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练习题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22《礼记》二则
积累运用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选贤与能
“”同“”,解释:。
(2)矜、寡、孤、独、废疾者
“”同“”,解释:。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2)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3) 教学相长
古义:。
今义:。
(4)大道之行也
古义:。
今义:。
(5)女有归
古义:。
今义:。
(6)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长:①教学相长( )
②幼有所长( )
(2)道:①虽有至道( )
②大道之行也( )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D.故/外户/而不闭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壮有所用
B.然后能自反也
C.故人不独亲其亲
D.使老有所终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有嘉肴》中隐含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2)《大道之行也》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
(3)《大道之行也》中说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文章开篇就将“道”和“嘉肴”进行类比,引出学习的重要性。
B.《虽有嘉肴》首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为喻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然后进一步展开讨论,并引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论证“教学相长”的道理。全文论证严密,结构浑然一体。
C.《大道之行也》一文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
D.《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道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8.文学常识填空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编纂的。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完成后面题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解释下列加点词。
(1)天下为公()
(2)讲信修睦()
(3)男有分()
(4)是故谋闭而不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1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②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④壑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⑤,及其久也,相说⑥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选自《礼记·学记》,有删改)
[注释]①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②功:功效成效。③庸:功劳,这里指归功于。④攻:这里指加工处理木材。⑤节目:树木枝干交接的地方叫“节”,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叫“目”。⑥说:同“脱”,脱落。
1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划分一处
(1)善问者如攻坚木
(2)此皆进学之道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
(1)师勤而功半( )
(2)又从而怨之( )
(3)及其久也( )
(4)此皆进学之道也(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2)不善答问者反此。
- 联系选文,说说我们应该从哪三个方面来增进学问。
17.《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即优秀的歌唱家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他歌唱;优秀的教师会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的指引去学习。请结合自身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综合实践
18.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
(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 ,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
仁”便是用其本义:;(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则引申为:。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含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墨竹图题诗》)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
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
【答案】
- (1)与举推举
(2)矜鰥老而无妻
2.(1)味美意义、目的(2)困惑困难(3)教与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4)施行走 (5)女子出嫁返回(6)害人偷东西的人
3.(1)①推动、促进②成长(2)①道理②政治制度
4.B[正确划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B[“反”是反思的意思,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6(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D[应该是“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8.战国戴圣
9.(1)公共的(2)培养(3)职分,职守(4)闭塞
10.(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2)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已有
11.文中“大道”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都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12.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3.(1)善问者/如攻坚木(2)此/皆进学之道也
14.(1)这里指费力大(2)埋怨(3)等到(4)全、都
15.(1)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很小。(2)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
16.善于学习,善于提问,善于回答提问。
17示例:教师要使学生能积极自觉地跟着自己的指引去学习,达到“继其志”的目的。如我的语文老师就善于引导,通过发问激发我们的求知欲,让我们积极主动地思问题。
[参考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加倍,(学生)还会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很小,(学生)还会理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树木枝交接的地方和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下手,等时间长了,木头自然脱落。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像撞钟一样,轻轻叩击,钟声就小、用力撞击,钟声则大,等到能够从容自如地撞钟时,钟声才会动听。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18.(1)平等对待博爱、仁爱(2)示例:爱亲人;爱他人;爱民众;爱万物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优质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正字音,大道之行也,小组讨论完成探究案,探究4,探究5,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文结构,礼记·礼运,理想社会,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知,教学目标,积累词语准备抢答,吃味美,所以困惑,反省勉励,促进增长,知不足,教学相长,类比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