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782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782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782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探究,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4分)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钦着朝露酿砀qióng jiāng;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 对光明xǐn chí shén wǎng;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苏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1)为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内。摇曳( ) 婆娑( )(2)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3)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咳嗽 商酌 赢弱 耀武扬威 可歌可泣B.矜持 幼稚 毡鞋 目不窥园 至死不懈C.渺小 惆密 钦佩 血气方刚 不耻下问D.严谨 概率 模拟 仙露鲸浆 如释重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B.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C.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D.是闻过则喜,勇于自我批评,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去掉“妙语连珠”)B.“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兴衰”改为“兴盛”)C.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他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自己的92岁生日。(把“不再”改为“再次”)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掉“使得”)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6.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2)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己亥杂诗》(其五)中运用比喻表现诗人虽辞官回乡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位为我国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的人民艺术家,由老舍纪念馆等单位牵头承办的“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系列纪念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请你完成下面任务。(9分)(1)进入展馆,同学们来到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巨幅图画前,围绕作品展开讨论。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图画排序。(3分)(2)下列语句均出自小说《骆驼祥子》,对这些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及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语境:祥子通过努力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车比作武士的徽章,表明了这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荣誉的象征。B.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语境:祥子被大兵抓到军营,有了逃跑的计划。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祥子当时又惊又喜、又怕又累的复杂心理。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语境:祥子在烈日下出去拉车。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树失去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天气的炎热,让祥子苦不堪言。D.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语境:一场暴雨,给大杂院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却能要了底层百姓的命,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3)观看展览时,同学们发现,老舍先生在踏上文学道路之初曾写下一副自勉联,表达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追求。请将“著”“尊”“李杜”“春秋”填入对联的适当位置,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3分)上联:报国文章__________ 下联:攘夷大义__________二、阅读探究(40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刘羽冲,沧州人。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劝说。③沟洫(xù):沟渠。8.根据文段意思填空。(4分)(1)《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____________。(2分)(2)《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__。(填序号)(2分)9.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进一步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尔辈不能究物理。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理解:这句话表现出了讲学家因能正确探究事物的道理而拥有的谦虚和自信,所以被人们所信服。B.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翻译:(石头)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理解:河中石兽最后被打捞成功的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实践经验是丰富且正确的。石头在水流的作用下,终会被冲到河的上游。C.古人岂欺我哉!翻译: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理解:刘羽冲只会死读书,不能结合实际进行变通,种种实践都失败了。他却一直不悟,认为自己的失败都因写书的古人在欺骗他。10.从【甲】文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遇事不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河兵依靠自己丰富的实际经验方才判断出沉石的正确打捞地点;【乙】文告诉我们“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刘羽冲死读古兵书和古水利书,才屡次失败。【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空用原文回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丰子恺①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5000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看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生活的慰安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我觉得悲喜交集。②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③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这在我们原是极寻常的事:以前每天你吃过饭,是我为你洗脸的。然而路上的人向我们注视,对我们窃笑,其意思仿佛在说:“这样大的姑娘,还在路上让父亲搂住了拭脸孔!”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影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怪怨人类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吗?④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要出门,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幅《爸爸还不来》,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因为在过去的十来年中,我以你们为生活的慰安者,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做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感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了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去年的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正在约你何时回家和买些什么东西来,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的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⑤以上原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常常切在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却。现在,你已是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世界了。我觉得你此行的意义比出嫁更重大。古人送女儿出嫁诗云:“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所以现在追述我的所感,写这篇文章来送你。你此后的去处,就是我这册画集里所描写的世间。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的“事姑贻我忧”。事姑取什么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精选》一书,有删改。本文写于1934年)11.面对阿宝将走出黄金时代,作者流露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12.