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综合提升(3)练习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85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声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综合提升(3)练习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85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声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综合提升(3)练习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85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声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综合提升(3)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能够传递能量2.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B.临街房间窗户安装隔音玻璃C.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机场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3.随着城市的发展,盖房和装修随处可见,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在周围不让建房或装修 B.在工地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C.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晚九点以后停止修建,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利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方位和强度B.工人师傅们是通过听机器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其工作状况C.超声导盲仪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B型超声波诊断仪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5.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A.响度变小 B.响度变大C.音调变低 D.音调变高6.在学校、医院或科研部门附近,经常有如图所示禁止鸣笛的标志,通过禁止鸣笛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在教室周围多植树 B.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C.摩托车加装消声器 D.公路两旁的隔音板7.如图所示,盲人陈燕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利用手掌拍击和喉咙呼喊发声,依靠声波的反射辨识物体,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和赞扬,被誉为“声呐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陈燕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HzB.陈燕的声音速度为3×108m/sC.陈燕距离障碍物小于0.1米才能听到回声D.陈燕的声音靠手掌或者喉咙的振动发声8.下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捡查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C.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D.蝙蝠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蝙蝠飞行时是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10.如图所示,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十周年校庆文艺演出表演的开场鼓《龙腾盛世》,充满活力的石门学子用火热的激情、灿烂的笑容敲响中国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B.鼓声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C.观众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很大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B.观看节目《朗读者》时,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12.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13.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敲打钢尺的力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低②乙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③丙图中,向瓶外不断抽气,听到手机铃声的音色发生改变④丁图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污染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14.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玻璃瓶中注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从侧部敲击不同瓶身,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嘴吹气时,水面越高,音调越低 B.侧部敲击瓶身时,水面越高,音调越低C.用嘴吹气和敲击同一瓶子,音调是相同的 D.用嘴吹气和敲击同一瓶子,音品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15.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两种不同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对应的波形图是______,用较大的力拔动钢尺时,对应的波形图是______。甲波形对应的声音特征是响度______且音调______。16.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______;男低音歌唱家声音“低沉浑厚”指声音的______低;“小芳唱歌比小红好听”,指小芳嗓音的______比小红好;声音在图表所示的各种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最大的介质是______。介质速度(米/秒)水1500松木3300玻璃5000 17.如图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出土的战国时期编钟,距今2400余年,人们仍然能用这套编钟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声音优美,演奏音乐时,依靠编钟 ______发声,音域宽广指发出声音的 ______丰富,声优美指的声音的 ______好听。18.噪声是声源做______振动产生的,控制噪声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19.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和音色,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来工作的。20.如图,小明业余时间喜欢弹吉它。他先调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__ ;他用力击打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2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________(能/不能)成功。实验乙_________成功,这是因为_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________。 三、实验题22.在观察物体发声时,小明感到困惑: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他猜想:可能跟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探究猜想是否正确。他利用A、B、C、D四根橡皮筋设计并进行实验,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编号松紧长短粗细声音的高低A松100cm粗低B松100cm细中C松50cm细高D紧50cm细最高(1)比较编号A与B,研究的是声音高低与发声体的______的关系。(2)比较编号______可知:粗细、松紧相同时,发声体越短,声音就越______。(3)比较编号C与D可知:______。(4)小明由此分析,弹奏吉他时,左手在同样位置按住粗弦和按住细弦相比较,右手弹奏时,按______弦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5)该实验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是______法。23.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利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_______(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________(填“大”、“小”),人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__(填“大”、“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_______(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泡沫板,由于不同材料的厚度不同,在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8475根据数据可分析出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3)两同学观察后发现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___(选填“好”或“差”),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4)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___(选填“报纸”或“海绵”)隔声性能好一点。(5)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音。24.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某班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___与振动 ___有关;(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___(“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3)把(2)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___不同;(4)以上探究方法叫 ___,采用这种探究方法的实验还有:___。25.在学习声学时,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_产生的;(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泡沫小球______(会/不会)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信息/能量)。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两小球会弹起的是______。 A。甲 B.乙 C.都会 D.都不会(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______,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现象说明声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_。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2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如果将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乙___________(能/不能)成功,这是因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2.A3.D4.C5.A6.C7.D8.C9.C10.D11.C12.C13.A14.B15.乙 甲 大 高 16.响度 音调 音色 玻璃 17.振动 音调 音色 18.无规律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9.音调 音色 20.音调 响度 21.被弹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空气 能 不能 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2.粗细 BC 高 细 控制变量 23.调小 大 大 保持不变 羽绒服 好 强 海绵 响度 传播途中 24.音调 快慢 不同 音色 控制变量法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5.振动 会 能量 A 减小/变小/减弱/变弱 不能 D 26.弹起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