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学目标】
1.能够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能够记住眼和耳的结构,主要功能和视觉产生的过程。
3.能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能够说出保护耳和听觉的措施。
【教学重点】
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眼球结构示意图和音叉、耳的结构模型,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导入 | 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 这节课我们先来探讨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 参与探究活动,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认识到眼睛对于人体对外界信息感知的重要作用,首先开始眼和视觉的学习。 |
2.眼和视觉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结构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P3眼和视觉内容,展示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Ⅳ-57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 播放眼和视觉视频及相关课件,展示猫的瞳孔变化图,引导学生了解眼睛能看到外界事物的原理,提问: 1.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2.视网膜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为什么呢? 3.有一个人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 4.根据猫的瞳孔大小调节,你能发现哪些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 | 阅读课本,观看图片及视频,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能描述眼睛看到外界事物的原理,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
3.近视及其预防 | 引导同学小组开展全班近视率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近视现象在学生中的普遍性。 展示两种厚薄不同的放大镜,回顾放大镜的物理原理,解释两个放大镜中厚的折光能力强,近距离成像更清晰。对比放大镜的原理引出近视的形成原理。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P5近视及其预防内容,视频课件结合放大镜的折射原理,展示近视的形成原因,并介绍预防近视的“三要”“三不要”内容。 | 参与全班近视率的调查活动。
了解两个厚薄不同的放大镜折光的不同,对近视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课件,了解近视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
4.耳和听觉 | 让志愿者用手势和动作传递纸条上的信息,让同学们猜测。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的事情,却花费了大家这么多精力。可见,听觉对我们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P5-P6提供的图片,讨论交流并完成讨论1、2。认识到听觉的重要性。 听觉的形成离不开耳,耳的结构有哪些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Ⅳ-6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视频及课件展示听觉形成的原因及保护听觉的几种措施。提问: 1.耳的结构有哪些? 2.对别人大声说话容易造成别人听觉受损,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你能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吗? 4.我们从外界听到的声音都是和谐悦耳的吗?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 | 观察志愿者进行的活动,观察课本中的图片,讨论交流,认识到听觉对人的重要性。
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件,了解听觉形成的原因,回答老师所提问题。 |
5.小结 | 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2.预防近视的方法:三要、三不要 3.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听觉中枢。 |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基本结构
2.视觉产生的过程
二、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的成因
2.预防近视:三要、三不要
三、耳和听觉
1.耳的基本结构
2.听觉的产生过程
3.保护耳的措施
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公开课教案设计,共8页。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病毒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病毒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