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版一年级下数学第1单元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北师版一年级下数学第2单元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北师版一年级下数学第3单元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北师版一年级下数学第4单元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北师版一年级下数学第5单元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小学数学六 加与减(三)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设计了“图书馆”这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提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借助直观模型,呈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呈现竖式的算法,也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设计了“摘苹果”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探索计算方法。同时通过计数器、摆小棒等多样形式,探索计算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感。
3.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材通过“阅览室”的场景,引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前两个问题是探索算法,是教学重点;最后一个问题的应用,是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的抽象和提升。
4.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科书由三个学生跳绳的数量引出三个问题,在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背景下帮助学生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其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主要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抽象和提高,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与前一个单元有相似之处,都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引导。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转化、类推、迁移、对比等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知识类比为已经掌握的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另外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学的知识与类比后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操作探寻方法和结果。利用操作、讨论和概括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迁移、类比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并归纳计算方法;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进一步强化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1课时 图书馆(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68页“图书馆”。
内容简析
问题串1:借助小棒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帮助学生理解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问题串2:借助计数器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体会用竖式计算加法的算理。
问题串3:通过对新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巩固,梳理总结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与比较中优化出适合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学习活动中养成动手操作、明确表达、认真倾听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4.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交流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主要是运用直观和类推的教学方法:首先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计算28+4;其次是用类推的方法,计算28+9;最后通过巩固、梳理,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复习导入法: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想知道吗?(想)那得先通过老师的考验才能告诉大家!(出示口算题,生读并口算出得数)
18+1= 50+3= 40+12= 8+4=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竖式)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做,其他同学自己观察这两个同学做对没有!(两个同学板书竖式,其他同学观察,再让同学们说说竖式计算过程)刚才通过全班同学的努力,你们已经顺利通过考验了,下面老师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今天小兔子的图书馆开业了,小兔特意来邀请咱们去图书馆参观。在图书馆,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板书课题:图书馆。
课件展示法: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什么课外书?(学生说自己喜欢看的课外书)同学们喜欢看的书这么多呀。我们的好朋友“小兔子”知道大家爱看书,特意邀请我们去它的图书馆参观,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在图书馆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呢?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板书课题:图书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串1:《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摆一摆,算一算。
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图中的信息并提出问题。
生:图书馆里有《童话世界》28本,《丛林世界》4本,《海底世界》9本,《咪咪学院》8本。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如《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童话世界》比《丛林世界》多多少本?《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等等。
师:我们先来解决《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谁能列出算式?(学生列式,28+4,教师板书)
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用小棒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2捆小棒就是20根,8根小棒和4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2根。
8+4=12,20+12=32。如图1。
生2: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先从4根拿2根与2捆8根小棒凑成3捆,即“28+2=30”,再加剩下的2根。所以最后的结果是32根。30+2=32。如图2。
图1 图2
(板书:计算方法:①摆小棒)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口算出来的,先算8+4=12,再算20+12=32;或先算28+2=30,再算30+2=32。
(板书:计算方法:②口算)
问题串2:你们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师:你们能用计数器拨珠子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吗?谁来说说?
生: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一,这样28就表示出来了;加4就是在个位上继续拨4个珠子,这时个位上有12个珠子,够10个了,把个位上的10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1个珠子,十位上是3个珠子,表示3个十,即30;个位上剩2个珠子,这样表示共32个珠子。
师:咱们还可以写成竖式(边板书竖式边讲解),注意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就像我们摆小棒一样,够10根就要捆成1捆,所以当个位上的数相加够10了,就要向十位上进1,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满十进一”。
十 个
位 位
师:怎样记不会忘了进1?
生:先算个位,个位如果有进位把进位写在十位和个位的中间,再将十位和进的1相加。
小结:同学们真棒,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计算28+4=32。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作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问题串3:《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
师:通过大家的思考,我们可以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算一算。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做完以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列式为28+9=37(本)。
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算法,再说计算过程。
生1:我是这样想的:先算8+9=17,再算20+17=37;或先算28+2=30,再算30+7=37。
生2:我用竖式计算:
十 个
位 位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要怎样计算呢?
