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将洋葱,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草甘膦是一种可以杀灭多种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射洪中学高2020级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邓平杜颖 审题人:杨智勇 李俊花 校对: 蔡红梅 刘琼蔺志坚
注意事项:
1.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太空育种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该选用萌发的种子 B.仅有少数种子会发生突变
C.应该淘汰不具备新性状的种子 D.产生的新性状大多数对生产不利
2.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B.I、II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C.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D.基因a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则改变
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③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④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缺陷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入4℃的环境下继续培养36h,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本实验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染色体数目16→32加倍的过程
D.与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同,低温是通过抑制着丝粒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5.已知马铃薯是四倍体,含48条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它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四倍体马铃薯不能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C.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12条染色体
D.四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6.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人工诱变可培育出合成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C.种子长成植株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
D.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
7.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人胰岛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能够定向地改造细菌的性状
C.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 D.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
8.草甘膦是一种可以杀灭多种植物(包括农作物)的除草剂。其杀灭植物的原理是能够破坏植物叶绿体中的EPSPS合成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让农作物产生更多的EPSPS酶,就能抵抗草甘膦,从而让农作物不被草甘膦杀死。下列有关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培育的分析,错误的是()
A.可通过喷洒草甘膦来检验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
B.可以用质粒将EPSPS合成酶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C.可以用大豆的受精卵或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食品都是不安全的
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产前诊断可以预防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D.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
10.我国大约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遗传病在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伤害。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意义重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B.遗传咨询可通过了解家族病史,对各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C.B超检查可通过检测显、隐性基因将患者筛查出来
D.若通过基因诊断发现胎儿携带致病基因,母亲应终止妊娠
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猕猴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它们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它的表现型
D.若两个动物可以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则说明这两个动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2.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不正确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频率高的基因一定更适应环境
B.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C.基因频率若发生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D.使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诱变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对于该植物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
B.将Aa个体与aa个体杂交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分离
C.该种群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不变
D.该种群个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基因频率不变
15.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
A.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群的数量激增
B.某些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C.猎豹捕食斑马进行相互选择
D.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出现创造了条件
16.图中甲为红细胞,A、B、C 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 A 代表组织液,可为甲提供养料
B.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 B 中液体的量增多
C.A、B、C 的渗透压稳态与内环境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D.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要通过内环境
1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载体蛋白
B.RNA聚合酶、抗体、激素、H2O
C.胆固醇、O2、神经递质、血浆蛋白
D.Ca2+、消化酶、氨基酸、葡萄糖
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血糖补充速率(mg/kg⋅min)
19.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血糖消耗速率(mg/kg⋅min)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20.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以维持内环境体温的恒定不变
D.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22.人体遇到寒冷刺激,会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中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B.寒冷环境中人体某些激素的分泌会增多
C.此时内环境发生变化,下丘脑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
D.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有关
23.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饮清水后0.5h,血液中垂体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B.饮清水后约l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C.饮清水后,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D.人体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
24.观看惊险电影时,电影中的画面和声音信息会使人们心跳加速且久久不能平静,其原因一方面是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另一方面是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紧张刺激可作用于听觉和视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和传递的过程都会消耗ATP
C.心跳加速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久久不能平静说明神经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25.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
B.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C.胃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D.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2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2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吞噬细胞受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
B.人若被毒蛇咬伤,需要注射抗毒血清(抗体)以减弱毒素的伤害
C.效应T细胞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
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28.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29.下列与免疫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花粉后引起的荨麻疹属于自身免疫病
B.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造成的
C.机体产生的抗体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致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人体感染HIV后,体内T细胞数量就会立即出现剧烈下降趋势
30.如图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a 结构位于感受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功能上来说,b 为树突,d 为轴突
B.c 结构位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C.若在 d 处给予刺激,则可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
D.e 结构参与构成效应器
31.下图是突触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B.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后,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C.只有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会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D.②表示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
3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静息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因而表现出膜外正电位
B.给予适宜剌激后,受刺激部位的Na+大量内流,该过程不消耗ATP
C.在甲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D.根据乙图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可判断a、c为未兴奋部位
