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 第1节 反应热 第1课时练习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4227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 第1节 反应热 第1课时练习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4227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 第1节 反应热 第1课时练习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4227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反应热第1课时练习
展开(建议用时:40 min)
考点 | 题号 | |
基础过关 | 能力提升 | |
1.焓变、反应热的理解 | 4,6 | 11,12,13,14,15 |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 1,2,3 | |
3.反应热的计算 | 5,8 | |
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 7 | |
5.综合应用 | 9,10 |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1.下列反应中,产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Al与Fe2O3反应 D.CaO溶于水
答案 A
解析 产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D项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2.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的是( )
A.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答案 B
解析 确山打铁花是红热的铁被锻打溅出的“铁花”,不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为吸热反应,B项正确;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水到冰是放热过程,且为物理变化,D项错误。
3.如图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图。若E1>E2,则下列反应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
A.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B.锌与稀盐酸的反应
C.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反应物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答案 C []版权~#^归教辅%@公司[]
解析 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能量,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锌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4.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因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②放出的热量比反应①吸收的热量多。A项,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且总反应为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C项,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5.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当生成1 mol气态AB时,吸收 kJ能量
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共放出(a-b) kJ能量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B项错误;该反应的ΔH=断裂反应物化学键所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所放出能量,所以ΔH=+(a-b) kJ·mol-1,则当生成1 mol气态AB时,吸收 kJ能量,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D项错误。
6.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模型图如图所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是吸热过程
B.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C.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
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答案 D
解析 该反应可通过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D项错误。
7.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B.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版权\归%教辅公司@*[^]
D.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答案 A
解析 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会导致热量损失较多,使实验误差过大,B项错误;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无关,但是和所用酸(碱)的种类有关,C项错误;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铜丝是热的良导体,造成热量散失过多,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小,D项错误。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8.已知H2(g)+Br2(g)===2HBr(g) ΔH,其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 H—H | Br—Br | H—Br |
键能/(kJ·mol-1) | 436 | 193 | 369 |
则该反应的ΔH为( )
A.+109 kJ·mol-1 B.+260 kJ·mol-1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C.-109 kJ·mol-1 D.-260 kJ·mol-1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答案 C
解析 ΔH=436 kJ·mol-1+193 kJ·mol-1-369 kJ·mol-1×2=-109 kJ·mol-1。 []版权\归教~&辅公司*[^]
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热效应。在一个小烧杯中加入20 g 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4~5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10 g 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所示,其中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有一层水)。稍后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黏结在一起。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将会有____的感觉,说明该反应为____反应,反应热ΔH__(填“>”“<”或“=”)0。
(3)由该实验能否得出复分解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或就是放热反应的结论?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实验现象可知,该反应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反应中体系温度下降,手触摸烧杯外壁时会有冰凉感,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热ΔH>0;因为只研究了一个复分解反应的热效应,故无法确定复分解反应的热效应类型。
答案 (1)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冰凉 吸热 > (3)不能 只进行了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实验,不能科学地得出结论
10.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将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版权@%#归&教\辅公司[]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U形管中液面A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解析 镁片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导致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答案 (1)Mg+2H+===Mg2++H2↑ 镁片溶解,有气泡产生 (2)下降 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加 放热 (3)小于
1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D.煤与O2的燃烧反应
答案 C []版^权归&教辅公司@*[~]
解析 A项,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C、D项,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D项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C项。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12.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A.CO和O生成了具有共价键的CO2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D.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答案 A
解析 根据状态Ⅰ、Ⅱ、Ⅲ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CO的C和O之间的化学键都没有断裂,B项错误;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C项错误;根据能量—反应过程的图像知,状态Ⅰ的能量高于状态Ⅲ的能量,故该过程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13.CO(g)与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版#@^\权归教辅公司[&]
B.1 mol CO(g)和1 mol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O2(g)和1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要释放41 kJ能量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答案 B [][*&\]《状元\桥》教辅资源[勿上传]@#]
解析 由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并不是不需要加热,A、C项错误,B项正确;当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时,要吸收41 kJ能量,D项错误。
14.分别取4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4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确保盐酸完全反应
B.仪器A的名称是玻璃搅拌器 []版%权归@#&教辅公~司[]
C.在实验过程中,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
D.用硫酸和Ba(OH)2溶液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结果也是正确的
答案 D
解析 用硫酸和Ba(OH)2溶液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除了发生中和反应,还生成了BaSO4沉淀(生成沉淀的过程放热),因此会影响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D项错误。
15.在量热计中(如图所示)将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 K升高到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温度每升高1 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 J·K-1,溶液密度均为1 g·mL-1,充分混合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K)-1。
(1)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___。
(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你认为(1)中测得的实验值出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的中和热数值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推算出酸和碱的物质的量,酸为0.050 mol,碱为0.055 mol,可知碱是过量的,应以酸的量计算,算出生成0.050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进而算出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即可得出CH3COOH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为[150.5 J·K-1×(300.7 K-298.0 K)+4.184 J·(g·K)-1×(100 g+100 g)×(300.7 K-298.0 K)]÷0.05 mol≈5.33×104 J·mol-1=53.3 kJ·mol-1。(2)本实验方法测得的CH3COOH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小于文献值,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②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温度计不够精确等。(3)过量的碱能保证CH3COOH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4)CH3COOH是弱酸,只有少部分电离,发生电离时要吸热,中和时放热较少。 []2022版新教&材#教辅备\@课资源*[]
答案 (1)-53.3 kJ·mol-1 (2)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温度计不够精确等(合理即可) (3)保证CH3COOH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准确度 (4)HCl CH3COOH是弱酸,只有少部分电离,发生电离时要吸热,中和时放热较少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33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反应热第1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反应热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反应的ΔH>0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弱酸电离时吸收能量,已知,9 kJ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电解池第1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电解池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