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4 常用的盐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归纳了解盐的溶解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和归纳认识一些盐的物理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盐的认识,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理解盐的溶解性。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回答:
一、盐的分类
根据盐的组成不同,如按盐组成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名称,一般有如下的分类:
钠盐:NaCl、Na2CO3、Na2SO4、Na2S等。
钾盐:K2CO3、KNO3、KCl等。
硫酸盐:CuSO4、K2SO4、(NH4)2SO4等。
碳酸盐:Na2CO3、K2CO3、(NH4)2CO3等。
盐的分类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酸式盐、碱式盐和正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强碱盐和弱酸弱碱盐等。
二、生活中常见的盐
1.氯化钠(重要的调味品,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咸味。
(2)在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人体中的氯化钠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人体正常每人每天约需3g~5g食盐。但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3)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
(4)用途:①医疗上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②用来制备Na2CO3、NaOH、Cl2、HCl等物质;③食品的调味剂,腌渍蔬菜等;④公路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消除;⑤农业上利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2.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1)物理性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晶体或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25℃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9×10-4g)。
(2)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白垩以及珍珠、珊瑚等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用途:
碳酸钙大量用于建筑业。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还可以用于补钙剂等。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都显碱性)
三、盐的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设计意图
通过课本盐的溶解性表归纳盐的溶解性,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常见的盐
名称 俗称 化学式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氯化钠 —— NaCl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与Ag+反应
碳酸钠 纯碱、苏打 Na2CO3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与Ca2+反应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高温易分解
碳酸钙 —— CaCO3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制备CO2
硫酸铜 —— CuSO4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检测水
教学反思
盐对学生来说是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但是学生所熟悉的盐——食盐,并不是我们化学中所说的盐。所以本节课以有关食盐的谜语来导入盐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容易说出谜底,并产生兴趣。接着问:“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你们同意吗?理由是什么?”顺利引入本课。出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起来有明确的方向。首先由学生介绍常见的几种盐——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利用幻灯片呈现出来,使预习不足的同学得到充实,并强调了其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实验观察发现盐与盐也可以发生反应,而且发现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由此得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在突出本节课重点的同时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用侯德榜先生的座右铭展开小组竞赛答题,希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激起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热情,最后赠予学生一句具有化学色彩的激励语言,以表达老师对学生祝福和期盼
例题展示
例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B )
A.NaCl氯化钠食盐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D.NaOH氢氧化钠烧碱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A、C、D中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氧化钙的俗名是生石灰,故选B。
例2用稀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A )
A.纯碱B.白酒
C.白糖D.食醋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其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浸泡蔬菜以降低残留农药的毒性,A正确;白酒、白糖溶液呈中性,食醋呈酸性,均不符合要求。
例3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下列物质属于硫酸盐的是( C )
A.H2SO4B.Na2SC.K2SO4D.SO2
解析:H2SO4由H+和SO42-构成,属于酸;Na2S由Na+和S2-构成,属于盐但不含硫酸根,故不属于硫酸盐;K2SO4由K+和SO42-构成,属于硫酸盐;SO2由S和O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4要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D )
A.锌B.硝酸银C.紫色石蕊试液D.硝酸钡
解析:锌可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故无法用锌区分这两种酸;盐酸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二者的现象相似,故无法用硝酸银进行区分;紫色石蕊溶液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均显红色,故无法用石蕊溶液区分这两种酸;盐酸不与硝酸钡发生反应,但硫酸与硝酸钡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可用硝酸钡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课后作业
1.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A.胃溃疡病人胃酸过多可通过服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药物来反应掉过多的胃酸
B.某同学用pH试纸测出当地雨水的pH值为4.6,因此当地的雨水为酸雨
C.印染厂的废水,加入适量的硫酸中和
D.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的链条锈蚀
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碳酸氢铵可用作食品的增味剂
B.金刚石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D.液态空可用作工业制氧的原料
3.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关于盐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
A.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
B.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亚硝酸钠不能用于保鲜食品
4.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5.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主要成分不一致的是( A )
A.纯碱是碳酸氢钠
B.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6.在烧杯中盛有HCl和C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测得pH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A点时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B.B点时,溶液中只含氯化钠
C.A、B、C三点中,溶质的种类分别是3、2、1
D.C点时,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B.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下列常见物质显碱性的是( C )
A.食醋B.食盐水C.肥皂水D.柠檬水
9.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C )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水渣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大量水清洗
D.火碱用于制造肥皂、造紙、纺织等工业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0.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肥皂水②活性炭③熟石灰④干冰⑤小苏打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④ 。
(2)可用于制作面包发酵粉的是 ⑤ 。
(3)可用作防毒面具滤毒剂的是 ② 。
化学九年级下册8.5 化学肥料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8.5 化学肥料优秀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3 酸和碱的反应获奖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获奖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