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师大版数学五下第八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 试卷 25 次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五下第八单元测试卷B(附答案) 试卷 21 次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五下期末测试卷A(附答案) 试卷 52 次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五下期末测试卷B(附答案) 试卷 5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五下期末测试卷C(附答案) 试卷 31 次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五下第八单元测试卷C(附答案)
展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测试C
一、选择题
1.为了清楚地反映遂宁和成都两地2018年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A.单式折线 B.复式折线 C.单式条形 D.复式条形
2.要表示某小学1~3年级男女学生最喜欢的玩具情况就选用( )。
A.单式条形统计图 B.复式条形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3.在一分钟的跳绳比赛中,小丽前2次跳的平均个数是120下,要使前3次跳的平均个数是125下,她第3次应跳( )。
A.125下 B.145下 C.135下
4.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量相比( )。
A.大一些 B.相同 C.小一些
二、填空题
5.光明小学气象小组的同学们想制作一幅统计图,反映当地2016年和2017年每个月的降水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用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6.学校把田径队、舞蹈队、唱歌队的人数整理成一幅统计图,应该画成_______比较合适。
7.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种不同颜色的______表示出两种类型的数据,可以清楚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对一组数据进行比较。
8.某校学生喜欢的蔬菜情况统计图如下:
某校学生喜欢的蔬菜情况统计图
(1)喜欢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生一样多,喜欢________的学生最少。
(2)五(2)学生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多,五(1)学生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多。
(3)如果你是食堂管理员,在做菜时,________应该加量。
三、判断题
9.平均数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
10.表示某个工厂两车间一年中每个月生产零件总数的多少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直观。( )
11.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都必须有图例。( )
12.笑笑在一分投篮比赛中,2次投的平均个数是25个,要使3次投的平均个数是26个,第3次应投27个。( )
13.比较六年级五个班喜欢看动画片和看电影的人数多少,绘制条形统计图较好。( )
14.看某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应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
15.第28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金、银、铜牌数量和俄罗斯运动员获金、银、铜牌数量对比时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
16.求平均数用到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
17.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以及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
四、其他计算
18.计算。
+= -= ×=
28×= ÷ 12= ÷=
五、解方程
19.解方程。
5x-x=72 x÷8= 25+8x=65
6x-9=4 4x= 3.2x+2.8x=12.6
六、解答题
20.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北京去年7月至10平均气温是多少?
(2)南京去年7月至10平均气温是多少?
21.今年四个学生的父亲的年龄分别是42岁、39岁、38岁、41岁,求今年这四位父亲的平均年龄。
22.1个塑料瓶值多少元?(先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23.学校举行歌唱比赛,8位评委给一个同学的打分如下:(单位:分)
4 | 7 | 7.2 | 7.5 | 8 | 8.4 | 9 | 9.8 |
请采用一种方法给出这位同学的合理分数,并说出你的方法合理的理由。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条形统计图,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据此解答。
【详解】
为了清楚地反映遂宁和成都两地2018年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2.B
【分析】
条形统计图,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
要表示某小学1~3年级男女学生最喜欢的玩具情况就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3.C
【分析】
用前3次跳的平均数乘3计算出前3次需要跳的总数,再用前2次跳的平均数乘2计算出前2次跳的总数,二者的差就是第3次需要跳的数。
【详解】
125×3-120×2
=375-240
=135(下)
4.A
【分析】
条形统计图分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量要多一些;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关键.
【详解】
复式条形统计图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量要大一些.
5.复式折线
6.条形统计图
7.直条
【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据此解答。
【详解】
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出两种类型的数据,可以清楚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对一组数据进行比较。
8.菠菜 花菜 芹菜 花菜 西红柿 芹菜
【分析】
(1)由统计图可知:两个班喜欢吃青菜的有7+8=15人、喜欢吃菠菜的有10+9=19人、喜欢吃花菜的有7+12=19人、喜欢吃西红柿的有11+7=18人、喜欢吃芹菜的有6+5=11人、喜欢吃萝卜的有6+6=12人,据此解答;
(2)根据统计图解答即可;
(3)喜欢吃芹菜的人较少,应多吃芹菜,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据此解答。
【详解】
(1)喜欢(菠菜)和(花菜)的学生一样多,喜欢(芹菜)的学生最少;
(2)五(2)学生喜欢(花菜)的人数最多,五(1)学生喜欢(西红柿)的人数最多。
(3)如果你是食堂管理员,在做菜时,(芹菜)应该加量。
9.√
【分析】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平均数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10.×
【分析】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并根据各个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而宽度相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
表示某个工厂两车间一年中每个月生产零件总数的多少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更直观。
11.√
12.×
13.√
【分析】
条形统计图,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比较六年级五个班喜欢看动画片和看电影的人数多少,绘制条形统计图较好。
14.√
【分析】
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以反映出增减变化趋势,分析即可。
【详解】
看某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应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
15.×
【分析】
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第28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金、银、铜牌数量和俄罗斯运动员获金、银、铜牌数量对比时应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16.√
17.√
【分析】
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以及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18.;;;
;;
【分析】
根据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
+=+= -=-== ×=
28×= ÷12=×= ÷=×2=
19.x=18;x=;x=5
x=;x=;x=2.1
【分析】
5x-x=72,先把左边合并为4x,再在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
x÷8=,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乘以8即可;
25+8x=65,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先同时减25,再同时除以8;
6x-9=4,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先同时加9,再同时除以6;
4x=,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除以4;
3.2x+2.8x=12.6,先把左边合并为6x,再在两边同时除以6即可。
【详解】
5x-x=72
解:4x=72
4x÷4=72÷4
x=18
x÷8=
解:x÷8×8=×8
x=
25+8x=65
解:25+8x-25=65-25
8x=40
8x÷8=40÷8
x=5
6x-9=4
解:6x-9+9=4+9
6x=13
6x÷6=13÷6
x=
4x=
解:4x÷4=÷4
x=
3.2x+2.8x=12.6
解:6x=12.6
6x÷6=12.6÷6
x=2.1
20.(1)16.25℃;(2)25.75℃
【分析】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
(1)(25+20+15+5)÷4
=65÷4
=16.25(℃)
答:北京去年7月至10平均气温是16.25℃。
(2)(28+30+25+20)÷4
=103÷4
=25.75(℃)
答:南京去年7月至10平均气温是25.75℃。
21.40岁
【分析】
根据题意把四位父亲的年龄加起来,然后让他们的年龄和除以4,就是这四位父亲的平均年龄,据此解答。
【详解】
(42+39+38+41)÷4
=160÷4
=40(岁)
答:今年这四位父亲的平均年龄是40岁。
22.0.12元
【分析】
设1个塑料瓶值x元,根据12个易拉罐的钱+15个塑料瓶的钱=3元,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等量关系为:12个易拉罐的钱+15个塑料瓶的钱=3元
解:设1个塑料瓶值x元,根据题意得:
12×0.1+15x=3
15x=3-1.2
x=1.8÷15
x=0.12
答:1个塑料瓶值0.12元。
【分析】
先找出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出剩下的的总分,再除以人数6,就可以得出所求的平均分;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据此解答。
【详解】
(7+7.2+7.5+8+8.4+9)÷6
=47.1÷6
=7.85(分)
答:这位同学的平均分是7.85分。
理由: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减小极端值对选手的影响,使选手分数更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