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一、【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2.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3.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及试剂】器材: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火柴、碎瓷片。试剂:乙醇、乙酸、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铜丝、澄清石灰水、镁条、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过程和结论】1.乙醇的性质(1)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实验操作: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观察其状态,闻其气味。实验结论:乙醇是_____液体,有特殊香味。
(2)探究乙醇的燃烧产物
CH3CH2OH+3O2 2CO2+
(3)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乙酸的性质(1)探究乙酸的物理性质实验操作: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观察其状态,小心地闻其气味。实验结论:乙酸是_____液体,有强烈_______气味。
2CH3COOH+Mg→
(CH3COO)2Mg+H2↑
2CH3COOH+Cu(OH)2→
(CH3COO)2Cu+2H2O
(3)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比较。
2CH3COOH+ ====2CH3COO-
二、【思考与探究】
【思考讨论】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加热铜及将它插入乙醇里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提示:热铜丝插入一次,反应生成的乙醛量很少,多次操作,可增加生成乙醛的量,提高乙醛的浓度,便于在后续实验中闻到乙醛的气味。
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H2SO4和饱和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解释相关现象。提示: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水,因此饱和Na2CO3溶液有以下4个作用:①中和乙酸;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素养再提升】 【典例示范】角度1 乙醇的性质【典例1】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预先使乙醇浸湿脱脂棉并照图安装好;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
(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__________(填“能”或“否”)继续进行。原受热的铜丝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铜丝加热时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将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和水。(2)铜丝被氧气氧化变为黑色的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被乙醇还原重新变为红色,然后铜丝再与氧气反应继续进行下去。催化剂在起催化作用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温度。(3)因醇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故撤掉酒精灯后,反应放出的热使该反应继续进行,铜丝处仍然出现上述现象。答案:(1)2CH3CH2OH+O2 2CH3CHO+2H2O(2)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亮 温度 (3)能 原受热处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亮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角度2 乙酸的性质【典例2】某化学课外学习小组利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乙酸各2 mL、乙醇3 mL,正确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酸、乙醇沸点低,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浓硫酸密度大,应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以防液滴飞溅,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2)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时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4)振荡试管b时,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与Na2CO3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
答案:(1)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加入乙酸(2)加入碎瓷片(3)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4)振荡时产生气泡,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三、【素养提升】
1.丙烯醇是生产甘油、医药、农药、香料和化妆品的中间体,也是生产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及双(2,3-二溴丙基)反丁烯二酸酯的原料。结合乙烯和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推测丙烯醇(CH2=CH—CH2OH)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加成反应B.氧化反应C.与Na反应D.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解析】选D。丙烯醇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醇羟基,具有醇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应,与钠反应,但不具有酸性,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2.生活中有丰富的食品调味剂,如香油、辣酱、花生酱、糖等,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其中食醋是生活必备的食品调味剂。某同学分别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食醋,不会观察到明显现象的玻璃杯中盛有( )A.滴加了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B.锌粉C.食盐粉末D.纯碱粉末【解析】选C。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能中和NaOH,使溶液的红色褪去;醋酸也能与锌粉、纯碱粉末反应冒气泡,醋酸不能与食盐粉末反应。
3.赤松花粉中含有去氢分支酸。分支酸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在微生物、植物的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系统中作为中间体。
(1)分支酸分子中含有几种官能团?提示:4种。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醚键、羟基4种官能团。(2)1 ml分支酸最多可与________m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提示:2。1 ml分支酸只含有2 ml羧基,所以只能与2 ml NaOH发生中和反应。(3)分支酸能否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能原理是否相同?提示:能;否。分支酸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原理不同。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新人教版必修2化学76《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课件pptx、76实验活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优秀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实验目的,实验用品,无色透明,特殊香味,比水小,易挥发,乙醇的物理性质,结构式,分子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获奖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