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2练含解析202110181303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2练含解析202110181303第1页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2练含解析202110181303第2页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2练含解析202110181303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2练含解析202110181303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12练含解析202110181303,共10页。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的青翠,黄的金贵。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从破土出芽到拔节吐穗,模样昂扬,气质清新,颇得庄稼人的喜爱。_____是平原地带那成千上万亩的阵势,宛如一望无际的海洋。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傲。_____,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
    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张扬着灵气。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间苗就摆上了重要日程。有经验的庄稼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小时候理解不了其中的_____,帮着大人到地里间苗,总下不了狠心。一墩苗三四棵,棵棵都长得喜人。倘若_____的还好选择,但长得齐整的往往就无从下手。
    问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夜晚走到地头,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何况 天南海北 奥秘 参差不齐
    B. 尤其 天涯海角 奥妙 良莠不齐
    C. 何况 天涯海角 奥秘 参差不齐
    D. 尤其 天南海北 奥妙 良莠不齐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C.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测算出遥远的星星的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D. 他主持的研究课题通过了国家“863计划”论证。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此起彼伏的是墨绿色的庄稼,让人陶醉的是‘咔咔’的拔节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下面是某校“浩然”文学社活动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5分)



    5.请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利用所给材料,将语段补充完整,要求内容贴切,语句连贯。(4分)
    并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失败后还能不屈不挠,奋起努力,直至再次站上领奖台;
    并不是没有 ,而是 , , ;
    并不是没有 ,而是 , , ;
    更不止一次登上过荣誉巅峰,但登上巅峰后才更明白成就的来之不易,要守住荣誉更需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材料:
    失误 对手 修正错误 不断反思 敢于挑战 顽强拼搏
    练就无畏的勇者之心 重整旗鼓再次出发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游襄阳①怀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②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注]①襄阳:孟浩然的故乡,后孟浩然隐居于鹿门山。②讽:背诵。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篇写景,“岩岩”“汤汤”摹写山的高峻、水的浩荡,为表达怀人之情作铺垫。
    B.作者游历襄阳,思念孟浩然,不禁感叹当地山水的灵秀之气,涵养了孟诗的独特气韵。
    C.最后四句作者展开想象,鹿门山云树苍茫,孟浩然归隐之处无从寻觅,不由感慨万千。
    D.这首五言古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于平白之中见古朴。
    7.“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两句如何表达怀人之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变得如同圆规所画一般,所以对于君子来说,想要智慧明达、行为无错,就一定要“ ”。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不能饮酒的境况。
    (3)《醉翁亭记》中,形容滁州百姓无论老幼,纷纷来山中游玩的句子是“ ,
    ”。
    【综合训练】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筆,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如何结果。那里既无一个熟人,因此什么事都只好用耳朵听,用眼睛去看,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便应当设计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关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上鞋。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我还必需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我最欢喜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脚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气正当十冬腊月,我也可以用恐怕湿却鞋袜为辞,有理由即刻脱下鞋袜赤脚在街上走路。但最使人开心事,还是落过大雨以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在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过身,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缚定, 自己便快快地向下游岸边泗去。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晋,巴掌大的活鱼在网中蹦跳。一涨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这种有趣味的事情。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滕上各处都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在这些时节,我便觉得学校真没有意思,简直坐不住,总得想方设法逃学上山去捉蟋蟀。有时没有什么东西安置这小东西,就走到那里去,把第一只捉到手后又捉第二只,两只手各有一只后,就听第三只。我总还可以想方设法把第三只从泥土中赶出,看看若比较手中的大些,即开释了手中所有,捕捉新的,如此轮流换去,一整天方捉回两只小虫。约当下午三点左右时,赶忙走到一个刻花板的老木匠那里去,很兴奋的同那木匠说:
    “师傅师傅,今天可捉了大王来了!”
    那木匠便故意装成无动于衷的神气,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车盘,正眼也不看我的说:““不成,要打打得赌点输赢!”
    我说:“输了替你磨刀成不成?”
    “嗨,够了,我不要你磨刀,上次磨凿子还磨坏了我的家伙!”
    这不是冤枉我的一句话,我上次的硝磨坏了他的一把凿子。不好意思再说磨刀了,我说:
    “师傅,那这样办法,你借给我一个瓦盆子,让我自己来试试这两只谁能干些好不好?”我说这话时嗔怪和气,为的是他以逸待劳,若不允许我还是无办法。
    那木匠想了望,好像莫可奈何才让步的样子。“借盆子得把战败的一只给我,算作租钱。”我满口答应:“那成那成。”
    于是他方离开车盘,很慷慨的借给我一个泥罐子,顷刻之间我也就只剩下一只蟋蟀了。这木匠看看我捉来的虫还不坏,必向我提议: “我们来比比,你赢了,我借你这泥雏一天;你输了,你把这蟋蝉输给我:办法公平不公平?"我正需要那么一个办法,连说公平公平。于是这术匠进去了一会儿,拿出一只蟋蟀来同我的斗,不消说,三五回合我的自然又败了。他用的蟋蝉照例却常常是我前一天输给他的。那木匠看看我有点颓丧,明白我认识那匹小东西,担心我生气时一摔,一面赶忙收拾盆罐,一面带着鼓励我神气笑笑的说:
    “老弟,老弟,明天再来,明天再来!你应当捉好的来,走远一点,明天来,明天来!”
    我什么话也不说,微笑着,出了木匠的大门,回家了。
    有时逃学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园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着长长的竹竿子大骂着追来时,就飞奔而逃,逃到远处一面吃那个赃物,一面还唱山歌气那主人,总而言之,人虽小小的,两只脚跑得很快,什么茨棚里钻去也不在乎,要捉我可捉不到,就认为这种事很有趣味。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弄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
    (选自《从文自传》,有删改)
    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2.简析“我”这一人物形象。(4分)