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计算时先算个位,满十进1,进位写在十位和个位的中间,再算十位。
质疑二:怎样才能使计算结果更准确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用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题,看看计算结果是否一样,若不一样,就有错误的结果,并且写竖式的时候还要相同数位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在计算的时候也会出错。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第1~2题。
2.拓展题。
王老师带领35名男生、7名女生去电影院看电影,每人都需要买一张电影票,王老师要买多少张电影票?
分析:求王老师要买多少张电影票用加法计算,注意王老师也要买电影票。
【参考答案】
35+7+1=43(张)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后,师生共同总结: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竖式计算等方法计算;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先算个位,满十进1,进位先写在十位和个位的中间,再算十位。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该怎么计算呢?
板书设计 图书馆(1)
第2课时 图书馆(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69页“试一试”。
内容简析
问题串1:借助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加法问题。
问题串2:学习利用数线图计算进位加法,理解算法与计算策略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比较的背景下,解决进位加法问题,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
2.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在比较的背景下,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首先用画图的方法计算13+8=21;其次是用数线的方法,计算13+9=22。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小兔子新开业的图书馆,大家一起帮小兔子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小兔子对同学们的帮助表示感谢呢!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再次走进小兔子的图书馆,看看这里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问题。(出示情境图并板书课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
复习导入法: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米奇的书店今天开业,你想不想免费去看书呀?(想)米奇要老师告诉大家,凡是通过计算考验的小朋友,都可以免费到它的书店去看书!你有信心通过吗?(有!)课件出示:19+8 52+9 76+6 38+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已经顺利通过考验了,米奇欢迎大家随时到它的书店去读书!现在我们就出发吧!去免费看书,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串1: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画一画,填一填。
出示教材第69页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问题。
师:瞧,这里有一个书柜,摆了很多的书,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1:第一层有13本书。
生2: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第三层比第一层多9本。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生2:第三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第一层有13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
师:假如用一个圆表示一本书,你们能将第二层有多少本书画出来吗?
学生动手画图,然后交流画法。
生:先画与第一层同样多的13本,再画比第一层多的8本。
第一层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第二层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师:怎样列算式呢?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3+8,与第一层同样多的13本加上比第一层多的8本,就是第二层有多少本书。
师:你们会计算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老师板书:13+8=21(本)。
问题串2:第三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画一画,算一算。
师:关于“第三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第三层比第一层多9本,就是要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加上9本,列式是13+9。
师: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请同学们先在数线图上画一画,再算一算,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数线图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加深对“满十进1”的理解。
生:我从数线图上的13开始数,先数7个竖线是20,再接着数2个竖线,数到22。13+7=20,20+2=22。所以13+9=22。
教师板书:13+9=22(本)。
小结:同学们真棒,看起来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延伸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交流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为什么这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却是一样的呢?如果计算结果不一样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得出:因为计算的都是同一个算式,一个算式只有一个正确的结果,如果计算结果有不一样的就说明肯定有一个结果是错的。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3~7题。
2.拓展题。
这栋楼一共有多少层?
分析:求一共多少层用加法计算,要注意加上小明家所在的那一层。
【参考答案】
23+9+1=33(层)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巩固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法,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怎样计算呢?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可以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1,进位先写在十位和个位的中间,再算十位。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该怎么计算呢?