3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的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4.下列有关神经中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大脑言语区的S区受损,病人将患运动性失语症
B.控制生物节律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C.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脊髓
D.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该过程的调节
35.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都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
C.激素含量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体液调节就是体液中的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3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饲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可能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延长光照可能会提高鸡的产蛋率,与其体内的雌性激素浓度有关
C.下丘脑功能受损的小狗抵御寒冷的能力可能会减弱
D.青少年误服含性激素的保健品,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会较高
37.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C.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
38.如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图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则图甲中的a、b、c、d点所对应的乙图中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
A.a—① B.b—② C.c—③ D.d—④
39.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
40.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 ,每空2分)
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主要
原理
(略)
(略)
(略)
(1)______
(略)
常用方法
(2)____
(略)
(略)
(略)
(略)
特点
(略)
常需要处理大量材料,这是因为(3)____
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限,是因为(4)_____
(略)
(略)
应用
(略)
(略)
(略)
(略)
检测转基因抗虫棉是否成功的简便方法可通过(5)_____
42.(12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后会引起机发热,发热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于骨骼肌的连接结构与突触相同。其中体温调定点视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是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器官,很多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其控制。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如图所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途径实现,这种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_,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多少又受反馈调节控制,请简要画出其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过程中,人体产热量_______散热量(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骨骼肌使其收缩的过程中,兴奋在传出神经元上传导的方向是_______,作用于骨骼肌的信号是_______。
(4)上述过程机体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
43.(8分)下图是关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的图解,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下同),不能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有__________。
(2)图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细胞c的____________。物质④与抗原结合,可以形成_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唾液腺和泪腺细胞也可进行免疫,是因为____________。
(4)器官移植可能会出现免疫反应,其免疫途径对应上图的数字序号是____________。临床上常通过___________,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44.(10分)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黄豆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表格所示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玫瑰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如果黄豆幼苗己经表现出向光性,则向光性出现的外因是__________;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化学物质,其本质是_______________。通过一定方法测得黄豆幼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
2.请在表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玫瑰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在浓度__________之间配制等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5组。
②取长势、长度等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玫瑰插条若干,平均分为5组,并编号。
③分别用上述配制的__________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对应组的玫瑰插条相同时间。
④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玫瑰插条的根长度,并___________,比较得出大致最适浓度。
射洪中学高2020级高二上期第三学月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C
【解析】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萌发的种子细胞分裂旺盛,易于诱发突变,因此太空育种应选用萌发的种子,A正确;突变具有低频性,B正确:太空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种子萌发后不一定产生新性状(必修二练习册P56思考延伸3),但可能已产生了新的基因,可继续做育种的材料,C错误;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D正确。
2、A
【解析】染色体结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所以A正确;I、II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发生在非基因片段上,不属于基因突变,故B错位;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a、b属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错误;D可能是发生的隐性突变,性状不一定改变。
3、C
【解析】基因重组主要是指有性生殖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包括(1)交叉互换;(2)自由组合。(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4)转基因技术。
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①正确;
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②错误;
③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③正确;
④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属于基因工程,其原理是基因重组,④正确。
4、B
【解析】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A 错误;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正确;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本实验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染色体数目32→>64加倍的过程, C 错误;与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相同,4℃的低温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 错误。
5、B
【解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单倍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其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马铃薯是四倍体,其雌、雄配子都含24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种植马铃薯时,只要把块茎切成很多小块来栽种,每一小块都要注意带有芽眼即可繁殖,这是无性生殖,B错误;马铃薯是四倍体,含48条染色体,说明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2条染色体,C正确;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为单倍体,故四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D正确。
6、D
【解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错误;B、通过基因工程可培育出合成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种子发育成植株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所以不会出现基因重组,C错误;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其原理是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D正确。
7、A
【解析】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基因工程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B正确;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C正确;基因工程需要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D正确。
8、D
【解析】从个体水平上鉴定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时,可通过喷洒草甘膦后观察转基因大豆的存活情况来检测,A正确;要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需要运载体,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B正确:可以用大豆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也可以用大豆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C正确;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不能笼统地认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食品都是不安全的,D错误
9、A
【解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疾病。(2)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3)实例:腭裂、无脑儿、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患儿的出生的两种途径,B正确;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为: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C正确;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且应保证样本数量足够大,D正确。
10、A
【解析】禁止近亲结婚主要为了降低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率, A 正确;遗传咨询可通过了解家族病史,对多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B 错误;基因检测可通过检测显、隐性基因将患者筛查出来, C 错误;若通过基因诊断发现胎儿携带显性致病基因时,母亲应终止妊娠,而胎儿携带隐性致病基因且是杂合体时,母亲不需要终止妊娠, D 错误。
11、A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 A 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它的基因型, C 错误;若两个动物可以进行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则说明这两个动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若两个动物可以进行交配并产生不可育后代,则说明这两个动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 错误.
