可知,自然人群中男女的发病率约为7∶1,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因此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7号个体表现型正常,其母亲为携带者(XGXg),父亲正常(XGY),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GXG或XGXg;9号一直未出现溶血症状,据题意“患者平时不发病,但食用青鲜蚕豆后会引发缺乏G6PD的红细胞破裂而出现急性溶血症状”可知,最可能的原因是从未食用过青鲜蚕豆。(3)若9号个体同时患有白化病(相关基因为A、a),其基因型为aaXgY,其母亲基因型为AaXGXg,父亲基因型为AaXGY,①表现型正常的7号个体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不携带蚕豆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因而7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1/3=1/6;2号个体不患白化病患蚕豆病,基因型为AAXgY或AaXgY;②5号与6号生下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1/4,生下患蚕豆病孩子的概率是1/4,则5号与6号生下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1/2×1/4×1/2=1/16。③8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社会人群中,白化病的患病率是万分之一,A的基因频率为99/100,a的基因频率为1/100,则该男性为白化病携带者的概率为(2×1/100×99/100)÷(99/100×99/100+2×1/100×99/100)=2/101,而8号个体为白化病携带者的概率为2/3,因而所生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101×2/3×1/4=1/303,8号个体为蚕豆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与正常男性(XGY)所生后代患蚕豆病的概率为1/2×1/4=1/8,所生后代患病包括后代只患白化病、后代只患蚕豆病、后代既患白化病又患蚕豆病,则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1-所生后代两病皆不患的概率=1-(1-1/303)×(1-1/8)=155/1 212。
20.答案 (1)遵循 (2)重新组合 (3)一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雌雄个体分别与纯合紫眼残翅的异性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正反交所得子代均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伊红眼长翅∶伊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4∶1∶1∶4
解析 (1)由F2的性状表现可知,伊红眼∶紫眼=(66+9)∶(16+9)=3∶1,故控制伊红眼和紫眼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3)由于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为验证题述假说,验证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比例,故可设计测交实验,根据后代的性状表现来验证假说中的配子比例。注意设计正交和反交。设计如下: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雌雄个体分别与纯合紫眼残翅的异性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正反交所得子代均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伊红眼长翅∶伊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4∶1∶1∶4。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