板书设计
图书馆(2)
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第一层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第二层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13+8=21(本)
第三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13+9=22(本)
第3课时 摘 苹 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71-72页“摘苹果”。
内容简析
问题串1: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
问题串2: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问题串3:脱离情境从算式出发直接计算,帮助学生巩固并梳理竖式的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主要是运用操作和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用操作教学的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计算38+17;其次是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用讨论的方法,梳理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竖式计算的方便。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导入法: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小白兔)
我们知道,小白兔居住的青青草原是美丽、富饶、充满快乐的好地方,你们想去吗?(想)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去青青草原旅行,听说那里有一个苹果园,红红的苹果已经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淘气和笑笑已经先到了,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一起去看看吧!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板书课题:摘苹果。
谈话引入法:同学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处硕果累累,瓜果飘香。两个小朋友摘了好多苹果,他们摘了多少个苹果呢?箱子能装下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课件出示“摘苹果”情境图并板书课题:摘苹果)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7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到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
生2: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
生3:旁边的箱子能装得下他们摘的苹果吗?
问题串1: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师:你们真聪明。先来看“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这个问题。笑笑身边有一个箱子,可以装60个苹果,如果把淘气和笑笑俩人摘的苹果装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能够装得下吗?现在我们先不计算,你们能不能大约地估计一下,这个箱子能不能装得下?
先想一想,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再说一说自己的办法。
学生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
生1:把38看作40,17不变,17+40=57,57<60,装得下。
生2:把17看作20,38不变,20+38=58,58<60,装得下。
生3: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60=60,装得下。
学生只要说清楚自己的估算方法,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问题串2: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算一算,说一说。
师:到底能不能装得下,需要我们算一算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么样来列式呢?
1.尝试解题。
学生列出算式“17+38=?”教师适时板书。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棒或者计数器来尝试计算出结果,独立完成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如图1,这样摆小棒,就是30+10=40,8+7=15,40+15=55。
图1 图2
方法二:如图2,这样摆小棒,就是38+2=40,40+15=55。
方法三:还可以先算17+30=47,再算47+8=55。
方法四:借助计数器,如图3,先拨出38,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7个珠子,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还有5个珠子,十位上的3个十加上1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就是5个十,和起来就是55。
图3 图4
方法五:竖式计算,如图4,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个位8+7=15,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同时在十位上做标记,个位上写5;十位上“3”加“1”再加上进位的“1”等于“5”,表示的是5个十,在十位上写5。注意计算时从个位开始,加完个位再加十位,便于个位进的数字能加在十位上。
3.梳理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认为哪个方法最好?
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
生:用小棒、计数器计算比较麻烦,口算起来也较慢,用竖式比较简便。
小结: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用摆小棒、转化、计数器、竖式计算等,经过对比我们发现用竖式计算更方便、更直观。但同时要注意个位进的数字要做标记并在计算十位时加上进位的数。
问题串3:算一算,说一说。
师:知道了竖式计算的好处,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将它们计算出来。(出示教材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37+24= 46+54=
(1)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找两名学生板演。
(2)完成后全班交流计算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说明算理。
师:同学们都能正确计算,那么在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老师强调:数位对齐就是要保证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从个位算起是方便个位进位时更容易被十位加上。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方法:列竖式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1~5题。
2.拓展题。
学校小礼堂最多能容纳70人观看影片,哪两个班一起去观看最合适?
分析:此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以先让学生制作6个班的人数卡片,然后把每两个班的人数卡片摆在一起,把人数相加,求出两个班的人数和与70人相比较,小于或等于70人就能一起去观看,试一试,不合适再进行调整,直到最合适为止。
【参考答案】
一(1)班和二(2)班一起:33+37=70(人)
二(1)班和一(3)班一起:42+28=70(人)
一(2)班和二(3)班一起:35+34=69(人)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哪种方法更方便计算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用竖式计算更为方便;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师生齐读竖式计算儿歌,巩固计算方法,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又该怎么计算呢?
