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时作业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1年)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4497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时作业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1年)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4497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哪一段?( )
A.A
B.B
C.C
D.D
2.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开辟丝绸之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从此,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遭到破坏、人民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生产和生活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春秋争霸B.秦并天下C.光武中兴D.武王伐纣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句反映了秦始皇( )
A.统一全国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
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 )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6.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是( )
A.商鞅变法B.秦王嬴政建立秦朝
C.张骞通西域D.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7.“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C.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D.书同文,人同伦
9.“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材料中描述“政治结构”指的是( )
A.尧舜禹时期实行的禅让制B.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C.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D.西汉实行的刺史制度
10.如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消除了地域差异
二、非选择题
11.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见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一个即可)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度所取代?
(4)材料四图示反映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这是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故D符合题意;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A不符合题意;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故B不符合题意;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根据“自春秋战国以来生产遭到破坏、人民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束 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B符合题意;春秋争霸与材料内容“人民流亡的战争局面,可以大为减少”不符,A排除;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时期,材料没有涉及,C排除;武王伐纣发生在西周建立之前,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择B。
4.【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可知是指秦王嬴政或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完成国家统一,A正确;BCD都是秦王嬴政或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
5.【答案】A
【解析】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了东方六国,统一了全国,李白描绘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BC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A。
6.【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从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秦朝,定都咸阳。B项符合题意;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A项不合题意;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C项不合题意;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公元前3世纪”是解题的关键。首先学生要会世纪和年代换算。年代的百位数+1,得到的就是世纪数。如公元3世纪,就是2百多少年;四位数的年代,连同千位一起计算,得到结果就是世纪数。如1949年就是20世纪。据所学秦朝建立发生在公元前2百多年,即公元前3世纪。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C
【解析】秦朝统一后,创立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套制度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权至上属于该套制度最为突出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A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排除;B体现出的是郡县制度的特点;D属于秦统一的措施,排除。故选C。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秦朝的历史状况,材料中的“政治结构”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0.【答案】C
【解析】由表格中“辽东郡”、“南海郡”、“陇西郡”等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权机构,A排除;材料内容体现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排除;郡县制的推行没有消除地域差异,D排除。故选择C。
11.【答案】(1)禅让制;尧、舜、禹(写出一个即可)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西周,郡县制
(4)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1)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通过推举的方式选拔具有威望和才能的部落首领。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2)根据 “禹传子,家天下”可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3)第一问:根据“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周朝分封建制,实行了分封制。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
(4)分析材料可知,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三公各司其职但都对皇帝负责。在地方上建立了受中央直接控制的郡县制。综合来看,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精品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美国史学家认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