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九年级上册2.配方法教案
展开2.配方法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配方法的推导过程,熟练地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在配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掌握一些转化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配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发现并理解配方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设场地的宽为xm,则长为(x+6)m,根据矩形面积为16m2,得到方程x(x+6)=16,整理得到x2+6x-16=0.
【教学说明】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如何解方程x2+6x-16=0?
问题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现在会解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举例说明.
【教学说明】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明确我们现在会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等号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即(x+m)2=n(n≥0),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可求解.
问题2 你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吗?
(1)(x+3)2=25
(2)x2+6x+9=25
(3)x2+6x=16
(4)x2+6x-16=0
【教学说明】教师启发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将x2+6x-16=0转化为(x+3)2=25的形式,从而求得方程的解.
解:移项得:x2+6x=16,
两边都加上9即()2,使左边配成x2+bx+(b2)2的形式,得:
x2+6x+9=16+9,
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得:
(x+3)2=25,开平方,得:x+3=±5,(降次)
即x+3=5或x+3=-5
解一次方程得:x1=2,x2=-8.
【归纳总结】将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从而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例1填空:
(1)x2+8x+16=(x+4)2
(2)x2-x+=(x-)2
(3)4x2+4x+1=(2x+1)2
例2 列方程:
(1)x2+6x+5=0 (2)2x2+6x+2=0 (3)(1+x)2+2(1+x)-4=0
【教学说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完成例题,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归纳.
【归纳总结】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应该遵循的步骤: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
(2)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2-4x-8=0
(2)x2-4x+2=0
(3)x2-x-1=0
2.如果x2-4x+y2+6y++13=0,求(xy)z的值.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
本节课先创设情境导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直接开平方法来解,从而探索出配方法的一般步骤,熟练运用配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初中数学2.配方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配方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配方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配方法教案,共2页。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配方法优质课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配方法优质课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