板书设计
摘苹果
(1)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2)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算一算,说一说。
38+17=55(个)
(3)算一算,说一说。
37+24=61 46+54=100
第4课时 阅览室(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75页“阅览室”。
内容简析
问题串1: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探索整十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借1当十”的道理。
问题串2:脱离计数器,抽象出竖式计算,提高对“借1当十”的理解。
问题串3:借助计数器探索一般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时,主要是运用直观操作法和讨论法帮助学生学习。首先利用小棒和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整十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借1当十”的道理;其次是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用讨论交流的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梳理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情境导入法:小华和小丽是两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他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览室看书。瞧,今天他们又一起到阅览室看书。刚走到阅览室门口,他们就发现阅览室门口的黑板上画了一个统计表。(课件出示教材75页“阅览室”情境图)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个统计表,把你找到的数学信
息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再对照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板书课题:阅览室(1)。
游戏导入法:
师:老师想邀请大家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游戏的名字叫作击鼓传花。游戏规则:鼓声停下,花传到哪位同学的手中,这位同学就要又对又快地完成一道口算题。
教师出示口算题,学生开始游戏。
12-7= 10-8= 15-7= 13-6= 35-3= 56-4=
师:这些减法问题都被同学们在游戏中解决了,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学校的阅览室,看看在那里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又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板书课题:阅览室(1)。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75页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主题图中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
师:从主题图的统计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儿童画报、故事书和连环画等书。
生:儿童画报原有30本,借走7本;故事书原有25本,借走8本;连环画原有46本,借走9本。
师:“原有”和“借走”是什么意思?
生:“原有”是指本来有多少;“借走”是指有人把书借出去看了。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问题串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师:我们先来解决“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板书:30-7。
师:怎样计算呢?老师相信同学们的方法肯定有很多种。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也可以借助手边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自由选择合适的方法动手计算,汇报交流不同的算法。
生1:我是借助小棒进行计算的。1捆小棒10根,3捆就是30根。要从3捆小棒中拿走7根,可以先拿出1捆小棒,拆开后是10根,从这10根中拿走7根,还剩3根,10-7=3,与剩下的2捆合在一起就是23根,所以30-7=23。
10-7=3
20+3=23
生2:我是借助计数器进行计算的。用计数器计算时,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向十位借1个珠子,因为1个十等于10个一,所以个位上就有了10个珠子,减掉7个珠子,还剩3个,10-7=3,合起来还剩23个,所以30-7=23。
生3:我是口算的。将30拆成20和10,先算10-7=3,再算20+3=23。
师:比较一下以上三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都是从3个十里面借了1个十,先算10-7=3,再算20+3=23。
问题串2: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师: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老师再告诉大家一种新的方法:竖式计算。想一想,用竖式计算30-7时,应该如何书写呢?
学生根据加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说出减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老师板书。
师:试着结合前面的几种计算方法,自己用竖式计算结果。边写边想:个位上0减7不够减怎么办?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完成后交流。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个位上不够减可以向十位借1,但是要在十位数字的上面点一个点,表示借走了1个十,还剩2个十,数学王国里把这叫作“退位”;现在,个位有了1个十了,那么10-7=3,而减数的十位上没有,就不用减;所以30-7=23。
问题串3: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师:“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这个问题如何列式呢?
生:25-8。
师:挑战一下自己,这次我们不用小棒或计数器帮忙,从口算或竖式计算中选择一种方法计算。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汇报交流。
生1:我用口算。将25分成10和15,先算15-8=7,再算10+7=17。
生2:我也将25分成10和15,先算10-8=2,再算15+2=17。
生3:我将8分成5和3,25-5=20,20-3=17。
生4:我用的是竖式计算。(展示并说说竖式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25-8的被减数的个位上是5,5减8不够减,所以向十位借“1”,退到个位是10,个位上原来还有数字5,合起来是15,15-8=7,加上十位上剩下的1个十,结果是17。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探索出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为什么向十位借了1,退到个位是10?
引导学生说出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10。
质疑二: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总结: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并在被减数十位上点1个点;计算时从十位上借的1退到个位上要当10来计算,并在十位上要减1。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3题。
2.拓展题。
笑笑在计算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错把减数8看成了6,结果得39。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可根据错误的结果和减数算出正确的被减数,然后再减去正确的减数,就得到正确的差。
【参考答案】
39+6=45 45-8=37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你们能说说计算这一类题目时应注意些什么吗?
