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体裁:书信类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体裁:书信类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3文言文阅读体裁书信类原卷版docx、专题03文言文阅读体裁书信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文言文阅读体裁:书信类一、文言文阅读(2020·浙江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与友人论学书(明)顾炎武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已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学”。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以之博学。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 “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人弟子之贤于子贡,祧(tiāo)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瓣,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春之有也。谓“不忮(zhì忌恨)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美日从事于圣要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长:年长B.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 祧:超越C.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 愚:愚昧D.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起:启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道于盲 而耻学于师B.笃实无若子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D.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着重指出“为学之道”的两种对立态度,批评宋明理学与“心学”,主张不尚空谈,着眼实际,大力推崇古代圣贤谆谆教人的博学笃行。B.文章第二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引经据典,列举大量古圣先贤如孔子、子贡、尧、舜、颜、子夏等为学的态度,强调博学多识、经世致用的实学。C.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处处用今之“君子”与古之圣贤相对比,驳斥当时士人高谈心性而不切实用的坏风气,揭露其高谈心性的荒谬。D.本文有破有立,先破后立。最后作者提出了开启一代学风的学术思想纲领____“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死束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2)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答苏武书李 陵子卿足下: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贫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城,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战?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句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B.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C.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D.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土/视死如归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的敬称。B.蛮夷、戎狄:古代中原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C.先帝: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D.执事者:有职守之人;官员。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礼仪之邦,此后却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被迫归降匈奴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人对抗敌军十万人,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可见汉军将士骁勇善战、视死如归。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而最终复仇报辱来说明自己也曾想效仿前贤,奈何自己志向尚未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2)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3)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简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已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改)1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11.请分层概括这段话中作者的观点。 (2020·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答司马谏议书》完成后面题答司马谏议书〔宋〕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12.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C.“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歉意。D.“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这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项是( )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B.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C.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15.翻译下列句子。(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16.下列句子中的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劝学》作者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月满为望,指农历每月十五。D.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他针对司马光指出的实施新法的弊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逐一进行反驳,并分析反对派反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17.下列是对子路的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的志向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B.文章的第2段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子路率直自信的性格。C.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D.孔子“哂之”,是笑子路太不谦让,他认为子路不配治理千乘之国。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2020·上海市新场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陈情表李密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形影相吊(_______________)(2)除臣洗马(_______________)(3)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4)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20.下面句子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22.李密上表晋武帝陈述“辞不就职”的表面理由是“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23.李密作为前朝旧臣,如拒绝晋武帝的任命,就有“不事二君”之嫌,必有杀身之祸。但此表融情于理,终获晋武帝同情认可。请概述本文的构思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书信类,共45页。
这是一份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书信类,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文章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文言文阅读体裁:议论类-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强化文言文专项复习,文件包含专题06文言文阅读体裁议论类解析版docx、专题06文言文阅读体裁议论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