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2 地球的公转》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4511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2 地球的公转》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4511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2 地球的公转》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4511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S——冬至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自转和公转()
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
C.运行轨道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每年的 10 月 26 日距北半球哪个节气最近?()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下列现象的产生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一年有四季变化
D.地球上东边的人先看到太阳
我国的住宅主卧室通常朝南,主要原因是() A.住宅设计者的习惯B.使用方便
C.美观D.更好地采光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 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S——夏至日
D.23.5°N——冬至日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18 年端午节(6 月 18 日)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下列节日中,上海市白昼最短的是() A.国际劳动节B.国庆节
C.国际儿童节D.教师节
夏至日正午,小丽和小欣分别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上海世博庆典广场测量一根一米长的竹竿的影 子,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两地竿影一样长B.上海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上海的短D.不一定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第 9~10 题。
图中 N 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 A.热带与北温带B.南温带与南寒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D.热带与南温带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M 点、N 点都位于南半球
N 点属于东半球范围
此时,正值北半球夏至日
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地位于北寒带
B.b 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c 地四季分明
D.d 地终年炎热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第 12~13 题。
此时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这一天图中①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 () A.23.5°B.66.5°C.30°D.6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在图甲中的地轴附近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图甲中的 A 点正处在 (填“白天”或“黑夜”)。
在图乙中的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图乙中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③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太阳直射
(纬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 现象,北京处在一年中的 季。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 16~17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④段 B.河南郑州昼短夜长的时间段是②和④
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①段时,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②段和③段时,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向南移动
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的是() A.四季变化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图甲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乙示意不同纬度地带某日正午的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观察现象:图甲中,夏季楼房影子较 (填“长”或“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 (填“高”或“低”)。图乙中, 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填“多”或“少”)。
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回归线 和 (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 距离的设计应参考 (季节)的光照情况。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 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图甲为一天中杆影 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乙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始终朝向 方。因此判断他处于 半球。(4)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 (填“长”或“短”)。
(5)若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居民楼一层住户的窗台全年正午都有阳光照射,则两幢居民楼之 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的楼影来计算。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A
2.C 北半球春分是 3 月 21 日前后,夏至是 6 月 22 日前后,秋分是 9 月 23 日前后,冬至是 12 月
22 日前后,因此,10 月 26 日最接近秋分。
3.C 昼夜现象与地球不透明有关,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东边的人先看到太阳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空间指向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4.D
5.B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我国地处北半球,该地应在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阳光可以直射井底。
6.A
7.B 上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离冬至日越近,其白昼越短,冬至日白昼最短。
8.C 离太阳直射点越远,竹竿的影子越长。
9~10.9.D 10.C 第 9 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这是南半球的太阳光照图,N 所在纬线是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第 10 题,该图表示的是南半球,M 点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N 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说明正值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是冬至日。
11.A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a 位于北极圈以北,属于北寒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是温带,四季分明。
12~13.12.D 13.C 第 12 题,由图中顺时针箭头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时,北半球正值冬至日。第 13 题,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赤道到南极圈之间昼长夜短。图中①处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所以此时昼长夜短。
14.A
15.答案 (1)略。(2)黑夜
略。
夏至北回归线(23.5°N)极昼夏
解析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黑夜,图甲中A 点处于黑夜。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图乙中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③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京昼最长,夜最短,处于夏季。
培优促能
16~17.16.D17.C第 16 题, 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①段,故A 项错误;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间段是③和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故B 项错误;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①段时,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故C 项错误;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②段和③段时,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向南移动,故D 项正确。第 17 题,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答案 (1)短高热多
公转南回归线
冬季
答案 (1)地球自转导致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不同
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改变,导致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北北
短
冬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 点此时正处在,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A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3,答案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千米C,A2,B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断,A本题考查图例的判读,答案 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