学生交流后,师生共同总结: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口算也可以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可以向十位借1当十,不要忘记在十位上点退位点。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又该怎样计算呢?
板书设计
阅览室(1)
第5课时 阅览室(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76页“试一试”。
内容简析
问题串1:在比多少的背景下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巩固计算方法。
问题串2:通过对错例的分析与订正,掌握竖式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
问题串3:借助数线图直观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直观感受计数策略。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纠正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找出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巩固与提高,主要是运用对比法、讨论法和观察法帮助学生学习:运用对比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错例中的问题,讨论怎样订正,从而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借助数线,运用观察法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减法与“往回数”的计数策略的内在联系。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讨论、观察操作等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导入法:小熊一家幸福的生活在大森林里,熊妈妈还在森林里开辟了一块地用来种玉米。收获的季节到了,熊妈妈因有事不能来收玉米,懂事的熊姐姐和熊弟弟就赶来玉米地帮熊妈妈收玉米了!看看它们在收玉米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
活动导入法: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篮球,听说我们班有几位拍球高手,来展示一下吧!(几名同学踊跃参与,其余同学数数)同学们拍得真不错!你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拍球情况提出一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串1:熊弟弟收了多少个玉米?
出示教材第7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熊姐姐收了35个玉米,熊弟弟比熊姐姐少收8个玉米。
师:根据看到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熊弟弟收了多少个玉米?
师:熊弟弟说“我比你少收8个”应该怎样理解呢?
生:就是比35个少了8个。
师:如何列算式计算呢?
生:35-8。
师:请你们用学到的知识自己尝试计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老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选择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并将部分出现典型问题的作业展示讨论。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问题串2:说一说,下面的计算对吗?如何修改?
前面学生作业展示中出现了与教科书上错例一致的情况,可以直接呈现学生的作业,讨论错在哪里,怎样订正。
师:刚才我们从同学们的作业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并且找到了改正的方法,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亮!熊弟弟做了两道题,请大家帮忙看一看有没有问题。(出示错例)
生1:第一道题错了,不能用减数个位上的数去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生2:第二题也错了,十位上被借走了1,忘记减了。
师:请大家帮它改正吧。
学生在练习本上改错,并交流正确的计算过程。
师:在计算时,还有什么要提醒熊弟弟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串3:淘气是这样算的,看一看,说一说。
师:淘气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一起看看淘气是怎样计算熊弟弟收了多少个玉米的。(出示数线图)
学生认真看图,同桌先相互说说淘气是怎样计算35-8的,再全班交流。
生1:淘气是往回数的,从35起,往回数8个数。
生2:淘气是从35起先往回数5个数,再往回数3个数。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练习、展示、发现错误、订正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小组间交流计算的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总结: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口算也可以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可以向十位借1当十;还不要忘记在十位上点退位点,最后十位计算时别忘记减1,千万要记住不能用减数去减被减数。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一练”第4~8题。
2.拓展题。
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这个两位数是七十几,这个两位数减6,差的十位上的数还是7,说明个位够减6;这个两位数减7,差的十位上的数是6,说明个位不够减7,需要向十位借1,够减6而不够减7,说明个位是6。
【参考答案】
76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巩固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表现得都很积极,你能说说计算这一类的题目时应注意些什么吗?
学生交流: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可以向十位借1当十;还不要忘记在十位上点退位点,最后计算十位时别忘记减1,计算时不能用减数去减被减数。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又该怎样计算呢?
板书设计
阅览室(2)
熊弟弟收了多少个玉米?