12、A
【解析】生物的变异不是环境改变导致的,环境只能对生物变异进行选择, A 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 正确.
13、B
【解析】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下,种群内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而人工选择条件下则不一定, A 错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 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因此新物种不一定形成, C 错误;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药物对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进行了选择,使抗药的个体存活并繁殖增多, D 错误.
14、C
【解析】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1—20%-20%)+1/2×20%=70%, a 基因频率为1—70%%=30%, A 正确; Aa 个体含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将 Aa 个体与 aa 个体杂交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分离, B 正确;该种群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 AA 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由于60%变为49%=(70%×70%%), C 错误;该种群个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 基因频率不变,仍为70%, D 正确。
15、A
【解析】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不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这种情况由于鹿群没有捕食者的选择作用,很可能会导致鹿群退化,不属于共同进化, A 错误; B 、 C 、 D 、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猎豹捕食斑马、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均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所以 B、C、D 正确.
16、A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甲为红细胞,A是甲生存的直接环境,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
图中A为血浆,A错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大量进入B(组织液)中,导致B增多,B正确;内环境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和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C正确;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
17、C
【解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二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B、RNA聚合酶的作用催化RNA的合成,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胆固醇、氧气、神经递质、血浆蛋白都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中,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18、D
【解析】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顺利进入淋巴循环,组织液积累,引起下肢水肿, A 正确;血浆中钙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常情况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若血液中钙盐过多,钙盐稳态失调,引起肌无力, B 正确;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症, C 正确;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 D 错误。
19、B
【解析】A 、胰岛素作用是使血糖浓度降低,随着曲线 a 血糖补充速率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变慢, A 错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随着曲线 b 血糖消耗速率的上升,葡萄糖转变成肝糖原和肌糖原的速度加快, B 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40uU/ mL 时,血糖补充速率是1mg/ kgmin ,血糖消耗速率3.8mg/ kgmin ,血糖浓度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C 错误;高浓度胰岛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不会抑制神经中枢, D 错误。
20、A
【解析】原尿中葡萄糖浓度增高,大量葡萄糖也就随之流失,使血浆渗透压相对减小,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分也就相对减少,尿量增加。
21、B
【解析】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A错误;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B正确;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错误;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
22、C
【解析】人体热量来源主要是骨胳肌和肝脏的产热, A 正确;寒冷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产热, B 正确;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C 错误;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有关, D 正确。
23、A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A错误;根据图象可知 O .5h时饮水,1.5h时曲线达到最高峰,由此可知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 正确;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C正确;D正确。
24、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惊险电影通过声音和画面使心跳加速,感受声音和画面刺激的感受器是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 A 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时,会发生离子的进出,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神经递质的释放(胞吐),两个过程都会消耗 ATP , B 正确;心跳加速既有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的作用,又有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正确;久久不能平静说明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神经调节作用时间一般较短, D 错误。
25、A
【解析】A正确,B中的脊髓应为骨髓,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为第二道防线,D吞噬细胞是免疫细胞而非淋巴细胞。
26、D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即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发挥免疫作用,即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是指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C正确;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
27、C
【解析】 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若吞噬细胞受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A正确;注射抗毒血清(抗体)可以减弱毒素的伤害,B正确;效应T细胞可以由T淋巴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裂分化产生,C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正确。
28、D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若侵入机体,也会引发机体产生抗体, A 错误;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 错误;细菌细胞外有细胞壁,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其作为病原体表面,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 错误;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D 正确。
