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数学七上《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word教案 (4)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407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苏科版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课题 |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 | 第 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 |||||||||||||||||||||||||||
重点 | 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 |||||||||||||||||||||||||||
难点 |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 |||||||||||||||||||||||||||
教与学双边流程 | 二次备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自主学习 1.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2厘米,5天后甲水库的水位的变化量为_____厘米, 如果上升记为正,则式子表示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5=______厘米. 2. 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2厘米,5天后乙水库的水位的变化量为_____厘米, 如果下降记为负,则式子表示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5=______厘米. 3. 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得积是原来积的________. 4. 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绝对值 ;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 . 实践探索 一.填空. (1)4×=________; (2)×4=_______; (3)×0=______; (4)×=______; (5)0×)=________;(6)× =______. 二.判断 (1)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 ) (2)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 )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负数 ( ) (4)一个数乘以-1,便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 ) 三.计算. (1)×; ×; (3) ×; (4) 0×;
×; (6)3.6× (7)×; (7)×a.
迁移拓展 计算:(1)-4×12× (2)-×× (3)-×××
归纳: 2. 若ab=0,则( ) A. a=0 B. b=0 C. a=0或b=0 D. a=0且b=0 3. 两个有理数a,b满足下列条件,能确定a,b的正负吗( ) A. a+b>0,ab<0 B. a+b>0,ab>0 C. a+b<0,ab<0 D. a+b<0,ab>0
课外延伸 一.计算下列各题: (1) × (2)6× (3)-× (4)×16 (5) 3×××4 (6) 15×××0 (7)-×2.5×× (8) -8×[―] (9)-×× (10)5×―× 二.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1.如,3△4=3×4-3-4+1 (1)计算-5△6= ; (2)比较大小:△4 4△
三.初一年级共10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以90分为标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成绩如下:
请你算出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
|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感受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法则的辨析
教师进行例题示范。注意法则的应用和理解
有两位数乘法转化成为多位数乘法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
乘法法则的应用。同时也是对加法的简便运算。 |
| ||||||||||||||||||||||||||
反思 |
| |||||||||||||||||||||||||||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情境创设,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