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课件PPT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3316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矛盾矛头飞矛,矛盾盾牌金盾,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借助注释理解文意,理解寓意背诵全文,板书设计,矛于物无不陷,自相矛盾,盾物莫能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等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说起寓言故事,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往往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韩非(约公元前280- -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著有《韩非子》一书,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
今天我们学习的《自相矛盾》就选自《韩非子·难一》。
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
盾是圆形的,或者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世上再没有比隐忍更好的盾牌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请同学们回顾以前学过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猜测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结合“陷”的注释,可以知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是说楚人在夸耀自己的盾,从而推断出“誉”是“称赞”的意思。
句意: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破它。”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句意: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它不能刺破的西。”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联系上文中楚人和围观者的对话,可以猜测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大意是楚人答不上来,进而可以猜测出“弗”的意思是“不”。
句意: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答。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结合前文可知“不可同世而立”的东西是盾和矛,再根据常识判断出“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种事物,进而明白“立”在这里的意思是“存在”。
句意:不能被刺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课文一共五句话,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
可以分成两部分,前面四句话是讲述这个故事,最后一句话是揭示一个道理。
请同学们回顾之前学过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展开想象,想象楚人在闹市叫卖的场景,也可以根据插图想象楚人和围观者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还可以想象楚人受质问“弗能应”后的表现和围观者的表现,把故事内容讲得更丰富。
结合楚人和围观者的对话,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楚人发现自己前后说法之间是有冲突的,所以面对围观者的质问无法应对。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má dùn rónɡ yù xiàn rù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其人弗( fó fú )能应也。2.夫(fū 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3.吾(wú wǔ)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时,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读完本篇课文,想象一下,楚国人当天的生意好吗?他卖掉矛和盾了吗?听了旁人的议论后,他会怎么做呢?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这个故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检查朗读,自相矛盾,学习任务一,其人弗能应也,学习任务二,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习任务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盾矛盾,质质量,誉荣誉,举举重,吾吾辈,告告诉,自相矛盾,方法总结,比一比再组词,卖穿透不存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 自相矛盾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张口结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