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8)文言文断句课件PPT
展开什么是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一:读文段。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三: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四: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顶真: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五: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可以帮我们断句。
六:固定结构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结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把它们拆开。一些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等,中间也不能断开。
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和实践中形成。
给下面一则文言文片段断句,并加上标点。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给下面一则文言文片段断句,并加上标点。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8)文言文断句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8)文言文断句课件PPT,共21页。
语文九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8)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8)文言文阅读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陈胜者阳城人也,会当凌绝顶,同“现”显现显露,等同一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7)文言文句式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 【知识精讲】7.文言文(7)文言文句式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