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总结反思,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观察、验证、猜想、归纳的能力,促使学生学好乘法运算律及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2、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乘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及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2、计算:(1) (-4)×(-6) (2) 6×( 9) (3) |- 4| ×(- 0.2)
(4) (0.5)(8) (5) (-)× (6) (-1)×(-2)
(7) (-3)×1 (8) (-)×(-1)
由(7)(8)题你得出什么结论?
一个数乘以1得原数,一个数乘以-1得原数的相反数。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做一做:P31“做一做”填空,并比较她们的结果。
(1) (-2) ×7= , 7×(-2)=
(-3)×(-4)= , (-4)×(-3)=
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乘法满足交换律。乘法的交换律:a×b=b×a
(2) [3×(-4)]×(-5)= ×(-5)=
3×[(-4)×(-5)]=3× =
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乘法满足结合律。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6)×[4+(-9)]=(-6)× =
(-6)×4+(-6)×(-9)= + =
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即,一个有理数与两个有理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利用分配律,可以得出:(-1)a = -a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计算:(1) (--+)×60 (2) (-12.5)×(-2.5)×(-8)×4 .
(3) (-)×(-5)+(-0.25)×3.5+(-)×2(逆用分配律)
(4) (-1)×(-36) (把-1分解为(-1)+(-),再用分配律。)
四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做一做:2 ×(-3)=____ 2 ×(-3)×(-4) =__________
2 ×(-3)×(-4)×(-5)=_________________
(-2)×(-3)×(-4)×(-5)=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
(-2)×(-3)×(-4)×(-5)×0=_________________
几个数连相乘,有一个因数是0,积为0.
例2 计算:
(1)(-8)× 4 ×(-1)×(-3) ; (2) (-)×(-10)×(-3.2)×(-5)
(3)(-5)×8×(-7)×(-0.25) (4) 7.8×(-8.1)×0×(-19.6)
3、练习 P34练习1、2
四、总结反思
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使用它们的原则是能约分的、凑整的、互为倒数的数要尽可能的结合在一起。
五、作业
P39习题1.5A组4、5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5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具,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下册1.5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用计算器计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