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文综地理(解析版)练习题
展开本试卷共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表1示意2000-2010年贵阳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单位:万公顷)。据此完成 1-2 题。
表 1
1.根据表推测, 2000-2010年贵阳市
A.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大幅增加B.减少的耕地全部转化为林地
C.城市郊区林地面积增加较快 D.城市扩张导致水域面积增加
2.贵阳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A.居民平均通勤时间增加 B.城市热岛环流减弱
C.城郊农业发展速度减慢 D.城区地下水位抬升
汽车生产工艺复杂,产业链长,生产车间主要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其中涂装车间为无尘车间,对环境质量要求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网,中国企业展现出惊人的团结和贵任感,超过3000家企业跨界转产口罩等医疗物资。2月6日, W 汽车企业宣布生产口罩,三天后第一批口罩下线,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承诺。同时多家汽车企业纷纷跟进,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据此完成 3-5 题。
3.汽车生产企业最适合用于生产口罩的车间是
A.冲压车间 B.焊装车间
C.涂装车间 D.总装车间
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汽车企业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可以
A.延长产业链B.充分调动产能
C.转移下岗工人 D.升级产业结构
5.疫情期间,多采用航空运输运送口罩,这是因为
A.口罩属于稀缺物资B.空运连续性强
C.口罩属于无菌产品D.空运更为及时
我国贺兰山脉东坡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贺兰山森林主要是常绿针叶林,集中分布在海拔 1900米至3100米之间,包括青海云杉林(林冠郁闭)和油松林。有学者运用 10m x10m 的样方对该地森林群落进行调查。图1示意贺兰山东坡各样方平均胸径(距地面约1.3 米处乔木主干的直径)、平均树高、乔木株数和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贺兰山东坡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阳坡,热量丰富 B.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D.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好
7.贺兰山针叶林带
A.树木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增大 B.平均树高随肴海拔增加而下降
C.物种丰富度与乔木株数呈正相关D.乔木株数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
8.图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A.林下环境逐渐阴冷潮湿 B.农业生产影响程度加强
C.高大乔木数量逐渐减少 D.各物种之间生存竞争强烈
密歇根湖是世界第五大湖,湖面风浪很大。其西岸与东岸北端是岩石构成的悬崖,而南岸与东岸大部分地区则是由沙滩与沙丘组成。冬季时,东岸降雪量远大于西岸。图 2 中左图示意密歇根湖位置,右图为某日游客在密歇根湖岸边拍摄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9 -11题。
9.下列关于密歇根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岸湖泊堆积作用明显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明显
C.湖泊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D.湖泊成因与贝加尔湖相似
10.密歇根湖区东岸,冬季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墨西哥湾 D.密歇根湖
11.拍摄该景观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
A.1 月 1 日19:00 B.2 月 1 日21:00
C.5 月 1 日21:00 D.12 月 1日8:00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满分 22 分)
科隆群岛 (位置见图4),包括火山熔岩凝固形成的 13 座主要岛屿和许多零星分布的礁岩。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由于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喜暖、喜寒生物可以共存,被称为“生物进化的活博物馆”。比如原本生活在寒带、温带的企鹅,就随着洋流迁移到科隆群岛,并利用岛上阴冷的熔岩管育儿,逐渐繁衍进化为适应热带环境的物种。
(1)比较企鹅途经甲、乙两海域时食物多少的差异,并分析原因。(9分)
(2)简析科隆企鹅 1月获取食物明显比7月少的原因。(4分)
(3)简述科隆群岛有利于企鹅生存繁衍的地理条件。(9 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满分 24分)
两色金鸡菊原生长于昆仑山雪线附近,因此得名雪莉,做成的雪莉茶等产品具有降压降脂作用。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天山脚下的小城-达坂城,于2011年在甲地开始种植雪菊,如今已种植了5000余亩。达坂城雪菊开花后采摘期有三天左右,采摘后的雪菊可放在荫房中风干。每年8月,达坂城雪菊盛开,“雪峰·雪水·雪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图 5 示意达坂城及其附近区域。
(1)分析甲地种植雪菊的优势自然条件。( 6分)
(2)简析达坂城发展雪菊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6分)
(3)说明当地可利用荫房风干雪菊的原因。( 6分)
(4)请为达坂城雪菊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被称为“航天城”、“太阳城”、“小春城”,享有“一城青山半城湖,松风水月胜境地”的美誉,区域内拥有螺髻山、邛海泸山等著名景区。雅西高速通车后,从成都出发自驾到西昌只需五个小时左右。每年春节期间大量成都市民自驾去西昌“晒太阳”。
分析春节期间大量成都市民自驾去西昌旅游的原因。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最为富饶的区域,也是该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随肴城市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沙子的需求量剧增,大量采沙船从河道中开采河沙,导致三角洲逐渐萎缩,每天丧失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
简述开采河沙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晌。
解析版
1.【答案】C
【解析】
解:读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心城区绿地面积有些年份增加,有些年份减少,A错误;
读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水域面积都有增加,不能确定减少的耕地全部转化为林地,B错误;
读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城市郊区林地面积增加较快,C正确;
城市扩张会占用土地,可能导致水域面积减少,D错误。
故选:C。
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 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本题以2000-2010年贵阳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
解:读2000-2010年贵阳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因此,居民平均通勤时间会增加,A正确;
城市面积扩大,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燃烧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城市建筑物和硬化路面,会增加城市热岛效应,B错误;
城市面积扩大,市场广阔,会促进城郊农业的发展,C错误;
城市面积扩大,用水量增加,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D错误。
