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展开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 |||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 2.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灵活、合理地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3.经历有理数加法中运算律的探索,概括出有理数加法仍满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数学活动,体会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活动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 ||
教学重点 | 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灵活、合理地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 ||
教学难点 | 有理数加法中运算律的探索,概括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
教学过程(教师)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路 | |
一、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回顾小学里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猜想这些运算律对于有理数是否同样适用? |
| 这是小学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关键是对照学习!但是,又要找到和小学的不同,是小学知识的升华! | |
二、探究归纳 1.试一试: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和○+□ (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且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 (□+○)+◇和□+(○+◇) 2.你能发现什么?请评判自己的猜想. 3.概括: 通过实例说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于有理数同样适用. 对于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要会用文字表示,也要会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说明:(1)上面式中字母a、b、c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 在同一个式子中,相同字母只能表示同一个数; (2)加法的运算律可以推广到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的情况.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在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可以 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几个数相加. | □+○= ○+□=
(□+○)+◇= □+(○+◇)= 让学生口述运算律的文字表示.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采用在几何图形中填数字的验证方法,直观性强且易于操作.通过心算、观察、比较及更改数字等活动,学生很容易认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合理性.这种验证方法也适用于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 | |
三、实践应用 1.例2 计算: 分析 由学生独立思考而后交流解法,板演在每一步骤中要求口述相应的运算律或运算法则. 2.随堂练习 课本P34的练一练第(1)-(6)题. 3.例题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4,2.5,3,-0.5,1.5,3,-1,0,-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 说明:(1)教学方法可让学生独立先算,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板书,教师在讲评时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让学生养成选择最佳解题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 (2)此例的实际算法有多种,如把同号的数结合起来分别相加,但这里把相加等于0的数结合起来相加,计算较为简便. | 让学生独立先算,然后选取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同学板书. | 先不要求“用运算律进行计算”,再讲解“用运算律进行计算”,让学生感受“这样计算简便”,让学生感受有时可以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让学生体验另一种简便运算方法. | |
四、交流反思 1.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2.你能灵活、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吗?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技巧?学生思考后交流. |
|
| |
五、布置作业 课本P39的习题2.5第3题. |
|
| |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这是小学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关键是对照学习!但是,又要找到和小学的不同,是小学知识的升华! | |||
| |||
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随堂练习,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及反思,共2页。
初中苏科版第2章 有理数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2章 有理数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