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记载,《诗经•卫风•木瓜》,《论语》云,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地区的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一、 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奴隶制的国有土地制度井田制的瓦解和私田的产生与发展。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纷纷变法。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无关。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2.《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周室衰微”说明周天子威望下降;“政由方伯”说明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强并弱”说明诸侯之间进行兼并战争。材料不能发硬秦国完成统一。故选B。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诸侯不再听从王命。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微 D.天子依附于诸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王室衰微。材料中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只能说明鲁国对于强大的诸侯国更加重视,未能体现其定期向周天子纳贡,所以A是错误的。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等。材料中虽提及了鲁国同时向这两国朝贡,但未体现是主动要结好,所以B错误。分封制的制度下,诸侯国需要向周天子进行朝贡,但是此时的齐国与晋国势力不断增强,历史进入了春秋争霸时期,鲁国在向周天子朝贡之时,须同时向该两国进行朝贡,说明了周王室的地位不断衰落,故C正确。材料只体现鲁国分别与周天子和大国齐晋的关系,D选项中的说法并未体现,故排除。因此,正确选项应选C。4、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在春秋时期称过霸又在战国成为七雄之一的是A.魏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战国时期的七雄是齐,楚,秦,燕,韩,赵,魏。因此既在春秋时期称过霸又在战国成为七雄之一的是齐国。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以上史实发生在()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三国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ACD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选B.6.《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B.楚庄王称霸C.勾践称霸C.齐桓公称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所以答案选D。7、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A.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C.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是指讲述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评价”是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意见,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D项是人们对春秋时期的战争的作用的看法,也就是“评价”,所以答案选D。8.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在争霸过程中,常常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其真实目的是()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 B.保护周天子“共主”的地位C.表明自己无政治企图 D.扩大本国的政治影响力【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周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在争霸过程中,常常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不是为了保护周天子“共主”的地位,其真实目的是扩大本国的政治影响力。故选D。9.假如你来导演一部反映牧野大战的电视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A.奴隶们戴着枷锁在农田集体劳动 B.将士们使用青铜兵器C.将士使用瓷器,食“五谷” D.大将身穿铁盔铁甲【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我们得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而铁器出现在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所以牧野之战中不可能出现铁器。10.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地区的是()A.宋、楚 B.吴、越 C.晋、楚 D.秦、楚【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晋国、楚国是南方大国,楚国向中原扩张,遇到了的有力抵抗.通过城濮之战,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楚国北进中原遭遇挫折但并不甘心.楚庄王时,楚国又大举北进,并向周王询问九鼎的轻重,大有取代周天子的架势.后来楚君再次北上,在邲打败晋国.故选.11.青岛在春秋时期属齐国管辖,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他就是()A.管仲 B.李斯 C.伯益 D.比干【答案】A【解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选.12.“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是()A.西周王室衰微 B.东周王室衰微 C.夏王室衰微 D.商王室衰微【答案】B【解析】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齐桓公称霸,原因是周王室衰微诸候不听从天子命令,天子反而依附强大的诸候。13.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楚国②晋国③齐国④吴国⑤燕国⑥韩国。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 D.④⑤【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霸主有:齐国的齐桓公,宋国的宋襄公,晋国的晋文公,秦国的秦穆公和楚国的楚庄王。战国七雄指的是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③。14.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A.铁制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
【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金属货币的流通与农业发展没有关系。故选D。15.(2017·苏州)下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耕织结合D.农商皆本【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的图片进行分析,两张邮票一张反映的是耕种,另一张反映的是纺织,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耕织结合,故本题选C。二、材料题
16.平王立,东迁于洛,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1)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其中“平王东迁于洛”是哪一年?(2)根据材料,简述当时的政治局势。(3)材料“齐楚晋始大”时的国王分别是谁?【答案】(1)春秋时期前770年(2)王室衰微诸侯纷纷争霸(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解析】试题分析:(1)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在周王室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争霸局面随之出现。公元前770年平王立东迁于洛,此事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始。(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当时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变化。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春秋争霸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3)随着平王东迁,进入东周以后,周王室开始衰弱,宗法制被破坏,诸侯称霸,群雄争战,势力强的诸侯国兼并势力弱的诸侯国。齐、楚、秦晋,这些大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开始越来越强大。其国王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动荡的春秋时期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材料二 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1)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4分)(2)有人说:“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地位”,你觉得齐国凭借的“政治威势”是什么?晋国凭借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哪一次战役?(4分)(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答案】(1)春秋时期。(2)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城濮之战。(3)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注重发展军队。【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和晋文公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是春秋五霸中的两位霸主。(2)前一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齐国凭借政治威势……取得了霸主地位”这里齐国凭借的“政治威势”是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占据了政治上的优势;后一问“晋国凭借军事胜利,取得了霸主地位”中晋国凭借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城濮之战。(3)根据材料一中“……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和材料二中“……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可知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注重发展军队。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动荡的春秋时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