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教案
展开3.1确定位置
(1)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2个数据.
(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2个数据.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指导:
结合本节课特点和本校学生特点, 这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展示交流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数学自主探究式的六环节教学模式:"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展示交流--训练提升--达标测试--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本课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学习主题.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地球仪、投影片、三角板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1.创设情境导入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3.1确定位置(课件展示:§3.1确定位置)
2.展示学习目标
[师]下面我们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展示学习目标,为新课学习作下铺垫,学习目标的展示便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1:电影院确定位置
师:大家的喜欢看电影吗,给你一张完整的电影票,你怎样才能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生:先确定排在第六排,再确定第三号,也就是第六行和第三列的交叉处的位置.
师:在电影票上,“6排3好”与“3排6号”中的“6”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生:前者的6是指第六横行,后者中的6指第六竖列.
师:电影院里,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这几个数据有什么用?
生1: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里,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两个数据:一个用来确定排,一个用来确定列.
生2:如果是两层的电影院,一般还需要另一个数据—确定在第几层.
师:这说明确定位置分为两种:一是在平面里确定位置,一是在空间里确定位置.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平面上的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看我们教室里你们位置的确定需要什么数据?
生:排和列.
师:对,现在记住自己的位置,老师就用这个方法来叫你。3排4列的同学拍拍手.
生1:(拍拍手)
师:4排3号的同学向大家挥挥手.
生2:(挥挥手)
师:3排4列与4排3号位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如果一张电影票上的排数已看不清,只看到6座,你能否找到原来指定的座位?
那么确定一个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生:两个“排和列”.
师: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其他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平面内确定位置的理解,增强本节课的趣味性.
探究二:海面上确定位置
师: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很多,下面我我们一起去参观,考察:首先到海上去看看(屏幕显示)
请同学们思考所给的三个问题,交流,讨论后依次回答. 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cm表示20海里).对我方潜艇O来说:
(1)北偏东40o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 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离我方潜艇20海里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生1:对我方舰艇来说,北偏东40度的方向上有两个目标:敌舰B和小岛,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敌舰B距我方舰艇的距离.
生2:距我方舰艇图上距离1㎝的敌舰有两艘:敌舰A和敌舰C.
生3:要确定每艘递敌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数据:距离和方位角.
师:2题中据我方舰艇1厘米处的点有多少个,他们组成什么图形?
生:无数个,他们组成一个圆.
师:北偏东40度的方向的点有多少个?他们组成什么图形?
生:无数个,他们组成一条射线.
师:通过海上的旅行了解到了可以利用方位角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种方法是“方向定位”(板书方向定位:方位角和距离)
探究三:地图上确定位置
师:下面带你们去参观雷达站(屏幕显示)这是汶川大地震,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出震中的位置吗?
生:(观察,思考,回答)
师:很好,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先找到北纬31度的纬线,再找东经103度的经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震中的位置.
师:由此可知在地图上我们确定位置用经线和纬线(板书地图上用经线和纬线)
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吗?
生:(思考,交流)
同学们去过广州吗?广州的地图有什么特点?
生:是区域确定位置.
(屏幕显示)
生:交流讨论回答
师:这种定位方法我们称为区域定位.
(板书区域定位)
通过以上确定位置方法的探究,平面上要确定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生:两个.
(板书确定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设计意图:以探究问题串的形式展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和好奇心,便于学生通过预习和小组交流得到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增强小组合作交流能力.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 7.8 级的大地震教学渗透了情感教育.通过问题探究,得到本节课的结论: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为下一步直角坐标系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四:方法讨论.
师: 你能举出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例子吗?与同伴交流.(分组时学生进一步感受区域定位划为4组)
生:(各组讨论)
师(适时介入,指导,让分组回答)
师: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生: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位置,一般需要2个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地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平面内确定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并会用数学中的有序实数对来初步表示.
三、训练提升,巩固练习
[例题](1) 你能用两个数据表示你现在所坐的位置吗?
(2) 破译密码游戏.
设计意图:加深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的理解,通过例题逐步规范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突破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难点.
四、总结归纳,纳入系统
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索你得到了哪些知识?你是如何得到这些知识的?
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位置,一般需要2个数据
设计意图:学生应该养成主动、独立探究问题的习惯,而不是仍然在老师或其余同学的引导或直接告诉答案下才能得到新知识.所以本学期类似的问题会经常出现在课堂中,让学生知道得到问题的过程是什么.
五、自我诊断,达标测试
1.在平面内,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3楼5号 B.北偏西40°
C.解放路30号 D.东经120°,北纬30°
2.海事救灾船前去救援某海域失火轮船,需要确定 ( )
A.方位角 B.距离
C.失火轮船的国籍 D.方位角和距离
3.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家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和运用程度.运用所归纳的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落实目标
1.《助学》中3.1确定位置相关内容.
2.拓展(思考)在空间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板书设计
3.1 确定位置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教材的使用:
(1)将本课的情境引入改成了更加贴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入,由实际问题入手,降低了起点,引起了学生的认知欲望.也易形成系统地知识结构.
(2)增加了极坐标定位法、区域定位法等,不仅巩固本节课重点,也加深了对定位的理解.
2.极大地调动学生
方案的设计,都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全作完成,让学生讲给学生听,我在一边仅适时地点拨,多数小问题都在学生讲的过程中由其他学生发现了.
再教建议: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2021学年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教案,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1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共2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确定位置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确定位置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