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08(word版 含答案)练习题
展开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3.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
B.如图中雾凇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
C.如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
D.如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
4.小明在平静的湖边游玩时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看到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他看到水中的云是真实的云所成的虚像
C.他看到水中的鱼是真实的鱼所成的实像
D.他看到水中的位置比真实的鱼的位置变深了
5.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熔点一定比乙物质的熔点高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没有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同起点向北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到达800m处所用时间等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B.根据公式v=,甲车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甲车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0~40s内的平均速度
D.在整个运动过程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始终向北运动
7.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8.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分别装满密度为ρ1和ρ2的液体。现将两个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铁球、铝球(ρ铁>ρ铝),分别浸没在A、B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ρ1>ρ2,m1一定大于m2 B.若ρ1>ρ2,m1一定小于m2
C.若ρ1<ρ2,m1可能小于m2 D.若ρ1<ρ2,m1一定小于m2
10.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11.在长江上,小明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C.以小明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
D.以江岸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12.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如图甲所示。接着按图乙、丙、丁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矿石的体积为160cm3
B.测得矿石的密度为2.1×103kg/m3
C.浸没的矿石排开水的质量为120g
D.按图乙、丙、丁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会偏大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3.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s和13.13s,则 的短跑速度较大,在奔跑过程中,小明观察到观众在向后运动,这是选 为参照物。
14.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甲车速度为72km/h,乙车速度为5m/s,则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S甲:S乙= ,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t甲:t乙= 。
15.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则 是法线,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右”)边是空气。
16.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则 (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是 。质量为1.8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 m3。
17.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他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这是指她唱歌时发声的 高。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瓷器是否有破损。
19.近视眼的角膜、晶状体比正常眼的更加凸起,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角膜、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方,用 镜矫正。当下流行的角膜塑形镜,其基本原理就是用塑形镜片压迫角膜,使角膜变得平缓一些, (选填“增强”或“减弱”)了角膜、晶状体的会聚能力。
20.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时,先后连续拍了两张远处的街景照片,如图所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的;若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的;若以路灯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作图题。(共6分)
21.(2分)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22.(4分)如图所示,A、B是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你画出:
(1)发光点S的位置;
(2)A、B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正确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应选择 (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眼睛在 (选填“A”或“B”)一侧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3)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蜡烛A经过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会 (选填“偏高”或“偏低”)。
24.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25.某实验小组做“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
(1)李明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先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此法测出的酱油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避免测量中烧杯沾有液体的影响,李明又想到另一种方法测量酱油的密度。他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 。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五、计算题。(共10分)
26.(4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的ETC收费系统,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现有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某收费站(如图乙),在进入距收费站s1=50m的ETC通道口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收费站左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s2=36m的收费站,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收费站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收费站全过程平均速度大小。
27.(6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1)计算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和ρ乙。
(2)用甲物质做成一个空心球,质量是180g,体积是90cm3,求空心部分的体积。
(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乙物质,求空心球的总质量。
试题解析
1.解:A、错误,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且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无法确定直径的位置;
B、错误,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
C、视线没有与刻度对齐,而是发生了倾斜,这样读出的数值不准确。
D、虽然没有从零刻线量起,但是操作都是正确的,只是要注意,圆柱体的直径需要用读取的数值减去与桌面对齐的刻度。
故选:D。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尺辅助测量长度方法的操作,属于基本技能。
卡尺法:用直尺和三角板把圆柱体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三角板紧夹住圆柱体,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的直径d。
2.解:A图改变水量,能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能改变频率,改变音调,故A正确;
B图探究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
C图探究了声音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图可探究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总结:此题考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知识,对于这类题目,要结合相关的声学概念进行分析处理。
3.解:
A、冰凌的形成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冰,是凝固,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正确;
D、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需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总结: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解:①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②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来自鱼的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的是在真实的鱼上方的虚像,因此他看到水中的位置比真实的鱼的位置变浅了,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5.解: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B错误;
C、甲物质在6﹣10min内,温度不变,无论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所以都有可能,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则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总结:本题考查熔点和沸点含义的理解,属于识记性知识,较简单。
6.解:A、据图可知,乙车到达800m处所用时间大于30s,甲车达900m才用30s,所用时间不相等,故A错误;
B、据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故B错误;
C、甲车在0~20s内的通过的路程s=600m,则根据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v甲==30m/s
乙车在0~40s内的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可知乙车的平均速度v乙==30m/s
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据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甲车的速度一开始大于乙车的速度,后来乙车速度大于甲车,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不可能做始终向北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总结: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
7.解:
A、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则速度为:v1===2m/s,此过程中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30~40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40m=40m,
其速度为v2===4m/s。
所以,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4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整个4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2m/s,故C正确;
D、由图象知,20~3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其速度为0,故D错误;
故选:C。
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能够从图象中得出各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对应的路程是关键。
8.解: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故A不符合题意;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光路图错误;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总结:本题考查了光折射的光路图,知道看水中鱼时,光的传播方向,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解:
由题知m铁=m铝,ρ铁>ρ铝,
由V=可得金属球的体积:V铁<V铝;
已知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
将两球分别浸没在A、B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m1=ρ1V1=ρ1V铁,m2=ρ2V2=ρ2V铝;
若ρ1>ρ2,因为V铁<V铝,所以由m=ρV可知:m1可能大于m2,m1也可能小于m2,还可能m1等于m2,故AB错误;
