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探究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三幅照片:教室内国旗、操场上的国旗、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初步感受三幅图的共同点。
2、仔细观察,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点?
引出共同点是都有国旗。
3、三面国旗大小虽然不同,但是形状有没有变化?
形状不会变化,因为国旗是庄重严肃的,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二、探究
1、国旗的长和宽里还隐藏着一个秘密,想知道吗?
学生写出每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学生汇报三个比及比值,分别是60:40=、2.4:1.6=、5: =
2、观察三个比及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比不相同,比值却相同。
3、同学们,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呢,老师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为3:2,所以比值就是。
4、课件展示:60:40=、2.4:1.6=,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就说这两个比相等。
写作:60:40=2.4;1.6
展示:60:40=、2.4:1.6=、5: =,你能像老师一样,在找出两个相等的比吗?
60:40=5: 、 2.4:1.6=5:
5、在数学上把这样的式子叫作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比例吗?
学生说一说
教师及时概括: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学生齐读比例的概念,师归纳这就是比例的意义。
6、师生互动:老师出一个比1.5:0.5,学生也出一个比,与老师的比组成一个比例。
意在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7、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自学课本内容,比例有4个项,两端的两项叫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内项。
学生说出2.4:1.6=5:的外项与内项,练习找60:40=2.4;1.6的外项与内项。
改写成分数形式为=,你还能说出它的外项与内项吗?
认识交叉法找外项与内项。
过渡:不知不觉间,我们了解了比例的这么多知识,其实,在比例的外项和内项间还藏着个小秘密,想知道吗?那我们就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吧!
8、探究:请你以60:40=2.4;1.6为例,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用加、减、乘、除的方法)它的外项与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是自己创造个比例来研究。
学生自己研究,记录研究过程,形成结论。
多名学生汇报过程及结论,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9、借助学生汇报,引出猜想:刚才我们只是在这几个比例里,发现了“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个规律,那是不是在所有的比例里都有这个规律呢?
再举例验证,形成结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10、回顾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比例发现了一个猜想,接下来举例验证,猜想得到证实,从而形成结论。这种研究方法也是数学家们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你们小小年纪已经具备了数学家的潜质。
过渡:小小数学家们,接下来,我们就到巩固练习里一试身手吧!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1.5 和4:2
2:7 和 :
4:1 和 8:5 8:( )
2、填一填
2:1=( ):3
=
a:8=9:b,所以ab=( )
8:( )=( ):5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探索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部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像照片如何按一定的比例放大不变形的问题,如何根据影长求实际物体高度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走进生活,去探索更多的奥秘好吗?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牵引旧知,导入新课,建立概念,学习新知,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七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七 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一等奖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练习应用 拓展求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