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4 平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5.4 平移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事例了解平移,探究它们的性质。 | ||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 |||
3.情感目标:发展空间意识,体会数学中的美学 | |||
教学重点 | 了解平移的性质 | ||
教学难点 | 平移性质的应用 | ||
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 ||
教学器材 | 多媒体 | ||
课前预习设计 | |||
1、阅读教材第27页到第28页了解什么是平移? 2、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平移
| |||
教学过程 | |||
一.旧知设疑 、情景引入(时间: 6 分钟) | 二次备课 | ||
1.如图所示,△FDE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 ) A.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DB长; B.沿射线EC的方向移动CD长 C.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BD长; D.沿射线BD的方向移动DC长
2.如图2所示,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 )
|
| ||
二.新课教学(时间: 20 分钟) | |||
教师导知活动1 | 学生探知活动1 | 二次备课 | |
(一)基础知识探究 1. 教材P27页上面有五个美丽的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五个美丽图案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画出整个图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P27页“探究”,细心观察分析说明你画出的第一、第二、第三……个图形的大小和形状________,几个图形只是_________不同. 3.分析研究P28页“思考”,说明“对应点”如,___与___,____与____,____与___.是对应点.在图5.4-4中另外找出三对对应点,并将这三对应点连接成线段,说明:这些线段的位置关系是_____关系,大小关系是______关系. 平移的两个特征: 1.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 1、将下列图案继续向右画下去:
2、如下图,左边小船平移后得到右边小船,则 (1)这两只小船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完全相同; (2)A、D、F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与线段AA/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左边小船中的A点平移到A”处,平移后的小船画出来.
综合应用探究 4.归纳----(得出平移的两个特征)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_____方向____,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______和______完全相同.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___________,简称_______ )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______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____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且______.
|
| |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时间: 10 分钟) | |||
1、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的“蘑菇”向左平移6个格,再向下平移2个格. 2、如图所示,将△ABC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的对应点为点E,请画出点A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F的位置.
3、如图所示,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向上平移1厘米后的图形.
4、如图,将△ABC沿东北方向平移3cm。 | |||
四.课堂小结,知识再现(时间:4分钟) | |||
| |||
五.课外作业布置: | |||
一、 选择题 1.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 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2.如图所示,右边的两个图形中,经过平移能得到左边的图形的是( ) 3.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 A.互相平行且相等; B.互相垂直且相等 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
六.教学反思: | |||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4 平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4 平移教案,共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4 平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4 平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