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5.3 分式方程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15.3 分式方程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式方程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了解解分式方程解的检验方法. 4.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5.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2.教学难点:检验分式方程解的原因3.疑点及分析和解决办法: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思想),基本方法是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而正是这一步有可能使方程产生增根.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从而理解、掌握.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设问和同学讨论相结合,使同学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掌握分式方程解法.四、教学手段演示法和同学练习相结合,以练习为主.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及引入新课1.提问: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1)当x=0时, 右边=0, ∴左边=右边,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所见过的方程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种方程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式方程.(二)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以前学过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练习:判断下列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1)、(2)是整式方程,(3)是分式,(4)是分式方程.先由同学讨论如何解这个方程.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由于我们比较熟悉整式方程的解法,所以要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其关键是去掉含有未知数的分母.解: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2(x+5)得2(x+1)=5+x2x+2=5+xx=3.如果我们想检验一下这种方法,就需要检验一下所求出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检验:把x=3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x=3是原方程的解.(三)应用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则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20+v)千米/时,逆流航行的速度为(20-v)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可列方程=解方程得:v=5检验:v=5为方程的解。所以水流速度为5千米/时。(四)总结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方程.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不是原方程的解,必须舍去.(五)练习补充练习:解1:方程两边同乘x(x-2),5(x-2)=7x5x-10=7x2x=10x=5.检验:把x=-5代入最简公分母x(x-2)≠0,∴x=-5是原方程的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2),1=x-1-3(x-2). (-3这项不要忘乘)1=x-1-3x+62x=4x=2.检验:把x=2代入最简公分母(x-2)=0,∴原方程无解.六、作业七、板书设计 分式方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会按一般步骤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使学生检验解的原因,知道解分式方程须验根并掌握验根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的原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解方程:(1) 解: 方程两边同乘以 ,得 . ∴ 检验:把x=5代入 x-5,得x-5≠0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2)解:方程两边同乘以 ,得 , ∴ .检验:把x=2代入 x2—4,得x2—4=0。所以,原方程无解。.思考:上面两个分式方程中,为什么(1)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就是(1)的解,而(2)去分母后所得整式的解却不是(2)的解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总结 二.总结(1)为什么要检验根?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对于原分式方程的解来说,必须要求使方程中各分式的分母的值均不为零,但变形后得到的整式方程则没有这个要求.如果所得整式方程的某个根,使原分式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也就是说使变形时所乘的整式(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的值为零,它就不适合原方程,则不是原方程的解。(2)验根的方法一般的,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为0,因此应如下检验: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三.应用例1 解方程解:方程两边同乘x(x-3),得 2x=3x-9解得 x=9检验:x=9时 x(x-3)≠0,9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例2 解方程 解:方程两边同乘(x-1)(x+2),得 x(x+2)-(x-1)(x+2)=3化简,得 x+2=3解得 x=1检验:x=1时(x-1)(x+2)=0,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四.随堂练习课本P35 五.课时小结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16.3 分式方程(3)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2.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3.由学生讨论,我们现在所学过的应用题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题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基本上有五种:(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2)数字问题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3)工程问题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v顺水=v静水+v水.v逆水=v静水-v水.(二)新课例3.两个工程队共同参加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分析:甲队一个月完成总工程的,设乙队如果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那么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等量关系为:甲、乙两个工程总量=总工程量则有++=1(教师板书解答、检验过程)例4:从2004年5月起某列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千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千米,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这里的字母v,s表示已知数据,设提速前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提速前列车行驶s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v)千米/时,提速后列车行驶(s+50)千米所用 的时间为小时。等量关系:提速前行驶50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行驶(s+50)千米所用的时间列方程得:=(教师板书解答、检验过程) (三)课堂练习课本P37 1.2补充练习:1.、乙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从A出发到1千米时发现有东西遗忘在A地,立即返回,取过东西后又立即从A向B行进,这样二人恰好在AB中点处相遇,又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走0.5千米,求二人速度.根据题意,得解得 x=4.5.经检验,x=4.5是这方程的解.答:甲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速度为4.5千米/小时.(四)小结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定要善于把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从中找出等量关系.对于我们常见的几种类型题我们要熟悉它们的基本关系式.二、作业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3 分式方程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后练习,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5.3 分式方程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后练习,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3 分式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后练习,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