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PPT课件新人教版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章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章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5-,北方地区,-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1.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
( 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一线。 ( 2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 ( 3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1 )地形区:A辽河平原 ,B松嫩平原 ,C三江平原 ,D华北平原 ,E黄土高原 。
( 2 )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 气候 ①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 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 带。 ②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 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 区。 ( 3 )河流:F松花江 ,G汾河 ,H渭河 。 ( 4 )资源:I大庆 油田,J辽河 油田,K胜利 油田,L中原 油田。 ( 5 )城市:①济南 ,②太原 ,③西安 ,④哈尔滨 。 ( 6 )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 1 )地形区:A江南丘陵 、B浙闽丘陵 、D南岭 、E云贵高原 。 ( 2 )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 、M汉江 。 ( 3 )铁路线:京广线、I宝成线 、F焦柳线 、G京九线 、H浙赣线 等。 ( 4 )丰富的水能:主要分布在长江 流域和珠江上游。 ( 5 )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特别提醒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差异
2.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3)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分界线。(4)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6)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7)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019吉林长春三模)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低矮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该房屋墙壁上有很多预留的小孔。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生存智慧的结晶,更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完成第1~2题。1.石头厝的特点与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A.石材建筑——防台风B.窗子小——便于保温C.墙壁多孔——便于采光D.屋顶坡缓——防暴雨2.下列地区的传统民居中,石头房屋相对较多的是( )A.黄土高原B.内蒙古草原 C.云贵高原 D.三江平原
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2.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2017全国Ⅱ卷,1~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解析:第1题,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因此淮河在洪泽湖以东无对应的自然标志,C项正确,B项错;虽然无对应的自然标志,但仍可以气温、降水等作为划分指标依据,A项错;秦岭—淮河线在江苏段两侧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变化具有过渡性,地理差异并不显著,D项错。第2题,长江作为苏南和苏北的界线,因河流阻隔导致苏南和苏北交通联系不便,故D项正确,C项错;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分异并不显著,故A、B两项错。第3题,由材料信息“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可推断,多座长江大桥加强了苏南和苏北的交通运输联系,进而促进了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和市场的融合与拓展,故D项正确。
1.西北地区 ( 1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 ( 2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 ( 3 )农牧业:灌溉农业( 河套平原 )、绿洲农业;内蒙古草原 牧场、新疆山地牧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4 )城市、交通:d呼和浩特 、e乌鲁木齐 ,第二亚欧大陆桥。 ( 5 )河湖:稀少,多季节性 河流和咸水湖。 ( 6 )资源:煤、石油、天然气 、稀土等。
( 1 )地形区:a祁连山 ,b巴颜喀拉山 ,c唐古拉山 ,柴达木盆地。( 2 )气候:独特的高寒 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 3 )河流:d金沙江 ,e怒江 ,f 澜沧江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 ( 4 )城市:g拉萨 ,h格尔木 ,i西宁 。
( 5 )交通:公路 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青藏铁路。 ( 6 )农业。①高寒 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特别提醒青藏地区农作物质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1)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营养物质。(3)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周期长,农作物有充足的时间积累营养物质。因此青藏地区的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蔬菜、水果等长得又大又好,牧草的营养成分也很高。
(2019四川凉山三诊)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据此完成第1~3题。
1.根据图上信息推测,图中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 )A.南高北低B.北高南低C.中部低、南北两端高D.中部高、南北两端低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关于甲地与五道梁路基状况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平均气温比五道梁高,甲地路基不稳定B.五道梁气温较甲地低,路基最不稳定C.甲地平均气温比五道梁高,甲地路基最稳定D.五道梁地势起伏大,海拔高,路基最不稳定
3.关于图中铁路沿线地理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沿线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B.铁路沿线地区新能源丰富C.铁路沿线地区高寒、缺氧、水土流失严重D.铁路沿线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1.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比较
2.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分析西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时要围绕“干旱”展开,如下图所示。
3.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下图所示。
(2013海南卷,1~3)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第1~3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 C.坡度D.温度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4.(2017全国Ⅲ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塔里木盆地,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考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2中国人文地理概况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②作物分布,古长城,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