    3.与前文叙写逃学相比,分析“斗蟋蟀”这部分内容写法上不同之处及其效果。(6分)



    4.文章结尾“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这句话有怎样的意蕴?试加以分析。(6分)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祜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枯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噱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 子 弟 作酒 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B.嘉贞奏曰/以臣革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C.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D.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摧拜监察御史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年纪。
    B.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
    C.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奢僭:僭,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尤指用皇家专用的。奢僭指奢侈逾礼。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嘉贞才华出众,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张循宪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B.张嘉贞卑恭敬上,在拜见武则天时,自称草莱;上奏玄宗时说希望能够被皇帝早点差使派遣,即便是死也不害怕。
    C.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祜调到忻州为刺史,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
    D.嘉贞为官清廉,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他认为自己享受做官的福利,没有饿死冻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


    (2)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
    (第112练)
    【基础训练】
    1. D【解析】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尤其:表示更进一步。语境前面说玉米颇的庄稼人的喜爱,后面说“平原地带那成千上万亩的阵势,宛如一望无际的海洋”,二者是递进关系,应选“尤其”。天南海北: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语境中写玉米种植面积广,且与“山川平原”搭配,应选“天南海北”。奥秘: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奥妙:指秘诀,深奥微妙。此处是说小时候不能理解有经验的庄稼人的秘诀,应选“奥妙”。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这里是说玉米长得好坏不一,应选“良莠不齐”。故选D。
    2. C【解析】 A项,表示反语;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特殊含义;D项,表示特定称谓故选C。
    3. ①原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成片的叶子随风舞动的状态比作此起彼伏的波涛,更加生动形象。②原文与前文句式一致,更加协调严谨。③改句不适合做段落的结尾,原句强调看到庄稼、听到玉米拔节声的感受,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解析】原句是“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改句是“此起彼伏的是墨绿色的庄稼,让人陶醉的是‘咔咔’的拔节声”。比较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句式和修辞。原句是对仗结构,“墨绿色的波涛……‘咔咔’的拔节声……”,结构整齐,且与前句“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格式一致,强调看到庄稼、听到玉米拔节声的感受,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整体上更加协调;另外原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将成片的叶子随风舞动的状态比作此起彼伏的波涛,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从结构来看,此句处于文段末尾,改句的表达不适合做结尾。
    4.“浩然”文学社将在校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读书会、创作交流会、感恩诗会、中秋诗会和课本剧、话剧表演活动;在校外利用节假日开展微电影拍摄、作家访谈、与其他文学社团交流以及社员采风活动;以培养社员的文学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5分)
    5.示例:
    并不是没有失误,而是失误时还能不断反思,修正错误,重整旗鼓再次出发
    并不是没有对手,而是遇到对手敢于挑战,顽强拼搏,练就无畏的勇者之心(4 分)
    6.【理解赏析】(3分) C(“鹿门山云树苍茫,而孟浩然归隐之处已无从寻觅”并非想象。)
    7.【分析鉴赏】(6分)①前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继承孟浩然情操、诗风的感伤;②用“清风”喻孟浩然之风韵,表达了对孟浩然的钦慕景仰之情;③后句借景抒情,表现了前贤不再的落寞。[每点3分,答对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8.(6分)(1)輮以为轮(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3)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每小题2分。多、错、漏1字,该小题不得分。]
    【综合训练】
    1. (4分)
    ①用动词如用“拉” “扬起” “前倾后倒”等进行描写,呈现打铁过程,表达看打铁的生活情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②比拟(拟人) 。用“吼声”比拟“风箱”发出的强大声音,呈现“我”着迷的情形;③以儿童口吻(或“语气” )来描述,体现“我”对小男孩及看打铁的喜爱;
