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数学:3.2《独立性检验》(一) 教案 (北师大选修2-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数学:3.2《独立性检验》(一) 教案 (北师大选修2-3)01
    高中数学:3.2《独立性检验》(一) 教案 (北师大选修2-3)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3.2《独立性检验》(一) 教案 (北师大选修2-3)

    展开

    一、基础知识运用(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pínɡ)河    祸起萧墙 

    B(pínɡ)气凝神   发奋忘食   (sì)瓢饮      循循善诱

    C粢(chéng)既洁  礼崩乐坏   (fěi)然成章     文质彬彬 

    D色厉内(rěn)    耰而不辍   (hónɡ)而枕    杀身成仁 

    2、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     且而从辟人之士也

    B.由也好勇过我           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C. 莫春者,春服既成      无欲速,无见小利

    D.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3、选出下列划横线之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乎舞雩                    B、七十者可以帛食肉

    C、疏食饮水                  D、我以

    4、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思而不学则 (通,懈怠)        B、恭而无礼则(劳累、辛苦)

    C、小人之过必(掩饰)                  D、(接近,靠近)有道而正焉

    5、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全是古今异现象的一项 (  

    A、子路问成人                    独立,鲤趋而过庭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颠沛必于是

    C、至于他邦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子路从而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6、下列各项中,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之武城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B、非其鬼而祭之

    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D、先生将何之

    7、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未知,得仁     二王我将有所遇      为国       二三子我为隐乎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                      D、①②不同,③④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仁以为己任。

    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D、孟子遇于石丘

    二、文言诗文阅读鉴赏(共2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

    9.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谆谆然之乎                   命:命令

    B.以行与事之而已矣             示:显示

    C.天子位焉                     践:登上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   受:接受

    10.下面的句子,加点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        谓也

    B  使之主祭百神享之               尧荐舜于天天受之              

    C  谆谆命之乎                     后之中国

    D  天下与舜,有诸               天不言,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11.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B.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C. 此之谓也

    D.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共12分)

    舟中二首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2.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13.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经典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颜渊喟然叹曰: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子曰:岁寒,                 

    子曰:                  ,则远怨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

    孟子曰: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孟子对齐宣王)曰: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每题3分)

     中庸辨析

    张岱年

        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作辨析。 

        ②“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孔子尝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④“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 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14.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而没有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B.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C.孔子在《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

    D.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15.下面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

    B.《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C.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 

    D.后儒提出无过无不及,这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

     

    1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也不要不及,这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

    B.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

    C.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

    D.作者认为,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共16分)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⑤“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皙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皙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是他亲自规定的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顾及他的全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

    17.作者认为孔子的洒脱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18.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他对于读书的主张是怎样的?  (4分)

     

     

     

     

    19.文章结尾说: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联系全文,你认为孔子不洒脱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3分)

     

     

     

     

    20.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那么孔子看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5分)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单独生存,没有谁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

    要求:请以自己和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15. C  (C项“过犹不及”能够体现出中庸的思想,但不能说“中庸就是‘过犹不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16. D  (A项:曲解了原文,“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但他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B项:“所有事情都有限度”与原文不符,扩大了概念的范围,应为“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 C项:首先缺少前提“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只有……才”的表述太绝对化。)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