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情境问答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
A.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我们身份的确定主要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2.曾有人问一位哲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把它放进大海。”这简短的对话,揭示的深刻的道理是( )
A.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3.如图的漫画告诉我们(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我们青少年正处于向成年人迈进的过渡时期,社会经验不多,身心发育不全,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互联网交往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陷阱,需要我们理性结交网友,做到( )
①在互联网交往中,同样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
②沉迷于虚幻的互联网,享受网上交友的轻松和愉快
③可以随意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④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说明了( )
A.秩序来自规则
B.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
D.有没有规则一个样
6.为保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召开听证会,邀请8名市民代表参与,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我们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制定
C.规则的制定是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
D.规则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7.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显示出美好的道德价值,下列不符合平等待人要求的是( )
A.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
B.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
C.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D.消除歧视,真诚待人
8.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A.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重礼仪一定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讲礼仪仅仅是对自己熟悉的人
9.践行诚信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是( )
A.树立奉献精神 B.树立诚信意识
C.树立维权意识 D.树立法治观念
10.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若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C.凡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1.我国将贩毒有罪、醉驾入刑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充分说明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 B.普遍约束性
C.一般危害性 D.人生安全危害性
12.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二、情境问答题(6分)
13.(6分)情境一:小翔进入校园后,看到老师和同学,主动问好。
(1)小翔与人交往时做到了: 。
(2)对小翔而言这种交往有利于: 。
情境二:小翔的同学为了取乐,拨打报警电话“110”,谎称自己被绑架。
(1)小翔应该: 。
(2)理由: 。
情境三:小翔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同学羡慕地对小翔说:“我要是能有你十分之一的才能就好了。”小翔对他说:“你的朗读能力很出色,我也很羡慕你呢。”
(1)小翔身上体现的品质是: 。
(2)小翔的做法有利于: 。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14.(5分)材料一:
“狼孩”是指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十多个。“狼孩”和其他被野兽抚育的幼童统称为“野孩”。
材料二:
1966年,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蒙培尔开始了“先锋地下实验室”的生活。一年后当他重返人间的时候,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
(1)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 的过程。
(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5.(5分)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规的约束,我们将失去居住在美好家园的自由;如果没有交通法规的约束,我们将失去安全通行的自由;如果没有高考纪律的约束,学子们将失去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深造的自由……毫无疑问,规则是自由的前提。不懂规则的人,就没有资格谈论自由;不守规则的人,就没有权利享受自由。
(1)材料告诉我们,自由有哪些边界?
(2)有人说:“自由与规则就像孪生兄弟”,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请你谈谈我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16.(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青少年好奇、好动、好观察,正是由于网络的宽泛、鲜明与未成年人的兴趣、行为有着极大的融合之处,才使得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请你谈谈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
材料二:请认真阅读材料《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提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求青少年做到提高 ,学会 ,学会 ,遵守道德和法律。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6分)
17.(6分)某班召开了一次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惊险一刻】
初中生小明和同学小亮正骑着一辆自行车行进在上学的路上。突然,路边跳出一名持刀男青年,要求他们交出身上的钱物,并抢走了自行车,飞奔逃走。
(1)请你判断持刀男青年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明辨是非】
小明和小亮惊恐万分,茫然无措,两个人冷静后商量起来。
小明:“东西被抢了,人又跑了,就自认倒霉吧!”
