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是指,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答案】B
【解析】青铜文化是古代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左图),四羊方尊(右图)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故B正确。ACD.综上所述,此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下列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因此,“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属于我国商朝的文明成就。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把文字可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A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与题意时间不符,因此选A。
4、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请问秦统一后留下的“一种”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
A.甲骨文B.行书C.小篆D.隶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巩固秦朝统治,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了统一文字的措施,废除六国文字,统一为秦朝的小篆,C项符合题意;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行书在楷书之后出现的文字,隶书是在小篆之后出现的文字。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商朝B.秦朝C.东汉D.东晋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结合课本所学,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记录的是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A符合题意;秦朝、东汉、东晋已经有文字了,但不是最早出现的文字,BC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6.青铜不是纯铜,而是几种金属的合金。青铜中的主要金属是( )
①铜②铁③锡④铅⑤铝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②⑤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是指铜与锡的合金,还加入少量的铅。所以答案选择D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
7.“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属于殷商时期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图片和文字资料相结合的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辨别能力。从四幅图片中可知,A项是秦朝时期的兵马俑;C项铁犁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D项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时期,成书于元朝时期;只有B司母戊鼎是在殷墟安阳出土的,代表殷商时期的成就。所以正确答案选B。
8.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是指()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孟公鼎D.大盂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中华第一鼎”的美誉。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9.具有“殷,青铜治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都城是殷,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都是商的典型特征。ACD三项与“典型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 )
①铁器牛耕的技术进步
②手工业的高超技艺
③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④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知,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手工业的高超技艺和贵族们的日常生活。①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B。
【点评】注意对题目信息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11.小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得知: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从中他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①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
②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
③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④西周时期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⑤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图片和“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可知,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1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鱼纹彩陶盆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
【答案】B
【解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题干中能够代表商朝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司母戊鼎。
故选:B。
13.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想要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那么你所写字体和书写材料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刻在龟甲上B.小篆或隶书刻在竹简上
C.楷书刻在竹简上D.小篆或隶书写在信笺上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通常用竹木简或帛,做书写材料,造纸术是在西汉前期发明的。因此秦朝人如果给朋友写信所写字体为小篆或隶书,书写材料为竹木简或帛。B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A项不合题意;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不能反映商朝文明发展水平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文物中,选项A是甲骨文,选项B是司母戊鼎,选项D是四羊方尊,它们反映了商朝文明的发展水平。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5.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技术水平。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原始农耕文明出现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C.畜牧业的发达D.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体现了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工艺水平高超。1938年,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是商朝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酒器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选:B。
二、材料题
16.看下图,请回答:
(1)下图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制造于哪一朝代?
(2)它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
(3)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有什么地位?
(4)上图是我国古代的文字,它的名称叫什么?这种文字的出土有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1)司母戊鼎商朝
(2)青铜制作
(3)世界上发现已知最大的青铜器
(4)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青铜器的准确识记。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本题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相关内容。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商朝的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就是制造于商朝。因此司母戊鼎反映了当时青铜制作的繁荣。
(3)本题主要考查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司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
(4)本题主要考查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图片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锲刻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
17.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有一套用鼎的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商朝时,鼎成为国家重器,文献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鼎”具有的功能。(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最能代表商朝技术的“鼎”。(6分)
【答案】(1)鼎是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2)后母戊鼎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天子用九鼎八,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说明西周是按照级别规定祭祀用品数量,充分体现了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鼎是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2)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精品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记·封禅书》记载,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