故选:A。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对地形: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气候: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对水文:破坏河网系统,减少下渗。引发城市内涝、水质恶化。对生态: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本题以2000-2010年贵阳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3.【答案】C
【解析】
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四大车间中涂装车间对于车间环境要求最高,属于无尘车间,能够达到生产口罩的卫生标准,属于C正确。
故选:C。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工业联系:(生产的联系,基础设施的联系,信息的联系)。工业集聚:(可以扩大规模和生产效益,但是集聚过度会发生工业分散)。
2、工业集聚的意义: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最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本题以新冠疫情为背景,考查工业产业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生产口罩的基本环境条件,跟汽车生产环节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4.【答案】B
【解析】
解:根据材料“W汽车企业宣布生产口罩,三天后第一批口罩下线,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承诺”可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汽车企业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可以充分调动产能,B正确;
汽车企业生产口罩,并不是延长产业链,也没有体现转移下岗工人,也没有促进产业升级,ACD错误。
故选:B。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一般来说,市场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本题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汽车企业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的意义,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意义,熟记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5.【答案】D
【解析】疫情中的口罩是急需物品,所以选择航空运输。
6.【答案】B
【解析】
解:针叶林只分布在贺兰山东坡的原因:贺兰山位于季风与非季风区交界处,东面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多西北风处于背风坡,温度比西坡高,而西坡处于季风背风坡降水少,冬季又是冷空气的迎风坡温度低。
故选:B。
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带性,即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二是地球内能,这种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非地带性因素。
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贺兰山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
解:A、读图可知,树木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故错。
B、平均树高随着海拔增加而升高,故错;
C、物种丰富度与乔木株数呈负相关,故错;
D、乔木株数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故对。
故选:D。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8.【答案】A
【解析】
解:图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林下环境逐渐阴冷潮湿,物种减少。
故选:A。
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带性,即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二是地球内能,这种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非地带性因素。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差异的相关知识。
9.【答案】C
【解析】
解:据材料“其西岸与东岸北端是岩石构成的悬崖”可知湖泊东部地势起伏大,对湖泊堆积作用不明显,故A错;
该地降水较多,湖泊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故B错;
该地受冬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故C对;
贝加尔湖为构造湖,该地湖泊为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湖泊水文特征的知识,湖泊水文特征主要从湖泊水量、水位季节变化、结冰期、盐度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学生需将该湖区的区域特征,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10.【答案】D
【解析】
解:该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携带密歇根湖的水汽到达东岸,故密歇根湖区东岸,冬季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密歇根湖。
故选:D。
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学生只需根据大气环流的方向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B
【解析】
解:要知道当地日出时北京时间,需知道当地与北京相差几个时区,即确定当地的时区。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时区为85°W,位于西六区,比北京(东八区)时间晚14小时,从图中可至当地湖泊有胡泊冰现象,说明是冬季。冬季日出应晚于6点,西六区6点这北京时间应晚于20点,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密秀跟五大约在西宁85路附近。北京时间g东京120的地方时,计算两地时差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的计算,根据题意计算两地时差,求出北京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36.【答案】
解:(1)根据上图可知,甲地在中纬度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风从海洋上吹向陆地,不利于上升补偿流的形成;乙地在赤道附近,盛行东南风,风从陆地上吹向海洋,是离岸风,有利于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所以乙的食物比甲丰富。
(2)1月因为气压带和风带往南移,科隆岛因为受赤道逆流的影响水温比7月份高,营养盐类少,浮游生物减少。
(3)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所以当地水温低,同时寒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企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该岛离大陆比较远,受人类干扰少,利于企鹅生存和活动;岛上有熔岩管,比较阴冷潮湿,利于企鹅生存。
故答案为:
(1)甲地食物少于乙地。
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不利于上升补偿流的形成,营养盐类不足,浮游生物稀少,鱼类匮乏;乙地受东南信风控制,为离岸风,海水上升补偿作用明显,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众多,鱼类充足。
(2)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逆流随之南移,削弱了上升补偿流,提升了水温,导致营养盐类减少,鱼类减少。
(3)秘鲁寒流带来丰富的鱼类,为企鹅提供丰富的实物;寒流水温较低,能够满足企鹅耐寒喜凉的生活习性;利用岛上阴冷的熔岩管作为繁衍场所,使弱小的幼雏免遭高温的伤害;距离大陆远,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解析】