    ④语调急促。通过“于是” “便”“待到” “赶忙”等词语,营造打铁场景的紧张氛围,突出“我”对打铁场景的痴迷;
    ⑤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比如用长句子描写拉风箱时的缓慢,用短句子表现趁热打铁时的紧张,快慢瞬变,体现“我”对看打铁的喜爱和新奇之情。
    ⑥语言质朴自然。(共4分,答出任意4点得4分)
    2. (4分)①活泼、调皮:从经常想方设法逃学、偷水果等可看出;②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强:从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浓厚兴趣可看出;③聪明灵活、悟性高:从逃学玩耍中“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可看出。(共4分, ①②点每点1分, ③点2分)
    3. (6分)①前文着重写自己“看”人事, “斗蟋蟀”则写亲身参与人事,丰富了“逃学”内容和“我”的形象②前文侧重以画面形式展现, “斗蟋蟀”侧重以故事情节的形式展开,用矛盾冲突带动事件发展,更有情趣:③前文以所看呈现生活风貌, “斗蟋蟀”用人与人的交往展示当地百姓淳朴有趣的精神风貌,体现人情美,深入揭示“逃学”的原因和意义。
    (共6分,答出任意2点得6分。如有其它合理的回答,可酌情给分)
    4. (共6分)①逃学可以逃避私塾学习的无聊、枯燥和束缚;②逃学顺应了天性,可以亲近自然、接触真切的社会生活,表达对宽广世界的渴求;③引发读者思考。让读者反思: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6分,每点2分)
    5.C(正确理解文意,结合上下文意,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断句。“是”是这的意思,有指示作用,所以在“谒九重”和“是”之间断开,排除A项和D项。而“也”是句子的停顿标志,“也”后面断开。“咫尺之间”是独立短语,所以在“间”后断开,排除B项。“竟”是转折词,所以在“云务”和“竟”之间断开)
    6.C(是汉武帝始建年号,而不是汉光武帝)
    7.B(文意并不是说张嘉贞卑恭敬上,而是说他为人忠勇不卑)
    8.(1)开元初年,张嘉贞因为需要向朝廷奏报政事回到了京城,唐玄宗听闻他善于处理政事,多次慰问犒劳他。(得分点:“因”“善政”“数”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现在反而判这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路,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没有途径向上传达了。(得分点“坐”“是”“由”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二十岁考五经科得中,拜任平乡尉,因事获罪免职回归乡里。长安年间,张循宪凭侍御史的身份在黄河以东面出巡访查,向朝廷举荐张嘉贞,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宫员,请求以自己的官职相让。武则天亲自召见张嘉贞,在内殿与他隔帘对话。张嘉贞请求道:“我是乡野之人,得以进入朝廷拜见,这是千年一遇的事情,今臣与陛下相隔咫尺,但却仿佛隔着一道云雾,看不清陛下面容,我觉得这不符合君臣之道。”武则天立刻命人撤去珠帘,和他相谈甚欢,升任他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迁为中书舍人,担任过秦州都督、并州长史,治理政务严肃恭谨,百姓官吏都十分害怕他。
    开元初年,张嘉贞因为需要向朝廷奏报政事回到了京城,唐玄宗听闻他善于处理政事,多次慰问犒劳他。他趁机向唐玄宗请求:“臣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才到了今天。臣弟张嘉佑,现为鄯州别驾,与我相隔甚远,心意相通,却不在一起,思念让人魂断万里。希望陛下能把他调到我身边为官,我们兄弟一定尽力报答陛下,即便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唐玄宗嘉奖他对弟弟的爱护,特地把张嘉佑调到忻州为刺史。
    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开元六年春天,张嘉贞又入朝。不久有人诬告张嘉贞奢侈僭越以及收受钱财贿赂,御史大夫王畯趁机弹劾他,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以前天子处理政事听从上天的旨意,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的议论传上来,然后天子斟酌处理。现在反而判这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路,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没有途径向上传达了。希望(皇上)能够免除这个人的罪过,来广开言路。”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下令免除诬告者的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张嘉贞又曾经上奏:“现在我年轻力壮,充满斗志,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再过几年,就衰老无能了。希望陛下早点任命派遣臣下,哪怕是死也不惧怕。”皇上认为他明理善辩,就更加器重他。
    张嘉贞虽然长时间做过各种要职,但从不注重经营田园家宅。到了定州,与他亲近的人都劝他置办些田宅,张嘉贞说道:“我拥有做官的荣光,曾经做过宰相,只要没有死难道会缺吃少穿吗?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广有田产,也会被抄没。我常常看见士大夫置办田宅,最终都给不肖子孙做了酒色之资。很没有意义!”听到的人都感叹敬服。

    相关试卷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练含解析202110181300: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练含解析202110181300,共12页。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8练含解析202110181473: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8练含解析202110181473,共10页。

    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练含解析202110181396: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练含解析202110181396,共12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