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后复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江苏七年级期末)西周崇尚礼制,对青铜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该现象表明
A.西周开始出现青铜礼器B.青铜礼器成为地位象征
C.西周青铜制作工艺精湛D.青铜礼器具有宗教内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崇尚礼制,对青铜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可见,青铜礼器代表着等级身份,故B正确;西周开始出现青铜礼器,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西周青铜制作工艺精湛,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青铜礼器具有宗教内涵,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1·北京海淀区·101中学七年级期末)“按照《周礼》《礼记》《仪礼》等礼书提供的标准,周代在宴飨(xiǎng)和祭祀活动中以鼎、簋相配,根据身份地位分别是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贵族在使用鼎、簋组合礼器的时候,按照自己的身份等级享用相应的数量和规格,不可逾越。”这段材料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①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②青铜器的功能为食器和礼器
③青铜器的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④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篇。”可知,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由酒器为主变为以礼器为主,由食器发展为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或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故周朝的这一规定旨在强调贵族等级界限分明,故②③④正确,故C符合题意;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材料中未涉及,故①错误,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1·湖南七年级期末)“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我国历史上有一段时期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这段时期是
A.尧、舜、禹时期B.夏朝
C.商周时期D.秦朝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选项C符合题意;尧、舜、禹时期属于传说时代,A排除;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B排除;秦朝与青铜器文化不符,D排除。故选C。
4.(2021·山东七年级期末)下图是部分商周青铜器的实物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 )
A.用途广泛B.造型优美C.世界领先D.铭文众多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烹饪时期、编钟乐器、兵器、车马器、镰刀”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A正确;题干图片体现不出造型精美、世界领先、铭文众多的信息,排除BCD。故选A。
5.(2021·厦门市海沧区鳌冠学校七年级期末)下图邮票所绘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A.利簋B.四羊方尊C.毛公鼎D.司母戊鼎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邮票所示文物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已知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D正确; ABC不是邮票所示文物,排除。故选D。
6.(2021·广东韶关市·七年级期末)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而作。重832.84千克,至少需要1000千克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这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 )
①规模宏大于组织严密③分工细致④种类单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体现了司母戊鼎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的特点,①②③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致④种类单一不是司母戊鼎的特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21·辽宁七年级期中)下列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
B.商周时期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C.商周以后,青铜器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
D.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答案】A
【解析】中国最早的青铜器记载产于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所以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BCD中的说法都符合史实,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8.(2021·云南七年级期末)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一种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该文字是( )
A.铭文B.小篆C.隶书D.甲骨文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王懿荣”“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可知该文字是甲骨文,故选择D;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故排除A;小篆通行于秦代,隶书通行于汉代,始终在中国传承,未曾断绝,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
9.(2021·衡水市第九中学七年级期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有了甲骨文,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他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0.(2021·广东七年级期末)下列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 )
A.龙山陶文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D.甲骨文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故D符合题意;龙山陶文是完整、成熟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一种古文字,它与商代甲骨文很可能是两种文字。日本有位学者曾用汉甲骨文与篆文来释读龙山陶文,认为古侧5个字是“荷子以〓犬”,但因他未能全部识读,学术界尚未认可。又有学者用纳西东巴文对照释读,也未能破译。故A不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由古苏美尔人所创,故B不符合题意;最早的字母文字是腓尼基字母,楔形文字、圣书字的基本上创造出来。与中国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2021·湖南常德市·七年级期末)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商代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故选A;商代还没有使用竹简、木牍、丝帛、麻布和宣纸,排除BCD。
12.(2021·山东)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等方面
C.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D.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等方面,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AB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甲骨文不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13.(2021·河北保定市·七年级期末)迄今为止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下列文物中,写有这种古老文字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14.(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七年级期末)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其中,甲骨文具备的构字方法是( )
①象形②指事③会意④形声⑤假借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答案】B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①②③④⑤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5.(2021·安徽马鞍山市·七年级期末)下图所示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高超的青铜工艺B.古老的汉字艺术
C.灿烂的商朝文明D.动荡的社会生活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如商代后期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商朝时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此所示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灿烂的商朝文明,C项符合题意;A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
二、综合题
16.(2021·河北石家庄市·七年级期末)仔细观察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这种文字使用多种造字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造字方法。
(2)图二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字。它是哪一朝代的成就?
(3)图三所示水利工程的修筑者是谁?它的修建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答案】(1)甲骨文;象形、指事、会意等。
(2)司母戊鼎;商朝。
(3)李冰;成都平原。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如象形、指事、会意等。
(2)依据所学可知,图二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
(3)依据所学可知,图三所示水利工程的修筑者是李冰,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7.(2021·福建宁德市·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摘编自李一《甲骨文与青铜纹样再利用的探索》
材料二 到公元3或4世纪,书法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楷书和草书,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形成。那时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改良的纸张已经广泛用于书写,并得到发展。与竹、木、石相比,纸更易于吸收且书写流畅。
——摘编自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依次写出中国早期汉字的发展阶段,并指出甲骨文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地位。
(2)写出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根据材料二,概括改良纸的优势。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纸张对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
【答案】(1)阶段:原始刻绘符号、甲骨文、青铜铭文。
地位: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答对两点)
(2)人物:蔡伦。
优势:原料易找(价格便宜),书写流畅(易于吸收),便于携带,易于推广。(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3)纸张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纸张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纸张为书法家们提供了最佳的表达媒介。(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可见文字发展的阶段:原始刻绘符号、甲骨文、青铜铭文;根据材料“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可见,甲骨文的地位是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或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2)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根据材料“那时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改良的纸张已经广泛用于书写,并得到发展。与竹、木、石相比,纸更易于吸收且书写流畅。”,可见,改良纸的优势是原料易找、价格便宜,书写流畅、易于吸收,便于携带,易于推广。
(3)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良纸的优势是原料易找、价格便宜,书写流畅、易于吸收,便于携带,易于推广。可见,纸张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纸张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纸张为书法家们提供了最佳的表达媒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封禅书》记载,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