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学课件ppt
展开探究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点;轴对称图形与垂直平分线的联系.
垂直平分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应用.
对称现象无处不在,那么线段是对称图形么?
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这样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操作: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84页的“做一做”栏目.看看线段OA和OB是否重合?
如果有线段是相等的,就可以按照这种标记方法标记出来.
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线段AB是轴对称图形。直线CD是它的对称轴。直线CD既垂直于线段AB,又平分线AB。
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垂直平分线,又叫中垂线.
线段MA和MB会重合吗?
分析:由于A点和B点重合,M点是同一点(公共点),所以线段MA和MB会重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这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重要性质。
1.既垂直又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什么是角?什么是角平分线?角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线在角内),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试验:按以下方法试验,使同学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在半透明的纸上画∠AOB,对折,使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然后用直尺画出折痕OM. 从上面试验可以看出,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如图,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课本10.1.5,方格子内的两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可以凭借直觉很准确的画出两个图形的对称轴,那没有方格子,又不能折叠时,如何准确的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呢?请试着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如图10.1.7,点A和点A'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画出这条直线么?
做法:(1)连接点A和点A';(2)作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则直线l为所求图形的对称轴
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先找到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得到一条线段,再画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
1.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做法:(1)连接(2)截取;(取中点)(3)作中垂线.
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连接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该图形的对称轴.
2.如下图,草原上两个居民点A、B在河流的同旁.一汽车从点A出发到B,途中需要到河边加水.汽车在哪一点加水,可使行驶的路程最短?在图中作出该处,并说明理由;在图上画出这点.
解: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求作:CD上一点M,使AM+BM最小.作法:①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②连结A'B交CD于点M则点M即为所求的点.
3.如下图,草原上两个居民点A、B在河流的同旁.一汽车从点A出发到B,途中需要到河边加水.汽车在哪一点加水,可使行驶的路程最短?在图中作出该处,并说明理由;在图上画出这点.
证明:在CD上任取一点M′,连结AM、AM′、A′M′、BM′直线CD是A、A′的对称轴,M、M′在CD上, ∴AM=A′M,AM′=A′M′∴AM+BM=A′M+BM=A′B在△A′M′B中∵A′M′+BM′>A′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M′+BM′>AM+BM 即AM+BM最小.
一、填空题:1.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有 个.2.平分一条已知线段的直线有 条;垂直平分一条已知线段的直线有 条.3.一条已知线段的对称轴有 条.4.成轴对称的两个多边形,一个周长为15cm,则另一个多边形的周长为 cm.
补充知识:直线也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射线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自身所在的直线.
下面的一些虚线,那些是图形的对称轴,那些不是?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2 轴对称的再认识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2 轴对称的再认识背景图ppt课件,共2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轴对称的再认识说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现美,探索美,分享收获,课堂小结,让我们走出去,发现身边的美,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2 轴对称的再认识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2 轴对称的再认识说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复习导学,1角是轴对称图形,课堂小结,测评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