29、C
【解析】有人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的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A错误;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B错误;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以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既与病毒结合也与神经递质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C正确;人体感染HIV初期,免疫系统正常,会产生免疫反应,体内T细胞数量会出现上升的过程,D错误。
30、A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传入神经元,其中a结构位于感受器,b是树突,c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d是轴突,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据此分析答题。
图示为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b是树突,d是轴突,A正确;c表示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常位于神经节中,B错误;若d处给予刺激,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能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C错误;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连接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才参与构成效应器,D错误。
31、C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后膜,是上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②表示突触前膜,表示上一个的轴突末梢膜;③表示受体;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过程是胞吐,A错误;神经递质与③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B错误;神经元轴突末梢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C正确;②表示突触前膜,表示上一个的轴突末梢膜,D错误。
32、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灰质,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静息时,由于细胞膜对K+离子的通透性大于Na+离子的通透性,K+外流,导致膜外的正电荷比膜内多,A错误;给予适宜剌激后,受刺激部位的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该过程不消耗ATP,B正确;在甲图中,由于与①相连的③上有神经节,所以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C正确;由于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D正确。
33、A
【解析】正常机体,兴奋是在反射弧上进行的,由于反射弧存在突触结构,故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A 正确;切断传入神经 d 、刺激传出神经 b ,效应器仍有反应, B 错误;兴奋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不相同,在结构 c 传递速度慢,在结构 b 传导速度快, C 错误;突触前膜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 错误。
34、A
【解析】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则会患运动性失语症,A正确;
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B错误;
C、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
D、跑步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其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跑步过程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维持体温恒定的中枢、脑干呼吸中枢等参与了调节,D错误;
35、A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A正确;性激素是固醇类的物质,不需要高尔基体通过分泌小泡送出细胞,B错误;激素没有催化作用,酶才有催化作用,C错误;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除了激素,还有其他物质,比如二氧化碳等,D错误。
36、D
【解析】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口服,可以促进蝌蚪发育成青蛙,A正确;雌性激素与卵细胞的形成有关,所以影响产蛋率,B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可能会使动物抵御寒冷能力减弱,C正确;误服用性激素,由于负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水平会降低,D错误。
37、A
【解析】光照能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A正确;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受到抑制,但其生长受到抑制,B 正确;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因为琼脂块没有膜结构, C 错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但能进行极性运输, D 错误。
38、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促进作用 b 点> a 点,故 a 点对应④, b 点最快,对应①, c 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应③, d 点为抑制作用,对应
A、a —④, A 错误; B、b —①, B 错误; C、c -③, C 正确; D、d —②, D 错误.
39、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固定光源照射开一小窗的暗箱,如果幼苗固定不动,此为单侧光,可引起幼苗弯向光源生长。依题意,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15分钟转一周,实际上是每隔15分钟幼苗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射,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射,因此,对于小幼苗来说,受到的依然是单侧光照射,只不过每次间隔的时间较长而已。小窗是它能接受到光线的唯一来源。因而,无论间隔多长时间接受到光,它都会一直弯向小窗生长。
40、D
【解析】①②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①和②错误、③正确;④植物扦插繁殖时,由于没有形成根,吸水能力比较差,因此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进而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④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 ,每空2分)
【答案】
(1)染色体变异 (2)杂交→自交→选优
(3)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少利多害性 (4)加倍处理后的植株常是纯合体,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5)用棉叶饲喂棉虫致其死亡
42、(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分) , 分级调节(1分)
反馈调节简图:
(—)
(—)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2分)
(2)大于(2分) (3)单向(2分) (4)化学信号(2分)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分)
43.(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答案】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f是浆细胞,细胞e和g是记忆细胞。所以⑤是细胞免疫,⑥是体液免疫。
(1)a f
(2)增殖和分化 沉淀或细胞集团
(3)能产生溶菌酶使细菌结构破坏。(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分)
(4) ①→②→③(或⑤) 免疫抑制剂
44.(10分)
【答案】
(1)单侧光(1分) 吲哚乙酸(1分) 大于m,小于2m(2分)
(2)①10-10-10-6 (2分) ③适量且等量(2分) ④计算根长度的平均值。(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35~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