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2)(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8/124590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2)(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8/124590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2)(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8/124590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教案全套汇编
美术《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美术鉴赏》第十三课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学习,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教材的第十三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西方现代艺术的背景知识,对其发生发展做历史性的梳理,使学生对西方艺术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清楚西方现代艺术与其历史情境密切相关,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艺术本身。【学情分析】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对美术的语言形式、表达手法以及中西方古代绘画概况有一定了解,本课所讲述的艺术流派众多,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信息庞杂,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具象、意象、抽象三种语言形式,并具备一定的历史、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设计思路】 本课所涉及艺术流派繁杂且理论性强,为此在引课环节从学生亲近的照相技术入手,介绍艺术流派学由学生熟悉的印象派开始,以此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了解现代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社会背景、理论依据等等,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让学生对于艺术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客观再现走向主观创造的过程进行更加清晰的梳理,帮助学生更客观的认识、接纳西方现代艺术,建立更全面的艺术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西方现代艺术发生的社会背景、各流派的主要特征及其共同点过程与方法:体验立体派的创作手法,体会表达形式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艺术潮流的发生发展与历史情境、社会形态密不可分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全面的历史观和艺术观【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的必然性难点:各个先锋艺术流派间的区别以及背景【教学方法】探究式 合作式 体验式【课前学习】 以微课形式向学生介绍莫奈以及印象派的背景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前期铺垫。 【教学过程】一 引 课 1826年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在法国诞生,名为《不需要手绘就能留下美好回忆》,给美术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开启了西方艺术的现代进程。二 展 开 知识点1 西方艺术走向现代的动力A 摄影技术的发明使绘画的功能受到挑战,艺术家开始探索艺术本质B 工业的发展导致批量化生产下的人们渴望表达个性C 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使人们将精神寄托从天国回归真实世界D 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等西方哲学家提倡个人意识和精神价值 知识点2 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简介A 印象主义 重外光重气氛重瞬间,是 西方绘画从古典向现代过渡的转折B 野兽主义 注重色彩的提纯,强调对比, 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和装饰性C 表现主义 强调气氛的渲染,造型扭曲夸张,色彩主观强烈D 立体主义 20世纪最重要的美术前卫运动,以《亚维农少女》首开先河,毕加索以此表达与传统表达形式的决裂,将传统的透视法则、造型方法彻底否定,是西方绘画走向现代艺术的里程碑。在《格尔尼卡》中毕加索又一次创造性的使用超时空手法,塑造了悲壮的史诗作品。 E 达达主义 反对传统,反对经典,现代艺术前期反传统的观念达到极致 F 超现实主义 将人潜意识中的图像表现出来,将生死、梦境现实、过去未来结合起来G 抽象主义 摒弃具体形象依据,纯粹绘画语言的运用 3小结 西方现代艺术的特征 这些现代流派的观念各不相同,野兽主义强调色彩,表现主义宣泄情感,立体主义否定定点观察;面对战争创伤达达主义全盘否定,超现实主义用梦幻解脱痛苦,抽象主义逃避现实回避具象。与此同时他们又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A 反传统 反对具象图式,反对统一视点和空间B 理论化 哲学化倾向明显,各流派注重理论的阐述和个人理论修养C 形式主义 追求形式的独立价值,甚至认为是唯一主题D 创新意识 在对先前流派的否定批判中诞生发展4 学生活动要求:参考本地的部落艺术贺兰山岩画(太阳神)与立体派手法体验学生按照男生画正面女生画侧面的形式分别绘制面部五官,每个大组合作完成一幅以立体主义手法表现的毕加索头像拼贴作业,在过程中尝试运用几何分割、重组、并置、重叠的处理手法,体验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性。评价原则: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体会立体主义表现手法为主,注意学生间合作形式的多样性和互动。5 波普艺术的突破与后现代主义的来临 现代艺术对创新的不断追求使艺术发展到无路可走的境地,直至1960年波普艺术在美国的流行打破了这种僵局,消除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真正成为反传统权威的艺术形式。由次西方艺术进入强调艺术综合性的历史时期——后现代主义。三 连线练习 四 总结 回顾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现实、意识形态以及历史情境密切相关,西方艺术的现代进程,是艺术语言从具象走向意象再走向抽象的过程,是艺术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是艺术家从客观再现走向自由表达的过程,也是艺术从权贵精英阶层走向普罗大众的过程。五 延伸与拓展1 介绍我们身边的后现代建筑——华夏河图银川当代美术馆及相关信息2 跟随张靓颖到美国芝加哥美术馆游历 MV《dust my shoulders off 》 六 板 书 体 验 活 动 几何分割 男生 正面 ① 组 合 并 置 ②眼 ③鼻 ④口 女生 侧面 重 叠 ⑤耳 ⑥头发 七 教学反思本课所讲述的艺术流派众多,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信息庞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哲学、心理学方面的常识,也正因此种原因本课大量背景信息都由教师提供,相信学生经过知识的链接提取,通过信息的处理分析都能够得出理性的答案,能够理解本课略显深奥的知识要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 (2019)主题二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九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