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错误的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国王,他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这件事充分说明了()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答案】D
【解析】“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国王,他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说明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2.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上图年代尺中的内容,①约公元前2070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时间,②给公元前1600年是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时间,③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代纣,建立西周的时间,④公元前770年是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的时间,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3.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者是禹
B.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世纪
C.建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D.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时应该是公元前21世纪,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夏朝建立者是禹、建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故A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4.夏朝时候,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是()
A.尧B.舜C.周武王D.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杀伯夷,家天下从此开始。所以是大禹的儿子启。所以答案选D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5.“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史实。这是一种类型的选择题,A与B相比最突出的特点。这种类型的选择题要选择A的特点,而且是特有。所以本题要选择西周的特点,而且“政治上”的特点是对学生选择范围的限制。从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就开始实行世袭制了;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推行行省制。所以答案选B。
6.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周厉王暴虐无道,引起国人不满。公元前841年,国人在镐京起义,围攻王宫,周厉王出逃。这一事件史称“国人暴动”。此后,政权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7.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西周政权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叫做西周。故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最有可能铸造于西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8.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其他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事件。所以答案选B
8.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D、启打败有扈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历史上传说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的王位,这是实行世袭制的开始,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故答案为C。
10.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故选B。
11.对西周时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受封者有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
B.诸侯可以在封地内搞分封
C.拓展了西周的统治,加强了周的权力
D.形成了众邦林立、脱离中央统治的局面,阻碍了社会发展
【答案】D
【解析】西周初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古代帝王之后,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定期进行朝贡述职,还必须随时准备率领自己的武士和军队,接受周天子的调遣,保卫周王。西周通过分封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2.有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如下整理,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统治残暴B.外族进攻C.内部纷争D.天灾人祸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末代国王桀,商朝末代国王纣,西周末代国王周幽王都是有名的暴君,实行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灭亡,A项符合题意;B项符合西周,不符合夏、商两朝;CD两项不符合史实。
13.我国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汉朝D.战国
【答案】A
【解析】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14.假如你来导演一部反映牧野大战的电视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奴隶们戴着枷锁在农田集体劳动B.将士们使用青铜兵器
C.将士使用瓷器,食“五谷”D.大将身穿铁盔铁甲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我们得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而铁器出现在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所以牧野之战中不可能出现铁器。
15.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平之战
②盘庚迁殷
③牧野大战
④国人暴动
①②③④
②①③④
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长平之战的时间是公元前264年;②盘庚迁殷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320年;③牧野大战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046年;④国人暴动的时间是公元前842年。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④①,故选C。
1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D.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时三朝最后君主荒淫无道,政策阻碍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连连哀怨,导致国民反动,最终导致灭亡,而其它三项虽然也有关联,但不足以造成人民哀怨,人民反动,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夏、商、西周时期的统治
17.夏、商、周更替的历史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盘庚迁殷、商汤灭夏
B.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国人暴动
C.盘庚迁殷、国人暴动、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盘庚迁殷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商汤灭夏的时间是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的时间是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国人暴动的时间是公元前841年;由此可知,夏、商、周更替的历史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国人暴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材料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______”。
材料二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_____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③_____”。
材料三 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1)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2)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家天下
(2)夏朝。生产力的发展。
(3)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解析】(1)本题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就是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主世袭制取代了部落联盟的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所以材料一、二中三个空分别应填写: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家天下。
(2)本题前一问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这样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后一问属于理解层面的要求,难度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制度也随之产生,这样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根据材料三“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周初实行的分封制;后一问属于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西周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了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了诸侯国之间的文化与心理认同,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考点:新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土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材料二: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1)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国家管理方式的不同。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中华文明源于黄河中下游,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古希腊多山、多丘陵,少平原,少大江河,农业比较落后,工商业发达;中国实行专制统治,希腊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
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多元化,文明有具有独立性;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态度。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古希腊文明
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和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国家管理方式的不同。古代中国在管理国家方式上实行的是专制统治,采用分封制,而古代希腊则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
(2)本题考查我们面对不同文明的态度。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明,持和平交流的态度。
【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中华文明源于黄河中下游,沃野千里;古希腊多山、多丘陵,少平原,少大江河。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在管理国家方式上实行的是专制统治,采用分封制,而古代希腊则实行的是奴隶制民主。
第一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特点,每种文明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第二问:面对不同文明类型,我们应该采取包容与尊重的态度,学习外来文明的优点,汲取有效养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精品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礼记》记述说,《孟子》中记载,如下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阳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