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1.2 展开与折叠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2 展开与折叠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巩固训练,应用新知,课堂小结,升华认知,达标检测,应用反馈,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比较、类比与联想、分析与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在操作实践中认识棱柱的某些性质.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法学法:
对于教师来说,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弱化概念,重视操作实践.发挥多媒体的声、像、动画功能,动态展示展开与折叠的全过程,直观而形象的反映棱柱等的性质,从而突破难点. 对于学生来说,上好这节课要求“仔细观察、大胆探索、勇于发现、善于概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棱柱、圆柱、圆锥实物、展开图的模板图形.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收集一些实际生活中棱柱、圆柱、圆锥的例子.
2.剪刀、直尺及硬纸板,用于做实际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棱柱、圆柱、圆锥图片.并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几何体吗?
学生:棱柱、圆柱、圆锥(踊跃回答).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引出本节课题《1.2展开与折叠(2)》并在黑板上板书.
目的: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点明课题,并让学生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
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个别学生描述“面与面相交可以形成多少条线,线与线相交可以形成多少个点”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模型演示,从而明晰结论,同时板书课题,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
教师:将下图中的棱柱沿某条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
学生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并编号(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棱柱不同的展开图:
如:三棱柱:
……
四棱柱:
……
五棱柱:
……
教师:如果你剪出的平面图形与其它同学的不一样,你可以验证其他同学的平面图形,看他们的剪出的平面图形是否可以折叠成对应的棱柱.
学生:开始验证.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习小组动手折叠,粘贴成棱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棱柱,教师将折好的棱柱贴在黑板上.
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展开棱柱自然地引入本课课题,让学生动手感受其中的数学知识,体验棱柱展开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效果:动手操作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二:
教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把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先想一想,再试一试.
学生先思考,再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贴在黑板上.
教师:下面我将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的过程展示给同学们看.(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目的:在学生经历了棱柱的展开与折叠的过程后,进一步探索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培养空间概念,是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更高要求.
效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
三、巩固训练,应用新知
内容:(教师用多媒体展示)
1.如图,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
一部分学生马上说出了答案(1)、(3)不能,还有一部分学生还在思索.
教师:同学们再动手试一试,检验一下自己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动手折叠.
教师:现在能说出哪几个能折成棱柱,哪几个不能吗?
学生:(1)、(3)不能;(2)、(4)能.
教师:为什么(1)、(3)不能
学生:把1图围起来还差1个侧面.
学生:3图围起有一个底面没有,另一个底面有2个底面重合了.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把(1)、(3)图修改一下,使它能围成棱柱?
(学生踊跃举手)
学生:将(1)图改为了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样修改对不对,经他这样一改,可以围成什么?
学生:围成三棱柱.
教师:真不错,这种方法连老教师都没想到.
教师:下面同学还有其他改法吗?你来试一试.
学生:改为
教师:这位同学这样改对吗?
教师:这时能围成什么?
教师:图(3)该怎样修改一下呢?
学生上黑板改成
教师:这位同学这样修改后可以围成棱柱吗?
教师:其他的同学都做好了吗?交给你的同伴看一看.
(学生交换自己的修改图,有的互相指出问题.)
教师:通过我们的修改、折叠,现在黑板上的平面图形都能折叠成棱柱.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图形具有什么特征,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样的图形折叠后能围成棱柱,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热烈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指着自己展开图形的上、下底面)我们发现要折成棱柱,这两部分应分别位于这部分的两侧,不能在同一侧,中间这部分是几个长方形,可以围成棱柱的侧面.
学生:我们发现图形要围成棱柱要分三部分,中间是由几个长方形组成的可围成棱柱的侧面,上、下两部分位于长方形的两侧,可以围成底面,这两个底面形状大小要相同.
教师:很好,还有其他特点吗?
学生:我们还发现了,上、下两个部分有几条边,中间就应有几个长方形,比如(指着四棱柱的展开图),这个图上、下两个面是长方形有4条边,中间就有4个长方形.(指着三棱柱展开图)这个图形上、下底面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中间是三个长方形……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归纳得很全面,利用同学们刚才发现的特征你能否设计一个四棱柱的展开图,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将先画好的设计图贴在黑板上.)
教师: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黑板上这些同学设计的图形能围成四棱柱吗?
教师:你们都设计好了吗?我们不能一一来检查,请把你的设计图给你的同伴互相验证一下,如果不能,请帮助他修改一下.
(学生开始互相检查、折叠,有的指出问题,进行修改.)
教师:现在告诉老师,你设计的图形能围成四棱柱吗?
学生:能(自豪地举起手中五颜六色的棱柱).
教师:真棒,同学们设计的真好,请同学们看这里.
2、教师把一个涂有黄色的四棱锥开图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图形能围成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学生答圆锥,有学生答四棱柱,有学生答四棱锥.)
教师: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能折成什么?
学生:四棱锥.
教师:生活中同学们见到过这种物体吗?
学生:见过,如金字塔.
学生:不对,金字塔是三棱锥.
学生分成两派一边喊是三棱锥,一边喊是四棱锥.
教师:这样吧,同学们下去查一查金字塔有关资料,看一看金字塔到底是四棱锥还是三棱锥.
教师:将五角星贴到黑板上,猜一猜这个漂亮的五角星能折成什么?
(部分学生大声说出五棱锥,有的学生还在思索.)
教师: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下去折一折,看一看能折成什么?
目的: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养成的良好习惯.
效果: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感悟,学生在交流中完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课堂小结,升华认知
教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想与收获,能把自己的感想与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能折成棱柱.
学生:我学会了怎样设计一个展开图折成棱柱,通过这节课,提高了我的想象力.
……
教师:同学们一定还有其他的感受不能一一说出来,就请同们把你的感受与收获写到你的数学日记中.
目的:师生交流、归纳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及时归纳知
识的习惯,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通过归纳,捋顺了自己的思路,形成系统的表达,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五、达标检测,应用反馈
必做题:
1.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平面图形?
(1) (2) (3) (4)
2.图中的两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1) (2)
选做题:
3.如图所示图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一个长方体,那么与字母 J重合的点是哪几个?
目的: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了解教学的效果,同时通过检测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的应用.
效果:整体效果较好,发现部分学生对第3个问题回答不统一,应该是理解不到位.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1.4第2题
选做题:习题1.4第3题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及图片观察来完成的,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形成,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动手对几何体进行的展开成平面图形,将学生发现的结论提到应用的高度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动手能力.
整个教学活动突出了课标的基本理念,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体验探索;注重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充和完善自我认识,学会参与,学会倾听;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教学中,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人、主体.教师深入到学生中认真倾听,通过指导,排除障碍,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感受、体验、交流自己想法,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生活动多,教师的展示行为、引导语言和激励语言,起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谐课堂气氛等积极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意图和特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轻松愉快.
不足:少数学生由于课前准备不足,动手活动无法开展,再就是学生准备的几何体不足,大多是长方体纸盒,使得几何体的展开图的研究不能得到充分的直观.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过于欠缺,操作环节浪费时间太多,使得交流以及练习时间有些仓促,因此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要多加以指导.
§1.2展开与折叠(2)
一、棱柱的展开与折叠: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三、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2 展开与折叠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2 展开与折叠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2 展开与折叠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展示,创境激趣,自学导航,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强化训练,归纳总结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