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题(三)(word版 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题(三)(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放热反应,可燃物不需点燃或加热就能燃烧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燃烧
C.缓慢氧化一定放热
D.缓慢氧化是不能发光、不能放热的氧化反应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和氮气 B.水和二氧化碳 C.汞和一氧化碳 D.氯化钠和氧气
4. 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A.AB.BC.CD.D
5. 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A.1,1,1,2 B.2,1,1,2C.4,1,2,4 D.6,2,3,6
6.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其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在不断运动
7. 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差别是( )
A.镁离子核外电子数比镁原子多2个
B.核电荷数不同
C.镁原子核外电子比镁离子多2个
D.质量相差很多
8. 下列除杂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C.用浓硫酸吸收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铁中的碳酸钙
9.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10. 用嘴吹灭蜡烛灭火原理是( )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11. 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可推知X为( )
A.NO2 B.N2OC.NO D.N2O3
12.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3.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气体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14. 5月14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存放婴儿纸尿裤的仓库发生火灾,迅即赶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枪将大火扑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
B.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对空气会造成污染
C.水枪灭火时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点
D.存放纸尿裤等易燃物时不可堆得过密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取用固体粉末
D.
过滤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5分)
16. 纯净的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是淡蓝色的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合,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
(1)关于过氧化氢和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
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B.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气,水分子中不含氧气
C.都是氧化物
D.都含有氧分子
(2)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17.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 ,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煮沸 C.蒸馏 D.吸附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18.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氧分子 (2)3个碳酸根离子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9. 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20. 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21.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了“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发现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 .该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在老师的启发下,小华认识到要通过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不更换药品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仪器必须 .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满分25分)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A.全部是碳酸钙 B.全部是氧化钙 C.① .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结论】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
剩余固体成分应为【猜想与假设】中的④ (填“A”或“B”或“C”).
【交流与反思】实验操作(2)中产生的气体是⑤ ,该气体有何作用⑥: (写一种即可).
23.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生活中的水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摘录部分)
感官指标: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化学指标: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铝<0.2mg/L…
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等
(1)自来水厂用过滤的方法使水澄清透明,再用一种物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从而达到感官指标,而化学指标中的铜,铝等指的是 (填写“原子”或“元素”).
(2)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试计算:
①Ca(ClO)2中钙:氯:氧元素的质量比
②143gCa(ClO)2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
(二)探究水的组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自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水的组成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查阅资料】
水难导电,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进行试验】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两个电极附近产生很多气泡,a管内气泡产生较b管快,小组成员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尖嘴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放在b端管口燃着的木条 .分析得出:水通电的符号表达式为 ,进而推出水是由 组成的.
【定量研究】小组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几乎都是2:1.同学们还想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查阅资料:氢气的密度是0.09g/L,氧气的密度是1.43g/L.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4.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NaOH溶液能吸收CO2)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
(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如图2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
四.计算题(1小题,共20分)
黄铜是铜和锌组成的合金.现取某黄铜样品40g,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有关计算.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 1. B 2. C 3. B 4. D 5. C 6. D 7. C 8. A 9. C 10. C 11. A 12. A 13. B 14. C 15. C
二. 16. (1)AC;
(2)2H2O22H2O+O2↑.
17. (1)A; D;
(2)+4;
(3)Ca(HCO3)2H2O+CaCO3↓+CO2↑
18. (1)2O2;(2)3CO32﹣;(3)Ca.
19. (1)S+O2SO2;化合反应;
(2)氧气的浓度.
20. Fe2O3+3CO2Fe+3CO2;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21. 遵守
密封
三. 22. 猜想与假设】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氧化钙; 碳酸钙;
【实验结论】C;
【交流与反思】二氧化碳;灭火、制冷、降雨、制饮料、做气体肥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舞台烟雾等.
23. (一)(1)元素.
(2)①40:71:32;②40g;
(二)【实验分析】燃烧更旺;2H2O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
【定量研究】18:143.
24. (1)Ca(OH)2+CO2=CaCO3↓+H2O;
(2)C+CuO+Cu+CO↑;
(3)CO2、CO(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4)点燃酒精灯给CuO加热,观察黑色粉末CuO是否变红,(确定CO是否存在).
四:
解:(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200g﹣199.6g=0.4g;
(2)设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4g
=
x=13g
样品中铜的质量是40﹣13=27g,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故答案为:(1)0.4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事实
解释
A
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空气容易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 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C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②
(2)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③
实验步骤
①将黄铜样品和过量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②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样品和稀盐酸的质量共为200.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99.6g
相关试卷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三)(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三)(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一)(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一)(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三)(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题(三)(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