若ρ1<ρ2,因为V铁<V铝,所以由m=ρV可知:m1<m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总结: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知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密度小的体积大。
10.解:A、由图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故A错误;
B、若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的可逆性,物距小于像距,仍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近视镜是凹透镜,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将凹透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像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故C错误;
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总结: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中,应注意光学元件的放置和调整,同时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对数据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
11.解:A、小明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橡皮艇为参照物,小明与橡皮艇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小明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与橡皮艇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小明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小明为参照物,江岸与小明之间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小明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江岸为参照物,小明与江岸之间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2.解:
(1)由图中量筒中倒水前后的示数可知矿石的体积:V=200ml﹣160ml=40ml=40cm3;
浸没的矿石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V=40cm3=40×10﹣6m3,则m排=ρ水V排=1.0×103kg/m3×40×10﹣6m3=0.04kg;
矿石的密度ρ===2.1g/cm3=2.1×103kg/m3,故AC错误,B正确;
(2)按图中乙、丙、丁的步骤测得矿石的密度,由于从烧杯中取矿石,矿石会沾水,使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则密度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总结:本题考查了利用天平、量筒、烧杯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和误差分析,其中用量筒和烧杯测较大固体的体积的方法值得一试。注意:取出矿石时,矿石会沾水,使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密度偏小,易错题。
13.解:
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由题中数据可知小聪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少,根据v=知,小聪的短跑速度较大。
在奔跑过程中,小明以自己为参照物,观众与小明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观众是运动的,所以小明观察到观众在向后运动。
故答案为:小聪;自己。
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快慢的比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4.解:由题意知v甲=72km/h=20m/s,v乙=5m/s
则==;
当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时间时,通过路程之比为:
==×=×==4:1
当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路程时,所用时间之比为:
==×=×=×==1:4
故答案为:4:1;1:4。
总结:本题注意问题:1、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2、求比例题目中公式推导要条理;3、注意各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15.解:由图可知,∠AOG=60°,所以∠GOF=90°﹣60°=30°,而∠EOF=3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BF为法线,AD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GO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
由图可知,折射角为:∠COB=90°﹣30°=60°.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左侧是空气。
故答案为:BF;60;左。
总结: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
16.解:
(1)由图知,当两种物质的体积都是2cm3时,甲物质的质量是4g,乙物质的质量是1g,所以等体积的两种物质甲的质量较大;
(2)由图知,当两种物质的质量都是2g时,甲物质的体积是1cm3,乙物质的体积是4cm3,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1:4;
(3)由图知,当乙物质的质量是3g时,体积是6cm3,乙物质的密度ρ===0.5g/cm3=0.5×103kg/m3,则质量为1.8kg的乙物质的体积:
V′===3.6×10﹣3m3。
故答案为:甲;1:4;3.6×10﹣3。
总结: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迅速、正确地从图象获取有用信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7.解: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
总结: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8.解:①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判断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
②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是指黄英的声带振动较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较高;
③轻敲瓷器时,瓷器振动发声,如果瓷器有破损,材料不变,但是材料的结构改变,导致音色改变,所以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瓷器是否有破损。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音色。
总结:解答此题要根据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去分析,尤其要注意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19.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是用塑形镜片压迫角膜,使角膜变得平缓一些,减弱了角膜、晶状体的会聚能力,使像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前;凹透;减弱。
总结: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同时提醒现在的中学生要注意用眼卫生。
20.解:从图上可以看出:
当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大卡车的位置偏左了,所以大卡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是向左运动的。
当选择小轿车为参照物时,大卡车的位置偏右了,所以大卡车以小汽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右运动的。
若以路灯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与路灯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左;右;静止。
总结: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21.解:先作出发光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为A的像;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即入射点),连接AO,则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总结: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来完成光路。一定要注意物与像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22.解:
(1)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S;
(2)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总结: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以及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记住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过像点。
23.解:(1)玻璃板透明,用其来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这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应选用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观察时人眼应该不透过玻璃板,眼睛在B一侧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原因是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3)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蜡烛A的像偏高。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薄;(2)B;不能;(3)偏高。
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24.解:(1)凸透镜A焦距10cm,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所以物距u=30cm>2f,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凸透镜B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透镜B能用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1)缩小;(2)发散;近视眼。
总结: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5.解:
(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静止时偏右,此时应将平街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由图乙知,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50g+20g+10g+2g=82g,
倒入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82g﹣16g=66g,
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由图丙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60ml=60cm3,
酱油的密度为ρ===1.1g/cm3=1.1×103kg/m3;
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的过程中,会有部分酱油残留在烧杯中,这样会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测出的酱油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5)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可利用酱油和水体积相等达到测体积目的,从而计算酱油密度,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④由以上步骤可得:酱油质量m=m2﹣m0,
酱油体积V=V水=,
所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ρ水。
故答案为:(1)左;(2)66;1.1×103;偏大;(3)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ρ水。
总结: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基本计算,还考查了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得到液体体积,属于常规题。
26.解:(1)由图甲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v=90km/h,
由v=可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s=vt=90km/h×h=37.5km;
(2)由v=可得,汽车通过收费站所用的时间:
t2===6s;
(3)由v=可得,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收费站全过程平均速度:
v===8.6m/s。
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37.5km。
(2)汽车通过收费站所用的时间为6s。
(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收费站全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8.6m/s。
27.解:(1)由图可知,V甲=V乙=30cm3时,m甲=90g,m乙=30g,
则甲的密度ρ甲===3g/cm3,乙的密度ρ乙===1g/cm3,
(2)由ρ=可得,实心部分体积V实===60cm3,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实=90cm3﹣60cm3=30cm3;
(3)在空心部分注满乙物质,m注入=ρ乙V空=1g/cm3×30cm3=30g,
空心球的总质量m总=m球+m注入=180g+30g=210g。
答:(1)甲物质的密度ρ甲为3g/cm3,乙两种ρ乙为1g/cm3;
(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0cm3;
(3)空心球的总质量为210g。
期末测试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巩固练习题 (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巩固练习题 (word版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3(word版 含答案)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3(word版 含答案)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