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4442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4442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巩固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重点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
明代科技、建筑、文化发展的原因。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大闹天宫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明朝文学艺术代表作品的思想核心,体会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
2.通过学习认识到明朝时期我国科技成就对传统科技总结居多,但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存在停滞的危机。
学习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明代科技、建筑、文化发展的原因。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科技名著
(1)明代杰出的医药学李时珍编写出《 本草纲目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2)明代科学家 宋应星 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3)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写成《 农政全书 》,是明代末期一部重要的 农业科学 巨著。
2.明长城与北京城
(1)明长城东起 辽东 ,西至 嘉峪关 。
(2)朱棣取得帝位以后,开始对 北京城 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北京城的核心是 故宫 ,即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小说和戏剧
(1)《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 《三国演义》 ,作者是 罗贯中 ,它是我国 章回体 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 历史 小说之一。
(2)《水浒传》的作者是 施耐庵 ,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 梁山泊 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 英雄 形象。
(3)《西游记》的作者是 吴承恩 ,这是一部富于神话色彩的 浪漫主义 小说。
(4)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 《牡丹亭》 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 封建礼教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明朝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科技名著
2.明长城与北京城
3.小说和戏剧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