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教学目标】1.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教学重点】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或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或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对应边 ,对应角 。6.如图;△ADC≌△CBA,那么,7.如图;△ABD≌△ACE,那么,。二、创设情境:(一)投影显示:在一次数学夏令营活动中,老师把同学们带到一条河边。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老师要求同学们测出河宽。同学们经过讨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先让一位同学站在河边的点A处,面向河的对岸,然后调整这位同学的旅行帽,使视线通过帽沿正好落在河对岸的点B处。接着,再让他保持姿态转过一个角度,这时他的视线通过帽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边的一点C上,另一位同学马上记下这点。最后,同学们用步测的方法量出A、C两点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等于河宽AB。1.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2.按这个方法,找出教室或操场上与你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并通过测量加以验证。三、新授:1.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和小颖想用绳子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他们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小颖将条件标注在图中,并得出了结论:因为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所以△ABC与△DEC全等,这样AB就等于DE。你理解她的意思吗?小明是这样想的:CA=CDCB=CE∠ACB=∠DCE你能说出每步的道理吗?2.练习:课本“随堂练习”。3.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4.小测:房屋的屋顶如图所示,已知中柱AD与横梁BC垂直,斜梁AB=4m,求斜梁AC的长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 函数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 函数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