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 乐音的特性(3)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19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 乐音的特性(3)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19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乐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乐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钢尺(若干)、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橡皮筋、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各种声音,比较这些声音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二、进行新课一)响度[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生甲]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生乙]拨动小提琴的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4.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分组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结果: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生]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生]老师,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音叉(即频率相同的音叉),音叉发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做做看。实验结论:轻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时,波形的幅度大。但两种情况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二)音调 播放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和《青藏高原》体会音调的高低。[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师]声音的高低叫音调,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强调压紧,强调对比强烈)[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13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投影]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生答]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师]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三)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想想做做]分别播放乐曲《梁祝》二胡版、钢琴版、古筝版。[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分辨。[演示]观察波形动画。比较音叉、钢琴、长笛的波形有何异同?实验结果:不同乐器演奏C调的“1”时,波形各不相同,音调相同,频率相同;但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想想做做][师]在上节的活动课上,我已经让同学们用录音机听自己的录音,然后把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的原声作了比较。在这里,我们要让别的同学听你讲话,再听你的录音,然后加以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结果:听别人直接讲话和听别人的录音没有多大差别。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一、 布置作业 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察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乐课上学过的简单的曲子。 把课后的2、3、4题写在作业本上。 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造情景,设疑激趣,新课引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1.2 声音的特征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