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 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灯:“帽子呢?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B. 锥形瓶:“同学们不小心,我被摔碎了”
C. 干冰:“我一到云层,云朵就化雨了”
D. 铁架台:“好难受!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氧气验满 D. 过滤液体
-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 冰水混合物 B. 高锰酸钾 C. 白磷 D. 食盐水
-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 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D. 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2020年11月24日,中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等工作后,顺利返回地球,并带来了月亮土,该土中含有一种地球上非常稀有元素氦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氦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带来了新前景。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5、6两题。
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 B. C. D. HCl
- 2020年11月24日,中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等工作后,顺利返回地球,并带来了月亮土,该土中含有一种地球上非常稀有元素氦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氦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带来了新前景。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5、6两题。
下列关于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 相对原子质量为2
C.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氦原子的化学性质肯定非常活泼
- 下列有关说法或推论正确的有几项
①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相同
②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④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⑤电解水得到氢气,说明水中有氢分子
⑥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的光,常用来填充霓虹灯
⑦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A. 2 B. 3 C. 4 D. 5
- 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一、图二所示,其中澄清石灰水足量。针对上述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一反应后,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
B. 两个实验的反应中,C、O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C. 图二实验前,先点燃D处酒精灯,再通CO,最后点燃C处酒精灯,防止CO污染空气
D. 图二实验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小于石灰水中增加的质量
- 小华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
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
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
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1处
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B. 对比③④中的现象,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果为
C. 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D. 操作④中剩余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左端试管内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 CO和的混合气体共36g,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是44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1:2 B. 1:1 C. 2:1 D. 3:5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化学式或微粒的符号填空:
______ ;
氯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
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Ⅰ:甲烷和水蒸气在反应器中经催化重整可制得较高纯度的氢气。
初始反应如下,请补全反应:______ 。
反应器中还存在其他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Ⅱ:科学家在海上成功开采可燃冰,能源格局翻开新的篇章。
可燃冰属于 ______ 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
全球变暖主要与空气中的气体有关,其实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科学家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释放”,实现碳循环过程,如图2,使空气中含量减少的原因是与CaO在光照和400摄氏度时生成 ______ 化学式表示。
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原料可循环利用
B.有效利用太阳能
C.可全天候使用 - 根据图回答问题
.
实验室通常用A装置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所有收集装置中能够用于收集氧气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化学式为 ______ ;
物质 ______ 是化合物填“一定”或“不一定”;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 。
-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到底是什么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信息资源】含有亚铁离子溶液一般呈浅绿色,铜离子溶液大多呈蓝色。
【师生交流】同学们,打火石是 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是镁、铁、铜三种金属中的一种。
【实验探究】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呈银白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 ______ 写化学式 |
②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后的溶液呈无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 ______ 写化学式 |
【反思交流】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______ 。
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 2020年8月3日17时左右,湖北仙桃西流河镇工业园化工厂锅炉爆炸,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锅炉爆炸的一重要原因是锅炉内有大量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未及时清理。某同学取一定量的水垢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进行反应水垢中的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稀盐酸,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碳酸钙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______ 填元素符号;
求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锥形瓶摔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纯净物按组成元素的多少,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
A、冰水混合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错。
C、白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纯净物按组成元素的多少,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分类、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每个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C.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说法正确;
D.由苯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5.【答案】B
【解析】解:反应前后氮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氢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4个包含在4X中,X的化学式是。
故选: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6.【答案】C
【解析】解:A、氦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氦原子的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氦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①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选项说法错误;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在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选项说法正确;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烟雾,选项说法错误;
④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选项说法正确;
⑤电解水得到氢气,说明水中有氢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⑥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的光,常用来填充霓虹灯,选项说法正确;
⑦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根据氧气的性质,分子的性质,电解水的原理,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即可顺利解答,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图一反应后,先将胶皮管夹住,再撤导管,不然空气会进入试管使生成的铜再次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两个实验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二实验前,先点燃D处酒精灯,再通CO,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图二实验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石灰水中增加的质量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小于石灰水中增加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木条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正确;
B.对比③④中的现象,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果为,说法正确;
C.铜丝具有导热性,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的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所以白磷发生燃烧,在加热的条件下,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铜丝变黑,但白磷是一种非金属,说法错误;
D.操作④中剩余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左端试管内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有关的实验装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答案】A
【解析】解: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可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就是气体中的碳元素,即,所以:::2。
故选:A。
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可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就是气体中的碳元素,可知碳元素的质量,据此分析可知氧元素的质量。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好质量守恒定律,44克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36克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这样计算起来就简便了。
11.【答案】
【解析】解:表示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其化学式为:;
氯化钠中阴离子是氯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可表示为:;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
;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 不可 AB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前:1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8个氢原子,所以空格处应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即化学式为;故填:;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前: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空格处为6个氢原子,即3个氢分子;故填:;
Ⅱ:可燃冰是经过亿万年缓慢形成的,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所以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释放”,实现碳循环。根据图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使空气中含量减少的原因是;从图像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可以循环利用,因此上述设想的优点有:原料可循环利用;有效利用太阳能等;故填:;A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来分析;
根据能源的分类、新能源的种类来分析;
根据图像信息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需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考查了学生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13.【答案】;CE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解析】解: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CE;
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4.【答案】 不一定
【解析】解: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G是铜,氧化铁和B反应会生成金属单质E和氧化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或碳或氢气,一氧化碳或碳或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或水,所以E是铁,D是二氧化碳或水,一氧化碳或碳或氢气和C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或水,所以C是氧化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铜都会生成金属F,所以F可以是银,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
通过推导可知,B是一氧化碳或碳或氢气,所以不一定是化合物;
反应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推导可知,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故答案为:;
不一定;
;
。
根据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G是铜,氧化铁和B反应会生成金属单质E和氧化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或碳或氢气,一氧化碳或碳或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或水,所以E是铁,D是二氧化碳或水,一氧化碳或碳或氢气和C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或水,所以C是氧化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铜都会生成金属F,所以F可以是银,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答案】混合物 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与氧气隔绝,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 剪除烛芯、用湿抹布盖灭等
【解析】解:【师生交流】
打火石是合金,合金是混合物。
故填:混合物。
【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呈银白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Cu |
②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后的溶液呈无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Fe |
故填:Cu;
【反思交流】
实验②中,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是因为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与氧气隔绝,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
故填: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与氧气隔绝,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
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采用的方法是剪除烛芯、用湿抹布盖灭等。
故填:剪除烛芯、用湿抹布盖灭等。
【师生交流】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实验探究】
铜是红色固体;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
【反思交流】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O
【解析】解: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3:12,则碳酸钙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氧,其元素符号为O。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
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图示可知,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至完全反应,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