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内阅读(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内阅读(无答案),共6页。
第1课《白鹭》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素”指的是 (颜色),“黛”指的是 (颜色)。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白鹭
的配合, 的大小,一切都很 。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作者这样评价白鹭的原因是 ,白鹭无论是 、 ,还是
,都韵味无穷,让人赏心悦目。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句话运用了 手法,把白鹭和 、 、 作比较,突出了白鹭 的特点。
第2课《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文中把花生和 、 、 作比较,说明花生没有 ,却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是父亲通过 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有用的人”主要指 。
第3课《桂花雨》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一个“浸”字说明了桂花 ,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桂花的 之情。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作者 时代 的场景。从 、 、 这些动作可以体会到 给作者童年带来的 和作者对 的怀念。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把 (地方)的桂花和 (地方)的桂花作比较。其想要表达
的情感。
第5课《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协调有序”写出了走搭石的 美,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轻快的音乐,写出了走搭石的 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走搭石的 美。作者通过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 的美丽画卷。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是文章的 ,作者 (手法),借搭石赞美了乡亲们 的美好品质。
第6课《将相和》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这是对蔺相如的 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 。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原来蔺相如并不怕廉颇,蔺相如谦让廉颇是为了 ,表现了蔺相如 的品质。
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地纺线呢。
作者是按 、 、 的顺序来具体介绍任丘的地道的。
地道中的洞有五个特点: 、 、 、 、 。
课内文段阅读。
白鹭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选文的第2自然段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鹤、朱鹭和苍鹭都比白鹭要 ,这样写的目的是 。
文中具体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包括雪白的 、铁色的 和青色的 。
在选文中找出四组反义词,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 ( )--(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选文的第5和第6自然段分别从 和 这两个角度来描写白鹭的。
选文向我们展示了 、 、 三幅优美的图画。
“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是指 的画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白鹭的嗜好是 。
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 爱慕--( ) 分辨--( ) 体面--(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手法,目的是 。
文中的中心句是 。
花生的“不好看”是指 ;“很有用”是指 。
花生具备的高贵品质是 。
(三)桂花雨
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桂花的?
选文的第3自然段通过对“我”的 和 描写,表现出“我”
的心情。
找出文章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文章中写了桂花的用途分别是 。
(四)搭石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 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 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人们摆搭石的句子。
人们要“紧走搭石”的原因是 。
请在原文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搭石表现出的音乐美:
搭石表现出的画面美:
搭石表现出的心灵美:
文章通过描写家乡的搭石,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 )着璧,往后( )了几步,( )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 )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 )。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完璧归赵”的起因是 ,结果是 。
蔺相如用了什么方法使得“完璧归赵”?
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使得文意通顺。
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一二单元 )语文课内阅读训练专项(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综合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文中括号前的字加上拼音,谈谈你对画“——”句子的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课内阅读检测卷(一)-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