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优秀精练
展开2022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有两组边与一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山脚下有A、B两点,要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可以证△ABC≌△DEC,得DE=AB,因此,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ABC≌△DEC的理由是( )
A.SSS B.ASA C.AAS D.SAS
3.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的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三角形全等中的( )
A.SSS B.ASA C.AAS D.SAS
4.某大学计划为新生配备如图①所示的折叠凳.图②是折叠凳撑开后的侧面示意图(木条等材料宽度忽略不计),其中凳腿AB和CD的长相等,O是它们的中点.为了使折叠凳坐着舒适,厂家将撑开后的折叠凳宽度AD设计为30 cm,则由以上信息可推得CB的长度也为30 cm,依据是( )
A.SAS B.ASA C.SSS D.AAS
5.如图,要测量河中礁石A离岸边B点的距离,采取的方法如下:顺着河岸的方向任作一条线段BC,作∠CBA'=∠CBA,∠BCA'=∠BCA.可得△A'BC≌△ABC,所以A'B=AB,所以测量A'B的长即可得AB的长.判定图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是( )
A.SAS B.ASA C.SSS D.AAS
6.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零件内径AB的卡钳,问:在卡钳的设计中, 要使DC=AB,AO、BO、CO、DO 应满足下列的哪个条件?( )
A.AO=CO B.BO=DO C.AC=BD D.AO=CO且BO=DO
7.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可以证明△EDC≌△ABC,得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A.SSS B.ASA C.AAS D.SAS
8.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二、解答题
9.如图所示,小王想测量小口瓶下半部的内径,他把两根长度相等的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A,B两点可活动,使M,N卡在瓶口的内壁上,A′,B′卡在小口瓶下半部的瓶壁上,然后量出AB的长度,就可量出小口瓶下半部的内径,请说明理由.
10.如图所示,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因无法直接量出A、B两点的距离,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求出A、B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11.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假山两边,请你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A、B间距离的方案,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1)测量方案:
(2)理由:
12.小强为了测量一幢高楼高AB,在旗杆CD与楼之间选定一点P.测得旗杆顶C视线PC与地面夹角∠DPC=36°,测楼顶A视线PA与地面夹角∠APB=54°,量得P到楼底距离PB与旗杆高度相等,等于10米,量得旗杆与楼之间距离为DB=36米,小强计算出了楼高,楼高AB是多少米?
13.某段河流的两岸是平行的,数学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不用涉水过河就测得河的宽度,他们是这样做的:
①在河流的一条岸边B点,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
②沿河岸直走20m有一树C,继续前行20m到达D处;
③从D处沿河岸垂直的方向行走,当到达A树正好被C树遮挡住的E处停止行走;
④测得DE的长为5米.
求:(1)河的宽度是多少米?
(2)请你证明他们做法的正确性.
14.如图所示,铁路上A,B两站(视为直线上两点)相距14 km,C,D为两村 (可视为两个点),DA⊥AB于A,CB⊥AB于B,已知DA=8 km,CB=6 km,现在要在铁路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C,D两村到正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多少千米处?
参考答案
1.答案为:D
2.答案为:D
3.答案为:D
4.答案为:A
5.答案为:B
6.答案为:D
7.答案为:B
8.答案为:D
9.证明:∵AA′,BB′的中点为O
∴OA=OA′,OB=OB′
又∠AOB=∠A′OB′
∴△A′OB′≌△AOB,
∴AB=A′B′.
10.解: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的DE的长就是AB的长.
作出的图形如图所示:
∵AB⊥BF ED⊥BF
∴∠ABC=∠EDC=90°
又∵CD=BC
∠ACB=∠ECD
∴△ACB≌△ECD,
∴AB=DE.
11.解:(1)测量方案: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E,BC至D,使EC=AC,D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2)理由:
在△EDC和△ABC中,
,
∴△EDC≌△ABC(SAS),
∴ED=A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即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12.解:∵∠CPD=36°,∠APB=54°,∠CDP=∠ABP=90°,
∴∠DCP=∠APB=54°,
在△CPD和△PAB中
∵,
∴△CPD≌△PAB(ASA),
∴DP=AB,
∵DB=36,PB=10,
∴AB=36﹣10=26(m),
答:楼高AB是26米.
13.解:(1)河的宽度是5m;
(2)证明:由作法知,BC=DC,∠ABC=∠EDC=90°,
在Rt△ABC和Rt△EDC中,
∴Rt△ABC≌Rt△EDC(ASA),
∴AB=ED,
即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14.解:E站应建立在距A站6 km处.
理由:因为BF=AB-AE=14-6=8(km),
所以AD=BE,AE=BC.
在△ADE和△BEC中,
所以△ADE≌△BEC(SAS).
所以DE=EC
初中数学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测试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随堂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