35-8=27(个)
第6课时 跳绳(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78页“跳绳”。
内容简析
问题串1:将计数器与竖式相结合,探究整十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借1当十”。
问题串2:脱离模型,将口算与竖式计算相结合,探索一般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问题串3:通过练习,整理巩固有关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算理,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并掌握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操作、迁移、推理等方法,运用对比法、讨论法和观察法帮助学生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够减怎么办”的经验,是对已有知识的迁移,通过自主操作,从而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法:同学们,学校要举行一场跳绳比赛,每个班级都要先举行选拔赛,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想)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样做呢?(多练习)同学们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从他们练习跳绳的情境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板书课题:跳绳(1)。
活动导入法: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最喜欢哪项活动?如果跳绳,你估计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大家说出自己可能跳的下数)看老师给大家带了什么?(跳绳)听说我们班有几位跳绳高手,这节课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艺吧!(几名同学踊跃参与,其余同学数数)同学们跳得真不错!你知道吗,在另一间教室里也有几名同学正在参加跳绳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材的情境图)从他们练习跳绳的情境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板书课题:跳绳(1)。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78页情境图及跳绳情况统计表。
师:你能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吗?
生: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小东跳了32下。
师:你能根据他们的成绩提出一个比多少的问题吗?
生1: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生2: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问题串1: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师:要解决“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你会列算式吗?
生:40-28。
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帮忙,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1:我是口算的,先用40-20=20,再用20-8=12。
生2:我先用40-30=10,再用10+2=12,因为我把28看作30,多减了2,最后要加上2。
生3:我借助计数器帮忙。在计数器上拨出40,减28时,个位上0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上借1,我就从十位上拨走1个珠子,个位上添10个珠子,再减8个珠子,个位上剩2个珠子;十位上剩下的3个珠子拨走2个还剩1个,合起来是12,所以40-28=12。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学生把竖式计算过程写到黑板上,边写边讲解他所理解的笔算过程)
老师板书,示范竖式计算的过程,讲明算理。
问题串2: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师:关于“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这个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学生列出算式32-28,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解决,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帮助。
完成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生1:我口算,先用32-20=12,再用12-8=4。
生2:我也是口算,先用30-28=2,再算2+2=4。
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从个位减起,2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十,12-8=4,十位借走1还剩2,2-2=0,所以32-28=4。
教师板书竖式计算:
学生交流后,老师可以借助计数器演示竖式计算中借1当十的过程,帮助理解算理,并强调竖式最后十位上是0时,0不必写。
问题串3:算一算,说一说。
师:跳绳比赛我们看完了,还从中学到了一些本领,接下来就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问题吧。
出示教材78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21-2= 53-6= 70-34=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这三道题。我用竖式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与个位合起来接着减。
生2:也可以拆开减:如70-34,先算70-30=40,再算40-4=36。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学生在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后,引导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问题,学生可以小组间交流计算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教师提出质疑,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总结: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在个位上加10再减。注意借位要写退位点。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1~2题。
2.拓展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分析:第一个竖式,被减数个位上的“6”减去一个数得“9”,这说明减去的数比“6”大,被减数的个位需要向十位借1当十与个位的“6”合起来再减,减数的个位是16-9=7;被减数十位上的数是1+6+1=8。第二个竖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减去7得“8”,这说明被减数的个位比“7”小,被减数的个位需要向十位借1当十与个位的“7”合起来再减,7+8=15,因此被减数的个位是5;减数十位上的数是8-3-1=4。第三个竖式和第四个竖式按同样的方法,求出每个竖式中里的数。
【参考答案】
提示: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同学们,在跳绳活动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你能说说我们都用了哪些计算方法吗?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可以口算,也可以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100减两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又该怎么计算呢?