小亮:“我们应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2)请你判断谁的观点正确?请说明理由。
【知法用法】
经法院认定,持刀抢劫人多次实施抢劫行为,得赃款10000多元,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
(3)请说明刑法的作用。
【依法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会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4)如果遇到上述事件正在进行,请你列举出两种可行的做法?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
A.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我们身份的确定主要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分析】本题考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解答】题干体现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关系中我们的身份不同,所以选项B的观点是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我们的身份不是唯一的;C错误,我们身份的确定主要基于血缘和地缘、业缘关系;D错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故选:B。
2.曾有人问一位哲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把它放进大海。”这简短的对话,揭示的深刻的道理是( )
A.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解答】“一滴水离不开大海”,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人的作用,即个人离不开社会,因此C项正确;A说法错误,“只要”“就”的表述太绝对;B排除,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个人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大。
故选:C。
3.如图的漫画告诉我们(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解答】题干中的材料说明了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更加便利、有序的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选项①②④正确;选项③错误,网络自由不是绝对的。
故选:C。
4.我们青少年正处于向成年人迈进的过渡时期,社会经验不多,身心发育不全,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互联网交往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陷阱,需要我们理性结交网友,做到( )
①在互联网交往中,同样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
②沉迷于虚幻的互联网,享受网上交友的轻松和愉快
③可以随意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④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行使话语权,的前提是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依法行使权利。
【解答】理性结交网友,需要我们在互联网交往中,同样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还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所以选项①④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选项②错误,沉迷网络危害大;选项③错误,网络交友要慎重,不可以随意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故选:D。
5.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说明了( )
A.秩序来自规则
B.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
D.有没有规则一个样
【分析】规则: 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解答】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题干中“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强调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题意;选项C观点过于绝对,法律有助于保障我们的生活;选项D错误,生活需要规则。故选B。
6.为保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召开听证会,邀请8名市民代表参与,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我们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制定
C.规则的制定是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
D.规则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解答】由题文信息可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做法说明了规则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规则不是一成不变,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制定,我们应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ABD说法正确;规则的制定与每个人有关,每个人都应关心规则的制定与修改,C说法错误。
故选:C。
7.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显示出美好的道德价值,下列不符合平等待人要求的是( )
A.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
B.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
C.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D.消除歧视,真诚待人
【分析】本题考查平等待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因此我们要学会平等待人.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平等待人就要做到尊重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A不符合题意;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因相貌和地位采取不同的态度、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不符合平等待人的要求,B符合题意;以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他人,不歧视他人、真诚待人,符合平等待人的要求,CD排除。故选:B。
8.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A.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重礼仪一定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讲礼仪仅仅是对自己熟悉的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交礼仪。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礼仪的重要性。C说法正确,礼仪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A说法错误,过于绝对,错在杜绝上;B说法错误,过于绝对,错在一定上;D说法错误,讲礼仪应针对所有的人。
故选:C。
9.践行诚信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是( )
A.树立奉献精神 B.树立诚信意识
C.树立维权意识 D.树立法治观念
【分析】该题考查诚信做人。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解答】践行诚信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是树立诚信意识,启示我们要求诚信做人,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不符。
故选:B。
10.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若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C.凡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解答】根据教材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可知,A说法错误,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才属于犯罪行为。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凡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违法行为若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BCD说法正确。
故选:A。
11.我国将贩毒有罪、醉驾入刑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充分说明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 B.普遍约束性
C.一般危害性 D.人生安全危害性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的基本特征认识,结合教材可知,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将贩毒有罪、醉驾入刑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体现了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12.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分析】该题考查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机智又要勇敢.
