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
展开2.3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教 材 分 析 |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不难看出,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 ||
学法 引导 | 1、 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学生学法:练习 去括号法则 练习巩固 3、 引导学生由数及式,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学习。并由此突破难点。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目标 | 1、 掌握去括号法则。 2、 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 |
能力目标 | 1、 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 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 ||
素养目标 | 1、 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 ||
教学重点 | 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 ||
教学难点 | 括号前面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复习引入 创设情境 | 1、 提出问题: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有哪两个特征? 2、 用小黑板出示: 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1) x与y 2)a2b与ab2 3)-3pq与3pq 4)abc与ac 5)a与a 6)53与-24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4a2+3b2+2ab-4a2-3b2 2) 4x2+2x-1-3x2+3x+2 4、提出问题:多项式(2ab-πr2)-(ab-πr2)中有同类项吗?如何合并? 5、共同归纳:要去掉括号,板书课题。 | 思考 回答 练习 板演
讨论 思考 回答 | |
二、 探索
新知
讲授
新课 | 1、 提出问题:如何去括号呢? 2、 小黑板出示:请大家计算下列各题,并观察所得结果。 13+(7-5) 13-(7-5)
13+7-5 13-7+5 9a+(6a-a) 9a-(6a-a)
9a+6a-a 9a-6a+a
3、 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两种运算有何区别? 4、 总结: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按照两种不同的运算顺序,所得结果相同,即去括号时不能改变原式的值。 5、 提出问题:上面四组式子,每组式子左边都有括号,并且括号前面有“+”号、“-”号,而右边没有括号,比较右边相应项的符号的变化,你能归纳出去括号的法则吗? 6、 归纳并板书。 1)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不变符号。 2)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7、 强调: 1)各项不变符号、改变符号的含义。 2)括号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 8、算理说明: (2ab-πr2)=(+1)×(2ab-πr2) =(+1)×2ab-(+1)×πr2 =2ab-πr2 -(ab-πr2)=(-1)×(ab-πr2) =(-1)×ab-(-1)×πr2 =- ab+πr2 去括号运算的依据是分配律。
|
计算
回答
同桌讨论 指名回答
同桌讨论 找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叙述 | |
| 9、巩固法则: 例1:去括号 1)a+(-b+c-d) 2)a-(-b+c-d)
3)-(p+q)+(m-n) 4)(r+s)-(p-q)
5)a-2(b+c) 6)a+3(2b+c)
例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8a+2b+(5a-b) 2) a+(5a-2b)-2(a-2b) 3)(a+4b)- (3a-6b) 4)x+[x+(-2x-4y)] 归纳:①易错的地方,错误的原因。 ②怎样防止错误。 | 练习本上 完成板演
相互评分订正
板演 练习 评分 订正 |
三、巩固练习 尝试反馈 | 布置P73-74练习 巡视,个别指导 |
练习 |
四、归纳
总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一法则:
1、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不变符号。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
|
五、布置作业 | P76 习题2.3 第4、7题 |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整式加减2.2 整式加减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整式加减2.2 整式加减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复习回顾,探究新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7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7 近似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近似数的定义,精确度,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整式加减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整式加减2.2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