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4)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538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利用列表分析法分析应问题,找出题中所隐含的相等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方程组)。3、进一步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分析:1、重点: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难点: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3、突破点:通过正确的分析,寻找出应用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并把它们列出两个方程,然后组成方程组。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其关键点是哪两步? 2、 甲、乙两人工作的天数和是15天。若甲工作x天,乙工作y天,可列出方程:( )。3、 甲、乙两人加工一批工艺品。甲每天加工6个,x天加工多少个?乙每天加工16个,y天加工多少个?若甲乙两人共加工了140个工艺品,如何列方程?4、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如何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导分析例1,、某蔬菜公司收购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在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精加工,几天粗加工?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后为2000元,那么照此安排,该公司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计可获利多少元?分析:题中包含有两个问题,一是工程问题,另一个是利润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也就为第二个问题铺平了道路。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某蔬菜公司收购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在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精加工,几天粗加工?分析:(1)工程问题的三要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基本关系是: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题中的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若设应安排x天精加工,y天粗加工。列表分析如下: 时间(天)效率(吨/天)总量(吨)精加工x66x粗加工y1616y关系精、粗加工总15天 精、粗加工总量140吨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 解得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所获得的利润是多少?2000×6×10+1000×16×5=200000(元)2、探求多种解法除了上面的解法,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设精加工的蔬菜有x吨,粗加工的蔬菜有y吨,列表分析如下: 时间(天)效率(吨/天)总量(吨)精加工x/66x粗加工y/1616y关系精、粗加工总15天 精、粗加工总量140吨可列出方程组: 解得所以获得的利润为:2000×60+1000×80=200000(元)3、归纳总结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应注意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所隐含的相等关系,假设未知数,列出合理的方程或方程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2)设未知数;(3)找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组;(4)解方程组;检验并确定答案。三、反馈练习1、练习 课文32页练习第1题,要求:列出二种不同的方程组。学生练习,教师指导。2、抽查板演,分析原因。四、小结: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五、布置作业 课本96页第2题。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策略,小组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