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3)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306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3)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306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3)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306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自主探究,演练反馈,收获大家谈,达标检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1.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 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熟练地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难点: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法: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具备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师组织、引导的方式进行,并配以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学法:学生个人及小组合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互动合作,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亲历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扑克牌教学过程:一、 温故知新师: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让学生逐一解答. 1.计算:(1)-252; (2)(-2)3; (3)-7+3-6; (4)(-3)×(-8)×25;(5)(-616)÷(-28); (6)-100-27; (7)(-2)4; (8)(-4)2; (9)-32; (10)-23; (11)3.4×104÷(-5).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用字母表达)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生:对多媒体呈现的题目认真解答,复习巩固,温故知新.师:同学们能说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共同点吗?
生:都是先确定运算符号,再求结果的绝对值.
师:很好,我们在进行有理数的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时,一定要“小心符号来捣乱.”设计意图:通过练习1的设计,回顾已学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通过练习2回顾有理数的运算律,并了解有理数的简便运算依据,这些都为后续知识的学习作铺垫.二、情境导入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将这些运算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在一起,比如 ① ② 我们又该怎样准确地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提问如何解决类如①②两题来引入新课,既引起学生注意,又揭示了新课题,把学生带人新课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自主探究(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法则1.计算:-2.5×(-4.8)×(0.09)÷(-0.27) 师:(1)运算顺序如何?(2)符号如何?生:观察回答.师总结: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2.计算:(1) (2)师:上面两题,你认为按什么样的顺序计算?(找两名学生板演)生:解答后,交流总结:在没有括号的不同级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3.计算:(1)[(-3)×(-5)]2 (2)(-4×32)-(-4×3)2师:这两题运算顺序如何?生:(1)中先计算括号内的,然后再乘方. (2)中的运算顺序要分清,第一项(-4×32)里,先乘方再相乘,第二项(-4×3)2中,小括号里先相乘,再乘方,最后相减.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按下面的顺序进行,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师:解题技巧指导:一是正确确定符号;二是有小数与分数相加减的算式,一定要统一成分数或小数,根据具体题目而定.例1计算:18-6÷(﹣2)×(﹣)生:独立解答,巩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法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主动探究,最后总结归纳得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法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二)有理数的运算律师:在进行混合运算时,仍需注意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比较课本中例2的两种解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生:独立提出自己的计算方法,与大家讨论交流.师:指导学生何时、何种情况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总之简便方法,优先运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但何时、何种情况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却要根据题目要求以及题目特点来选择. 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良好的习惯.(三)生活中的有理数混合运算“24点游戏”师:按课本中的“做一做”与你的同伴玩24点游戏,课本中抽到的扑克牌,你还有其它算式吗?与同伴进行交流.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小组合作探究.生1:(1)7×〔3-(﹣3)÷7〕=24 , 7×〔3+(﹣3)÷(﹣7)〕=24 生2:(2)左图:12×3-(﹣12)×(﹣1)=24 或(﹣12)×〔(﹣1)12-3〕=24或(﹣12)×3×(﹣1)-12=24生3:(2)右图:(﹣2-3)2-1=24或23×〔1-(﹣2)〕=24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给以鼓励.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24点游戏”为平台,激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游戏的乐趣,体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通过24点游戏,对有理数混合运算应用的迁移,让同学们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四、演练反馈学得怎样,检验一下吧!1. =( ).A、1 B、25 C、-5 D、35 2.-3.2+1.75-0.5=_____.3.(1-0.375)÷= _____.4.(2011年济南市课改区)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 5.(2011湖南常德)计算: 17-23÷(﹣2)×3 设计意图:设计5个练习题,简单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考查内容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吻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五、收获大家谈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2.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谈感想、谈收获、谈学习困惑。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想与收获,在此并不能一一说出来,就请同学们把你的感想与收获写到你的数学日记中.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和归纳,构建知识结构,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继续,更重要的是一种提高和发展自己的过程.六、达标检测温馨提示:你将有10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各题,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规范解答,相信自己是最棒的!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12÷7×=-12 B、C、-14÷(-4)-3=0.5 D、-15÷(-3×2)=12.(-2)3+(-2)2-(-3)2-(-3)3= .3. (2011年北海市课改区)小韦与同学一起玩“24点扑克牌游戏”,即以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代表负数,黑色扑克代表正数,小韦抽到的4张牌为 “梅花2,梅花A,方片3,方片2”“哇!我得到24点了!”他的算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下列算式1=12 1+3=4=22 1+3+5=9=32 1+3+5+7=16=42 ……那么1+3+5+…+199= .5.(2011云南昆明期中)计算: (1)-22×2-3×(-1)2008 (2)-9÷(-3)2+(-)2×12-33设计意图:进一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及时进行补救,争取所有学生都能当堂掌握,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七、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P67习题2.16 1 选做题:课本P67习题2.16 2八、板书设计§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法则 (二)有理数的运算律 (三)例题解析 (四)“24点”游戏学生板演 学生纠错九、教学反思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章在整个初中阶段地位非常重要,掌握好这章知识是学好以后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非常关键。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节内容时,我重点培养学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在实施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力求做到善于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使运算符合算理,合理简洁。教学中,注意放手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本课教学的各环节,都注意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尝试自主获取知识,通过主动辨析培养思维品质,通过形成练习掌握重点,通过游戏达到对知识的创新,这一切,都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数学教学要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是双边或多边活动,学生模糊的认知如果得到不澄清,也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本课我从学生尝试练习和自主练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在运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分析算法和算理,然后强调,及时解惑。 本节课主要不足体现在:(1)课堂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课堂组织的不够严谨,有点松弛。(2)对学生灵活解题方法的鼓励和及时评价,还要进一步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8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探索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