板书设计
第7课时 跳绳(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79页“试一试”。
内容简析
问题串1:用口算的方法计算100减几十几,以分散连续退位的难点,方便学生掌握。
问题串2:借助计数器“借1当十”的演示,帮助理解100减几十几的竖式计算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减几十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100减几十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连续退位的减法的算理,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通过讲解法、操作法、迁移法等,帮助学生掌握100减几十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先用讲解法,帮助学生理解第一种口算方法,分散连续退位的难点,接着借助计数器动手操作,演示借1当十,将之前所学知识迁移类推,理解100减几十几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道理,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探究、类推、交流来学习100减几十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复习导入法: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道题来考考大家,请大家看题。
课件出示:(1)10个一是( )个十,1个十是( )个一,100里面有( )个十。
(2)竖式计算:62-48= 70-23= 54-17=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都做对了!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那么老师现在还有一道题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过关。(出示教材79页试一试)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
情境谈话导入法:一天,淘气和笑笑一起到数学王国游玩,他们走到一间糖果屋门前,墙上写着:100-48,能正确计算此题者,可以免费品尝糖果!他们两个都动手计算起来,方法不一样,可是老板却说都正确,并赠送了糖果。他们到底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材情境图)从而过渡到本课知识的学习。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串1:100-48=?他们的做法你能看懂吗?
出示教材呈现的问题100-48=?,学生自己探索怎样口算,完成后说说自己的算法。
生1:我先用100-40=60,再用60-8=52。
生2:我是把48看成50,多减了2再加上2,所以是100-50=50,50+2=52。
老师展示教材中笑笑的算法,并提示:笑笑为什么把100写成99+1?99-48能口算吗?为什么最后再加1?
学生根据提示观察,看懂每步的含义,再用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生:笑笑把100写成99+1,用99减48,不会涉及到退位,等于51,再把1加上是52。
师:试着用笑笑的方法计算100-57,100-28。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师:这样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把100写成99+1,用99去减两位数,不是退位减法,计算起来容易多了,最后再把1加上。
问题串2:拨一拨,再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师:你们能不能试着用竖式计算100-48=?
学生尝试动手计算。由于涉及到连续退位的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师:说一说你在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1:个位上0减8不够减,应该向十位借1,可是十位上也没有。
生2:我觉得十位上没有可以向百位借。
师:这个方法不错,大家可以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计算的过程。
学生动手拨,从中体会:百位上只有1个珠子,不能直接拿走48个,个位和十位都要借。百位上的1借到十位就是10个十,从十位上借1给个位,这样十位上还有9个珠子,个位有10个珠子,这样就可以减了。
师:联系拨计数器的过程,想想竖式计算的过程,该怎样借数呢?试着写一写。
学生动手用竖式计算,交流展示时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老师边板书竖式边讲解竖式计算的过程,提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从哪一位借了数,就可以在这一位上面点上退位点,做个标记,以免忘掉。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学生在经历了自主探索口算和笔算的过程后,引导总结100减几十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问题,学生可以小组间交流计算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教师提出质疑,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100减几十几的退位减法的不同算法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总结:口算方法是把题目转换成100先减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或是把100写成99+1,用两位数减两位数得到的差再加1;然后是用竖式计算,需要连续退位。让学生做题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质疑二:用竖式计算连续退位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用竖式计算100减几十几的退位减法时,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上没有可以向百位借,哪一位被借走1要点上退位点,以免忘掉。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3~6题。
2.拓展题。
品品在计算一个数加58时,把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写反了,得到的和是100,那么正确的和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写反后是100-58=42,这个数是24,再与58相加,求出正确的和。
【参考答案】100-58=42 58+24=82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同学们,在本节课的数学探究活动中,我们掌握了100减几十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你能说说我们都用了哪些计算方法吗?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后总结:计算时可以用口算,把题目转换成100先减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或是把100写成99+1,转化成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需要连续退位。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十位上没有可以向百位借,哪一位被借走1要点上退位点。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如果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
板书设计
跳绳(2)
100-48=52
口算: 竖式计算:
(1)100-40=60 60-8=52
(2)100=99+1 99-48=51 51+1=52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 加与减(三)跳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 加与减(三)跳绳教案,共5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一 圆4 圆的周长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一 圆4 圆的周长优质教案
小学数学五 加与减(二)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五 加与减(二)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