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作业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4732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作业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4732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作业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4732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煤本身是可燃物质,但是块状的煤用明火靠近都不燃烧,而当煤变为粉末状态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即迅速爆炸,其原因是( )A.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着火点低B.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放出的热量多C.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总表面积大D.粉末状态的煤呈气态,属于可燃性气体答案 C解析 煤变为粉末状态时,总表面积增大,与空气中的氧气密切接触时,一旦遇见火源,便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2.反应2CO(g)+4H2(g)CH3CH2OH(g)+H2O(g)是一个放热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增大H2浓度可以使CO转化率达到100%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升高温度均可加大反应速率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答案 B解析 因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正确;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但可逆反应都存在一定限度,不可能使CO完全转化,B错误;使用合适催化剂、升温都能加大反应速率,C正确;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0,D正确。3.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A.为了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加入MnO2D.为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答案 D4.在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 D.增大CO浓度答案 B解析 不论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升高温度会增大反应速率,而降低温度会减慢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5.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将完全转化为NH3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答案 C解析 N2与H2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为NH3,A错误;达到平衡时,N2、NH3、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而不是一定相等,B错误,C正确;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反应仍在进行,故都不为零,D错误。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1.直接标志(1)v正=v逆≠0(化学平衡的本质)①同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②在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③化学方程式两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或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化学平衡的现象)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②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2.间接标志(1)反应体系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适用于有气体参与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的可逆反应)。(2)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适用于恒容时有固体、液体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3)对于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有颜色物质的可逆反应,若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5)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适用于①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相等的可逆反应;②有固体、液体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②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③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④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从表面上看,反应物不再被消耗,生成物也不再增加,反应物达到最大转化率,生成物达到最大产率,这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①正确;当一个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反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②正确;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一旦条件改变,平衡就要被破坏,化学反应的限度也就随之而改变,③、④错误。7.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C.2v(X)=v(Y) D.3v(W)=2v(X)答案 C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决问题。A项=3,不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C项=,合理;D项=,不合题意。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答案 C解析 达到平衡时,H2转化的物质的量为8 mol×25%=2 mol。在一定条件下,N2与H2发生反应: N2+3H22NH3起始物质的量/mol 2 8 0转化物质的量/mol 2 平衡物质的量/mol 6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5%。 9.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甲500 ℃,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乙500 ℃,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丙45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50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答案 C解析 温度高,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乙最快,其次是甲,最慢的是丙。10.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反应速率一样大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答案 A解析 镁比铝活泼,镁与盐酸反应速率快,A错误;大理石粉末表面积大,反应快,B正确;光照加快了浓硝酸的分解速率,C正确;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D正确。11.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的对比实验,其中(1)加入MnO2,(2)不加MnO2。下列各项是反应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A解析 由图像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V(O2),只要H2O2的量相同,两种情况下最终产生O2的体积应相同。(1)中MnO2作催化剂,加快了H2O2的分解,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比(2)的多,反应结束时所用时间短,故选A。1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反应从开始到化学平衡状态,n(Z)从0 mol增至1.58 mol,n(X)从1.20 mol减至0.41 mol,n(Y)从1.00 mol减至0.21 mol,变化量n(Z)∶n(X)∶n(Y)=1.58∶0.79∶0.79=2∶1∶1,故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反应开始到10 s,c(X)减少=0.395 mol/L,c(Z)增加=0.79 mol/L,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 mol/(L·s)。反应开始到10 s,n(Y)减少0.79 mol,Y的转化率为×100%=79.0%。二、非选择题 13.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某一气态反应的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求得:(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3)4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v(正)________(填“>”“<”或“=”,下同)v(逆),8 min时,v(正)________v(逆)。答案 (1)2AB (2)0.05 mol·L-1·min-1 (3)> =解析 由图像可知:前4 min内,v(A)==0.05 mol·L-1·min-1,v(B)==0.025 mol·L-1·min-1,故v(A)∶v(B)=2∶1,即反应方程式为2AB。在4 min时,可逆反应尚未达到平衡,故此时v(正)>v(逆),8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v(正)=v(逆)。1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A+B―→C+D的反应速率,他们将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请完成以下问题:(1)在O~t1、t1~t2、t2~t3各相同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生成C的量最多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2)从反应速率的变化,可看出该反应可能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答案 (1)t1~t2 t1~t2 (2)放热解析 (1)分析图像可知:t1~t2时间段里,C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最大,因此该时间段里,生成C的物质的量最大,其反应速率最快。(2)分析图像可知:反应初始,反应物的浓度最大,生成物C的浓度最小为0,O~t1时间段C的浓度增加较慢,而t1~t2时间段C的浓度增加很快,故可能是t1~t2时间段溶液温度的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此推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t2后由于A、B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ml·L-1·s-1,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一课一练,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