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3.1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课本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阐述了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程序,即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节作铺垫。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体验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建议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章中通过我们大量的事例了解了部分设计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但是没有尝试到亲自设计的感觉,本节需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作品,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碰到不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应难而上。同时,为了防止在第一次动手操作就碰上过多的困难,所以这次制作内容不宜定得太难,我们就选择了设计制作小板凳,使他们能感受到把设想转变为产品的过程。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生活中对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少具体的理性认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践来提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
(2)通过对小板凳设计需求的分析,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3)经历技术方案的呈现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知道在技术设计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形成平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生活习惯。
(2)体验解决问题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
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方案的创新性和多种不同的方案
五、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瓦楞纸、相关工具等。
七、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以小板凳设计的一般过程为课堂教学主线,让学生尝试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先让学生整体了解设计的完整过程,然后再在小板凳的设计实践中获得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达到新课标的理念。
八、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 入 | 播放设计新颖的作品进行引导。 | 学生观赏,引发好奇。 |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对本课的好奇心 | |
设
计
与
探
究
设
计
与
探
究 | 物品的设计要经历哪些环节?开篇引题。 | 反思自己曾有的设计经历,对设计的一般过程产生兴趣。 | 通过课件的展示,指明其设计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 | |
请学生阅读教材体会情境,明确任务:设计制作小板凳 | 由生活中的细节处发现问题,考虑设计制作一个小板凳。 | 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 ||
提问:你们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展示教具,引导学生分析小板凳有无改进的可能性。 |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
| 引导学生确定设计要求,并对小板凳有个直观的印象。 | ||
[小结]设计的第一环节:发现与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 ||||
提问:在发现问题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接下来要干什么呢? [投影]制定设计方案的流程。 1. 收集信息:多渠道 2. 设计分析:找出主要问题 3. 方案构思:大胆构思 4. 方案呈现:以草图呈现 5. 方案筛选:反复权衡 请学生尝试画出其设计方案的草图。并上台展示 |
学生思考
学生讨论
根据设计要求,学生绘制设计草图,并分析评讲自己设计方案的特点 | 让学生绘制设计草图,一方面是引起学生的参与感,同时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自评自讲,在提供多个方案设计的同时也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主导地位。 | ||
[小结]设计的第二环节:制定设计方案
| ||||
设
计
与
实
践 | 提问:如何将草图转变成模型? | 学生思考并期待下一步的操作。 | 在学生迷惑下一步该如何处理时,及时提出设计第三环节的内容并指明这一环节需要亲历体验 | |
设计项目: 设计制作小板凳 设计要求:
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 根据老师的引导,各小组通力合作,将自己的草图绘制成样张,最终制作出模型并上台进行展示。 | 老师提出制作要求及小组分工要求,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思路转为设计实物,提升技术设计的综合能力。 | ||
[小结]制作模型的第三个环节:制作模型或原型 包括:绘制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 | ||||
设 计 与 评 估
| 引导学生从外观对小板凳进行评价。 | 学生上台展示小组设计作品,描述其特点。 |
引导学生自己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作品进行初步评价,为探究设计的一般过程第四环节做一垫。 | |
告知学生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除外观还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 | 学生认真倾听。 | |||
[小结]设计的第四个环节:测试、评估及优化 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 ||||
总结 拓展 | 我们通过设计制作小板凳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前三个环节: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原型。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这只是个小的设计,大的工业设计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也要按照科学的顺序动作,保证设计向着顺利的方向发展。 | |||
九、板书
3.1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二、制定设计方案
三、制作模型与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设计制作一个幼儿园的小板凳,来探究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瓦楞纸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强度大而且环保等特点,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制作小板凳的材料。至于结构和连接方式由学生思考讨论并最终决定。
优缺点:课堂上,各个小组发言积极,分工明确,大多数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值得表扬。但也存在不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展开,学生体验不到如何收集信息以及怎样进行设计分析。其次是有些同学受教材所限,思路打不开,设计制作的小板凳与教材作品很相似。
解决办法:案例的选取可以不局限于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像。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例如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浏览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同时和信息技术老师联系,借助电脑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性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一技术的性质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