(1)企鹅途经甲、乙两海域时食物多少主要取决于水中的浮游生物的多少,一般是从深层海水上浮而来。
(2)科隆企鹅1月获取食物明显比7月少的原因主要跟海水温度有关。
(3)企鹅一般生活在温度较低,食物丰富,同时有良好的生活空间,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的地方。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以科隆群岛为基础,考查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掌握区域差异。
37.【答案】
解:(1)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灌溉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甲地位于天山南坡,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光照充足;附近有从天山上的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水质优良;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土壤条件接近雪线附近的高寒荒漠环境条件等。
(2)分析达坂城发展雪菊的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达坂城位于我国的西部经济地带,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且距离东部市场较远,运输成本高;根据材料可知,达坂城雪菊开花后采摘期只有三天左右,达坂城当地劳动力不足,短期内无法提供大量劳动力,会导致雪菊采摘不及时。
(3)说明雪菊可以利用当地的荫房风干的原因,主要从当地风力大、蒸发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等方面进行说明。根据图文资料可知,达坂城地处乌鲁木齐与吐鲁番之间的狭窄地形通道,风力较强,利于带走水分;达坂城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在荫房风干雪菊,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利于提高雪菊产品质量等。
(4)实现达坂城雪菊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该从扩大规模、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发展科技、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发展旅游业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故答案为:
(1)甲地位于天山南坡,光照充足;有冰雪融水灌溉,水质优良;海拔高,气温低,土壤条件接近雪线附近的高寒荒漠环境条件等。
(2)距离东部市场较远;当地劳动力不足,短期内无法提供大量劳动力;基础设施差等。
(3)地处乌鲁木齐与吐鲁番之间的狭窄地形通道,风力较强,利于带走水分,空气干燥,利于蒸发;荫房避免阳光直射,利于提高雪菊产品质量等。
(4)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采用工厂化加工;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多种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加强宣传,提高达坂城雪菊知名度;发展雪菊采摘与观赏等第三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种植雪菊的优势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2)本题主要考查达坂城发展雪菊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3)本题主要考查当地可利用荫房风干雪菊的原因。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
(4)本题主要考查为达坂城雪菊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可以从自然、社会、生态等角度分析。
本题以达坂城及其附近区域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3.【答案】
解:据材料“雅西高速通车后,从成都出发自驾到西昌只需五个小时左右”可知成都和西昌之间公路交通便利,并且成都和西昌的距离较近,成都为四川的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旅游的资金较充足,并且春节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人们具有旅游的时间,据材料“区域内拥有螺香山、邛海泸山等著名景区”可知西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独特。
故答案为:
成都经济发达,旅游资金充足,成都距离西昌距离较近,公路交通便利,春节期间,人们具有具有的假期,西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对成都人的吸引力大。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服务设施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学生只需根据材料中“高速通车”、“只需五个小时左右”等信息,再结合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知识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即可。
44.【答案】
解:开采河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采沙活动大多以柴油机械设备进行,大量的采沙船会造成河流水质的污染;二是采沙活动本身对河流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如破坏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鱼类减少,破坏生物多样性;河口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泥沙淤积减少,导致三角洲萎缩,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采沙对河床的影响,长期大量的过度采沙使得河床降低,在河口地区易导致河水倒灌,引发生态危机;采沙活动会造成河岸坍塌以及河岸坍塌引发的洪涝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和威胁。
故答案为:采沙船导致河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采沙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减、河床下降,引发海水倒灌;破坏河岸导致两岸坍塌,给沿岸居民带来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河岸坍塌后两岸农田、房屋易遭受洪涝灾害等。
【解析】
开采河沙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采沙船本身对河流水质的污染、采沙活动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三角洲面积缩减(题干材料提供)、河床下降导致海水倒灌等自然生态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要分析采沙引起的河岸坍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题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采沙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流域开发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属材料分析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从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两方面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
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四)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四)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遵义市2022届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2届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