文章说:“现在,你已是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世界了。”作者写阿宝的变化,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1分)13.试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分) 14.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 15.读完本文,你有何感受?请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简要谈谈。(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灯 火①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②“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③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厘米高的玻璃瓶,外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④夜深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⑤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⑥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⑦这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那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墒厝,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⑧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⑨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⑩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⑪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⑫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去世,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⑬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⑭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⑮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这光影缤纷!⑯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改)16.“‘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请你阅读①~⑨段,简要概括作者与灯火相伴的几段时光,并依据提示,在横线处补充完整。(4分)灯火下读书—____________—剪烛挑灯夜战—____________17.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妙处。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18.第⑩段中“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富有内涵,谈谈你的理解。(4分) 19.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提出你的见解。(4分) 三、作文(50分)20.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还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请以《密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节及点拨 一、1.(1) yè;suō(2)琼浆;心驰神往(3);,2.B 点拨:A项“赢”应改为“羸”;C项“惆”应改为“稠”;D项“鲸”应改为“琼”。3.C4.A 点拨:使用不当的词语是“目不暇接”而非“妙语连珠”,“目不暇接”是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可把“目不暇接”改为“极为佩服”。5.A6.(1)濯清涟而不妖(2)会当凌绝顶(3)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7.(1)乙图、丙图、甲图 点拨: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来:甲图是孙侦探敲诈(准备第二次买车时),乙图是大兵抢车(第一辆车的遭遇),丙图是祥子卖骆驼(车被抢之后)。所以应排序为:大兵抢车—祥子卖骆驼—孙侦探敲诈。故排序为:乙图、丙图、甲图。(2)B 点拨:“运用比喻”表述有误,“四肢像散了似的”应该是夸张。(3)尊李杜 著春秋二、(一)8.(1)终了,最后(2)② 点拨:练乡兵与之角: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角:较量,竞争。9.A 点拨:“尔辈不能究物理”表现了讲学家对僧人的轻视和自以为是的自信。10.①据理臆断(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②满腹皆书能害事③示例一:不能纸上谈兵 示例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例三:理论必须和实践进行结合才能成功【乙参考译文】刘羽冲是沧州人。(有一回,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一年左右,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部人马溃败覆没,乡兵几乎都被擒获。(有一次,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一年左右,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到处向州官劝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因此,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一天千百遍,只说这几个字。阿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纪昀)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二) 11.面对女儿的成长,作者既喜又悲(悲喜交集)。喜的是女儿已经长大,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辛苦了,懂事了;悲的是女儿将走向成人世界,少了天真、热情、好奇,“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12.对比13.过渡,领启下文。下文主要写阿宝长大了,懂事了,“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能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照应第①段“悲喜交集”中的“喜”,使文章衔接十分自然。14.这是一个对儿女充满着深爱的父亲形象。在生活上他对儿女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如天天为阿宝洗脸,经常为他们买礼物,天天陪他们讲故事、做游戏、吃东西;他时时刻刻关注儿女们的思想变化,关注他们的成长。15.示例一:我们要珍惜青少年时期的美好时光。青少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所以我们要珍惜青少年时代的幸福,多保留些率真和纯洁。示例二: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化作学习的动力,练好本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将来报答父母之恩。(三)16.灯火下祖孙相守相依 提灯护火17.(1)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渲染了童年生活中祖孙两人在灯火下相守相依互相陪伴的温馨画面,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深深怀念,句式整齐,富有感染力。(2)“笃定而拘谨”,本义是稳定而拘束,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五烛光灯泡的光芒稳定,其与煤油灯火的风动闪烁明显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使用“电火”后,生活中的诗意减弱的惋惜。18.与煤油灯相伴的那些温馨时光是“我”生命中永远不会忘记的美好记忆,它带给“我”的温馨、诗意,温暖了“我”的童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温馨诗意时光的留恋和深切怀念。19.示例一: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童年时煤油灯下的温馨生活与长大后灯光耀眼反而迷失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温馨诗意生活的深切留念与怀念和对时代发展、温馨不在的怅惘遗憾。示例二:本文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灯火”触发了作者对儿时灯火下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时光的留恋,对祖母的深切怀念。示例三:本文以“灯”为线索,叙写了童年时煤油灯相伴的时光和现在电灯相伴的生活,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温馨诗意生活的深切留恋与怀念和对时代发展、温馨不在的怅惘遗憾。三、20.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通过阅读题目前面的提示语,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密码,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选择抽象的“密码”比较容易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如奋斗是成功的密码,真诚是走进朋友内心的密码等。这篇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写成记叙文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如通过不懈努力,自己最终获得了成功。叙事时情节要尽可能曲折,写出真情实感。写成议论文时可以阐述自己对“密码”的看法,观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有力。 例文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阶段模拟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基础知识,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周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活动一·爱国人物故事会】,【活动二·爱国诗词展示会】,【活动二·爱国行动进行时】,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