【解答】依据题干,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和帮助;故选C。
二、情境问答题(6分)
13.(6分)情境一:小翔进入校园后,看到老师和同学,主动问好。
(1)小翔与人交往时做到了: 文明礼貌 。
(2)对小翔而言这种交往有利于: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
情境二:小翔的同学为了取乐,拨打报警电话“110”,谎称自己被绑架。
(1)小翔应该: 制止这位同学 。
(2)理由: 谎报险情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情境三:小翔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同学羡慕地对小翔说:“我要是能有你十分之一的才能就好了。”小翔对他说:“你的朗读能力很出色,我也很羡慕你呢。”
(1)小翔身上体现的品质是: 尊重他人 。
(2)小翔的做法有利于: 获得他人的尊重、完善自我 。
【分析】本题考查了与人交往的艺术和技巧,文明礼貌,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等,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解答】情境一:本题考查文明礼貌。社会生活需要一定的规则,我们与人打交道需要文明礼貌,作为一个学生,每天上学,在进校门时,按时到校,不迟到,主动向老师和同学问好,不与同学嬉笑打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情境二:本题考查维护公共秩序。小翔的同学为了取乐,拨打报警电话“110”谎称自己被绑架﹣﹣﹣属于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小翔要立即制止这位同学。因为谎报险情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情境三:本题考查与人交往的艺术和技巧。在交往中要真诚、平等、尊重、礼貌、宽容待人等等。题文中的小翔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故答案为:
情境一:
(1)文明礼貌。
(2)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情境二:
(1)制止这位同学。
(2)谎报险情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情境三:
(1)尊重他人。
(2)获得他人的尊重、完善自我。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14.(5分)材料一:
“狼孩”是指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十多个。“狼孩”和其他被野兽抚育的幼童统称为“野孩”。
材料二:
1966年,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蒙培尔开始了“先锋地下实验室”的生活。一年后当他重返人间的时候,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
(1)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 社会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 社会化 的过程。
(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亲近社会。学生要明确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结合教材可知,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本题考查的是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可从要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规则和习俗,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等角度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
(1)社会;社会化。
(2)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变化;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5.(5分)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规的约束,我们将失去居住在美好家园的自由;如果没有交通法规的约束,我们将失去安全通行的自由;如果没有高考纪律的约束,学子们将失去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深造的自由……毫无疑问,规则是自由的前提。不懂规则的人,就没有资格谈论自由;不守规则的人,就没有权利享受自由。
(1)材料告诉我们,自由有哪些边界?
(2)有人说:“自由与规则就像孪生兄弟”,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请你谈谈我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规则和自由、自由的边界、建立规则的目的等。
【解答】(1)本题考查自由的边界。依据教材知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据此作答。
(2)本题为辨析题,解答时注意先辨后析。分析可知,该观点是正确的,认同。理由,可从规则与自由密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等方面作答。
(3)本题考查我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依据教材知识,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1)道德、纪律、法律等。
(2)认同该观点。规则与自由密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遵守社会规则,才能享有自由。
(3)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16.(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青少年好奇、好动、好观察,正是由于网络的宽泛、鲜明与未成年人的兴趣、行为有着极大的融合之处,才使得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请你谈谈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
材料二:请认真阅读材料《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提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求青少年做到提高 媒介素养 ,学会 信息节食 ,学会 辨析网络信息 ,遵守道德和法律。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网络的消极影响、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等。
【解答】(1)本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解答时,可从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媒介素养;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6分)
17.(6分)某班召开了一次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
【惊险一刻】
初中生小明和同学小亮正骑着一辆自行车行进在上学的路上。突然,路边跳出一名持刀男青年,要求他们交出身上的钱物,并抢走了自行车,飞奔逃走。
(1)请你判断持刀男青年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明辨是非】
小明和小亮惊恐万分,茫然无措,两个人冷静后商量起来。
小明:“东西被抢了,人又跑了,就自认倒霉吧!”
小亮:“我们应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2)请你判断谁的观点正确?请说明理由。
【知法用法】
经法院认定,持刀抢劫人多次实施抢劫行为,得赃款10000多元,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
(3)请说明刑法的作用。
【依法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会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4)如果遇到上述事件正在进行,请你列举出两种可行的做法?
【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犯罪行为、依法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
【解答】(1)本题考查持刀男青年的违法行为类别。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分析可知,持刀男青年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2)本题为辨析题,解答时,注意先辨后析。分析可知,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可从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作答。
(3)本题考查刑法的作用。解答时,在熟记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答出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即可。
(4)本题考查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答案具有开放性,列举出两种方法,合理即可。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争取成年人的帮助等。
故答案为:
(1)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2)小亮。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4)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争取成年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体貌特征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须用0, 本试题卷分1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